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校艺术设计类《3DSmax》基础教学中实践性应对更宽泛的实践要求

2017-08-26 15:51龚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性艺术设计基础

龚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维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并带动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相继开设了《3DSmax》课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新型的多媒体课程。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寓教于乐的掌握知识的精髓,从而进一步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和提升操作技能,通过熟练操作3DSmax软件的基础上从设计美学的角度赋予现实实践要求以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对未来的职业拓展加分,将设计和应用联系起来,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关系重大,所以在课程开展中要达到目的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加强实践性以应对更宽泛的实践要求。

《3ds MAX》课程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3D MAX软件教学实践一、依据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进行目标定位

3ds MAX是一套基于造型基础、材质贴图和灯光渲染三大核心的三维视效处理的软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实验表明,这个软件模拟现实的功能相当强大,设计效果几乎可以再现真实的场景。因此,设计师的想法可以以视觉效果关联现实,设计师的品味又可以影响各类设计的方法和观念,并不是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相关技能就可以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3DS MAX课程教学而言,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定位是什么很重要。要具备设计师的眼界和修养而不是单纯的软件操作人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设计理论、设计美学、人体工学、环境艺术学等理论基础,还要有Photoshop、Autocad、等软件基础作为课程前期的知识储备。可以说,将设计从冗杂的绘图过程中释放出来,成功而有效地表达出设计意愿才是学成这个软件的动力和根本。

二、依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

3DS MAX软件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是3DS MAX软件又是一门要求很高的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管中窥豹,略知大概,而对其中的精髓的掌握还差之甚远。在教学中切忌面面俱到,尽管3DS MAX的命令多,菜单庞杂,但它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个庞然大物,而是依据专业不同而侧重不同施教范围的方式方法的教学软件。以造型基础为例,3DS MAX软件要求学习者思维上一开始就竖立一个全盘的定位系统,紧跟着移动、旋转、变换等操作使物体按目的性逐步靠近,是三维空间想象力的锻炼,从而熟练掌握各个视图、坐标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可结合多种软件进行,从导入CAD图纸到单面建模到高级材质、灯光与高级光能传递渲染,到PS后期修正进行综合的讲授,有意渗透和融合其他软件的内容,将重点放在知识综合应用和能力培养上。

而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侧重三维效果的举一反三,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反向验证命令是否正确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既能结合教科书的知识点,又能发挥至日常生活中包罗万象的具体实物,使学生明白,所学即可用的真实场景在电脑屏幕中的再现,这样不但增加个人操作的成就感,还逐步保持并加强了对3Dmax的探索精神,如此一来,对于某个相关的命令在多种物体的共同性了然于心,相关的命令也非常清晰,往往打眼一看具体造型便知其制作程序和方法,可以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物体的位置,这是最基本的要掌握的内容,思路正确才是教授3Dmax的根本。

三、创新教学理念架起实践的桥梁

初学者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步骤的学习方法、没有深入研究和付诸实践的能力往往容易走弯路,因此,学了一阵以后要及时转入专业性更强的领域十分必要。所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互结合,操作基础最终要和实际应用结合起來,有的放矢,才能达成理想的彼岸。例如,设定一个项目,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空间改造实训教学,视觉传达专业的以某产品的广告策划。它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首先要根据学生和项目要求进行分组,确定组内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寻找、搜集和制备项目实验的各种资料,以便获得实训资料和数据;整个小组的工作按照要求实施实训过程。学生通过项目实例实践的模拟,既能完成三维作品设计又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组织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个实训项目,要求学生清楚了解任务要求和目标、任务、内容等,如门店地址,经营范围,品牌定位和消费人群等。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主动积极又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学生在环境模拟、设计思考、交流探讨等教学活动中有所发现,通过实验观察设定发现路径,在发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探究等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促进理解领悟能力并形成自我奖励、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部动机,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王群.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北京教育,2007.

[3]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实践性艺术设计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星.云.海》
《花月夜》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