微时代医学院校“两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17-08-26 08:51徐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形式

徐敏

医学院校作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根据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有效結合微时代文化传播短小精炼,引人入胜的优势,进行“两课”教学的改革和实践研究,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成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节点。

微时代医学院校意识形态领域医学生是人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要依靠,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做好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意义深远。“两课”教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医学生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怎样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时代”、优势,建设具有微时代特色的医学生“两课”课堂,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时效性,也成为“两课”教师在教学实践改革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浅析微时代

微时代的特色在于以微博、微信等微字开头的新兴文化形式作为传播媒介,依托“互联网+”的时代特色,对民众的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影响。“微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用语,而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目前,学术界并未对微时代做出明确的界定,但微时代的到来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微时代的新兴文化传播形式具有实时便捷,内容精炼,引人入胜的优势。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碎片化表达,对敏感、热点内容的评论主观性强,模糊了医学生对热点问题的认知立场,弱化了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医学院校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成为医学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医学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现状及困境

1.教学内容和考试形式的不完善

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对政治理论的讲授和宣传,轻视对医学生其他素养的培养。近年,医学院校中“心困生”的数量大幅增加,足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因此,如何平衡理论宣讲与其他素质的培养的权重,也成为“两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困境。

在考试形式上,目前许多医学院校仍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偏重于对学生基本概念和理论识记的考察,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这种考试形式容易使学生主观上认为只要背会就能高分,形成死记硬背,考前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也会对“两课”教学产生轻视态度。

2.教学模式和教学载体单一

在教学模式上,国内的“两课”教学多以教师系统讲授和说理为主,缺乏对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更新慢,枯燥乏味,刻板教条,社会实践环节薄弱。

3.师生沟通不良,“两课”教学忽略个体差异性

目前,医学院校的“两课”教学,大多采用150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形式。教师无法及时掌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无法了解“两课”教学所起到的育人效果。“两课”教学中包含的职业教育、心理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具有医学特色与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紧密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课时量被缩减,课程被边缘化已经成为许多医学院校的不争事实。

三、建设具有微时代特色的“两课”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首先,课堂教学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应该从实际出发,着眼社会热点问题和医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也使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形成对“两课”内容的认同,进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构建以医学案例为导向的“两课”课堂。尝试以医学案例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对授课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

最后,变革传统考试形式。丰富平时考核形式,如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社会实际等形式。

2.改变传统技术体系

首先,搭建师生互动便捷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手机的普及性,便捷性和涵盖海量信息的特色,以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作为媒介,通过发表博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式搭建师生互动网络平台。

其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课堂。充分利用微时代网络传播便捷,范围广的特点,采用开放式教学,将“两课”教学中政策理论部分的知识作为根基;另一块是以理论为基础,针对医学相关案例和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

3.注重教师“微素质”的自我提升

首先,增强“两课”教师教学基本功。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基本功和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的特殊性,让马列教师走进临床,去体验一下现实的医疗环境。

其次,建设具有微技能、微理念的“两课”教师队伍。一方面,“两课”教师应主动学习和接受微技能。另一方面,“两课”教师应学习并善于使用微时代“95后”医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表达方式,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2]谢晓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09).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