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视角下武威西夏文献汉译本的英译译法研究

2017-08-26 21:01张玉琴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武威译法西夏

张玉琴

西夏文化,是党项羌族建立西夏国家政权的近二百年时间中诞生的灿烂民族文化,在文学、艺术、法律、宗教等方面都创造并展现出璀璨的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威作为西夏政权的重要城市,曾一度被视为辅郡,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随着近几年文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对西夏文献的英译,向世界介绍西夏文化,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的目的,成为了西夏文献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角度

华夏文明武威西夏文献英译译法传承 创新凉州,即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中西交通之咽喉要道,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交通便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东西经济贸易的商埠,文化交流的驿站,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在西夏时期,它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佛教文化中心。西夏文化,是党项羌族建立西夏国家政权的近200年时间中诞生的灿烂民族文化,在文学、艺术、法律、宗教等方面都创造并展现出璀璨的成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威作为西夏政权的重要城市,曾一度被视为辅郡,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文献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自1952年武威天梯山石窟发现《妙法莲华经》等第一批西夏文献开始,对西夏文献的研究就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随着近几年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对西夏文献的英译,向世界介绍西夏文化,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的目的,成为了西夏文献研究中重要的一个角度。

但是,目前在西夏文献的英译研究中还存在着几个问题。其一,对西夏文献的英译研究刚刚起步,大量文献有待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汉译本,但可供借鉴与参考的英译本基本为零;其二,西夏拥有其独特的文字系统,在翻译时要先将西夏文翻译为汉语,再将汉译本英译,翻译过程复杂,难度大;其三,由于翻译工作的复杂性,如何在翻译西夏文献汉译本时消除两步翻译的意义偏差,达到“信”“达”“雅”统一,全面的呈现出西夏文化的特点,是西夏文献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

因此,本文拟以对西夏文献《劝世篇残页》(原图版见《中国西夏文献——甘肃省博物馆藏卷》第十六卷,第256页)汉译本的英译为例,从译法原则角度出发,为西夏文献研究填补空白,梳理脉络,为西夏文献的英译提供理论意义与借鉴。

一、增译法

由于英、汉语言有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与语言习惯,翻译时添加部分词句,以更准确的诠释原文的涵义,这种翻译方法叫做增译法。在汉译英,特别是古文献的英译中,增译法被大量的应用,通常通过增补物主代词,增加原文中含有的隐义等方式,保证语法结构的完整与语义的准确。如《劝世篇》中的前四句:

岁月苦晒已成灰,往昔劳苦事真空。

吉凶二种不常时,已思悲喜事真空。

姻亲陪伴丛林戏,种花赋诗享安乐。

一时死至如浮云,万种威仪事真空。

进行英文翻译后的译本如下:

Everything will be gone with the years passed likeash.So the hardship and bitterness is.

Happiness and inauspiciousness will not stay long, no matter it is good or bad,it`s senseless.

You mayplay,grow plants,write and readpoems and share leisure time with your family to enjoy the happy moments.

When you have to face the death,your power and the dignity will disappear.

在翻译中,根据意义上或者修辞上的需要,增加了原文中“无其词但有其义”的部分词,使其更加完整。

例如,在“岁月苦晒已成灰,往昔劳苦事真空”一句中,“岁月苦晒已成空”,意指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经过的一切,包括“劳作”与“苦难”都会灰飞烟灭。在这句中,首先要理解文献汉译本意指岁月流逝带走的不仅仅是辛苦,它带走的是“一切”,因此,在英译中,应增加主语“everything”使句子结构更完整,译文更顺畅,更便于读者理解该句句意。姻亲陪伴丛林戏,种花赋诗享安乐。一时死至如浮云,万种威仪事真空。在这两句中,意指人在有生之年,可以尽情享受人间各种休闲时光与美好事物,如与家人相伴林间嬉戏、种花养草、吟诗作画,但当死神来临时,一切也将随之而去,包括各种荣耀与权力。在英译过程中,需增加主语“You”以泛指每一个人, 因为每個人都会在死神降临时失去一切,无一例外。这也阐释了佛教中“空”的某种含义。

二、拆句法

拆句法是将长句拆成若干短句的一种常用翻译方法,在古文献中,诗文或民谣常将多种感情或意义凝练在一句话甚至几个字中,因此,若要较为准确的表达原文献译本的涵义,使用拆句法也不失为一种较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劝世篇》的其中四句:

貌美细眉如柳叶,面白齿红奇如花。

衰老揉佛皮堵塞,年少矜高事真空。

空名已留尚无一,已成灰土事真空。

趋名争利已忘死,尚独能受事真空。

进行英文翻译后的译本如下:

No matter how beautiful and handsome you are,when you are old,yourpleasant look and pride will be gone.

If you are dead,what the fame means to you?If you are dead,what the fame means to you?To Youpursue fame and wealth at the costthe whole life,andyou may enjoy it,but you may notrealize death will come to you sooner or later,when it comes,your fame and wealth will be void.

例如,在貌美细眉如柳叶,面白齿红奇如花。衰老揉佛皮堵塞,年少矜高事真空两句中,文献汉译本用貌美细眉如柳叶,面白齿红奇如花来描述青春年少时俊男靓女的美貌与俊朗,用衰老揉佛皮堵塞,年少矜高事真空来形容人在日渐衰老中外表的变化及年少时狂傲骄矜也随时间的流逝而逝的情境。在对该句英译时,将年少矜高事真空拆放于衰老揉佛皮堵塞中,用一个词“pride”来表达,与“汉语重意,英语重形”的语言表达习惯相符,使译句的结构和句意与原句的表达习惯及意义更贴近。将空名已留尚无一,已成灰土事真空。趋名争利已忘死,尚独能受事真空两句,用拆句法将其拆成If you are dead,what the fame means to you?You pursue fame and wealth at the costthe whole life,and youmay enjoy it,but you may notrealize death will come to you sooner or later,when it comes,your fame and wealth will be void.数个短句进行翻译,既忠实于原汉译文献内容,又体现了其所表达的含义。

三、合并法

合并法,又称“化零为整”法,主要指根据文章翻译时紧凑简练的原则,将几句并译成一句。古诗文中常有对句,格律等句法,通常需要将两句或更多句翻译成一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因此合并法也是古文献翻译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如《劝世篇》的后四句:

此刻儿童骑苇马,不觉已老六十过。

荣衰两种如闪电,来来往往事真空。

岁岁买卖游山水,年年寻利无倦日。

争食贪安弃佛道,物稀复随事真空。

进行英文翻译后的译文如下:

You`re getting old with time flying unwittingly, from a child to an elderly.

Honor and disgrace is like lighting,it will come and go rapidly,but it is void,too.

You may go after money inexhaustibly,and abandon yourself to delicious food and comfortable life,putting Buddhism aside,but food and comfort are immaterial to your entire life.

在此刻儿童骑苇马,不觉已老六十过。荣衰两种如闪电,来来往往事真空两句中,此刻儿童骑苇马,不觉已老六十过是指岁月无情,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之前还是一个骑苇为马,与小伙伴们快乐嬉戏的儿童,不觉间却已至耳顺之年。荣衰两种如闪电,来来往往事真空比较直白地表达出人生荣辱皆如闪电般来去无常,且都只做短暂停留,在人生之中,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皆是虚空罢了。因此在英译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其文字背后隐藏的“空”的涵义,将该句此刻儿童骑苇马,不觉已老六十过合并译为You`re getting old with time flying unwittingly,from a child to an elderly.将 荣衰两种如闪电,来来往往事真空.用直译法译为Honor and disgrace is like lighting,it will come and go rapidly,but it is void,too.

岁岁买卖游山水,年年寻利无倦日。争食贪安弃佛道,物稀复随事真空。以上句是指生意人常年在外做买卖,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终日不知疲倦地追求利润钱财。人们沉溺在美食与安逸中,却完全置佛说于不顾,但这些物质享受之于人生来说又有何意义呢?这些物质也会随着时间而逝,一切皆为空罢了。在英译时将此二句合并,将岁岁买卖游山水,年年寻利无倦日。争食贪安弃佛道合在一个句子中表达,译为You may go after money inexhaustibly,and abandon yourself to delicious food and comfortable life,putting Buddhism aside,将物稀复随事真空在英译中增加了主语“food and comfort”,译为food and comfort are immaterial to your entire life.

四、直译法

直译法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一种翻译方法。

在此句吉凶二种不常时,已思悲喜事真空和荣衰两种如闪电,来来往往事真空中,由于汉译文献已用浅显直白的文字对人生中的凶吉无常、荣衰无定、悲喜情绪进行了朴素的表达,让人一目了然,所以在英译时用直译法将其译为Happiness and inauspiciousness will not stay long,no matter it is good or bad,it`s senseless.和Honor and disgrace is like lighting,it will come and go rapidly.

综上所述,在西夏文献汉译本的英文翻译中,多种译法的结合与灵活运用有其重要意义。首先,西夏文献的英译由于可借鉴的译本很少,更需要译者的潜心钻研与琢磨,以便完整地、准确地呈现其欲体现的意义。其次,武威西夏文献多为世俗文献和佛经,部分世俗文献中因受到佛教的影响,包含了较深的佛学思想。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译法原则指导,就会显得晦涩难懂,很难“走出去”,在跨文化交际中很难引起共鸣,得到认同。西夏文拥有其自己的独特文字系统,翻译本身需要标准化的译法作为翻译方法指导。因此,西夏文獻的英译译法研究应作为西夏文献英译领域中的探索与创新研究,值得翻译者重视与钻研。

参考文献:

[1]梁继红.武威出土西夏文献研究[M].社会文献出版社,2015.

[2]梁继红.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其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05).

[3]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材编写组.英语翻译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史金波.西夏时期的武威[J].西夏学,2011,(07).

猜你喜欢
武威译法西夏
重任在肩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武威所出西夏买地券再探
再考西夏的马
西夏人眼中成吉思汗在西夏的最后一战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