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7-08-26 06:00赵阿勐蔡珍珍韩惠民何志磊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患医学生

赵阿勐++蔡珍珍++韩惠民++何志磊

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医疗环境的变迁,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环节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医疗卫生工作要求医学教育必须不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其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在充分分析国内外院校教育环节的医患沟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在医学教育中实施沟通能力训练的方法,为医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做好能力准备,并为培养合格的高水平执业医师奠定能力基础。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策略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医疗工作主体的医生其综合素质极大的影响着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在以往的医学教育中主要是强调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和对医疗诊断技能的训练,但伴随医疗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各类医疗事件的频发,使得医疗卫生工作开始重新审视医学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陷,这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前医疗工作中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出现了问题。大量的实践证明,科学的沟通是减少一些医患矛盾的有效措施,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力。在医学教育的实践环节,医学生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类医患沟通问题,这一阶段的医学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趋于综合化和实用化,医患沟通教育的现实意义更大效果也更明显,如何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个临床实习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国内外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医患沟通的教学内容没有作为独立课程呈现的医学教育体系之中,多数沟通训练的理论教学集中在《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之中,其内容理论性强、但操作性差,教学过程无参考标准和评价缺少客观依据,授课教师同样缺乏实践经验。而在临床实习环节,医患沟通训练主要是体现在临床实习中的师徒式的教育形式上,其教学行为没有客观标准,教学内容主观性和随意性大,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缺乏科学的逻辑联系。近年来伴随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深层次的医患矛盾逐渐被暴露出来,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医生的沟通能力欠缺。于此同时,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也逐步加大对医患沟通环节的考核,强调医学生必须以一种专项技能的形式掌握医患沟通的技术和方法。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高等医学教育十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学诊断和治疗更加医疗与现代检验技术,使得检体诊断和医患沟通交流环节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被忽视。但客观的医疗发展环境和医学改革的趋势都正倒逼医学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医疗卫生工作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并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

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策略

1.强调对医患沟通培养工作的重视

在现有医学教育评价标准中更多注重了对实用型知识的掌握,尤其是生物指标和标准诊疗流程的考核成为衡量医师执业能力的标尺,但经过医学实践的检验并结合人类医学行为的特殊性,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标准所存在的一系列弊端,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各类医疗纠纷中因医师专业技术原因引起的在仅占20%,而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服务态度和医德问题则占到各类原因的80%。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医师个人专业成长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目前医疗卫生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重要技术要求。医生对病人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指标的改变上,医师与患者的接触中自身的语言、表情、动作都在向患者传递着医师的情感和态度。作为职业行为,这种沟通能力是一项需要去提升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医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才能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

同时,需要认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医患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更多的还是为了提升临床治疗的效率和保护医师的心身健康,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促进医师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和工作热情,并帮助患者缓解压力,为其临床康复发挥助力作用,实现医患之间的双赢。

2.以课程建设为基础

目前,医患沟通课程存在着课程知识性强实践性差,和与现实医学环境相脱节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一是授课教师缺乏临床经验,以案例化复述沟通情境的现象居多,另外就是缺少临床实践环节的沟通训练,即使在实习环节临床带教也很少对医患沟通问题进行专题教学,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意识。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阶段递进的课程教学体系。医患沟通不应是单纯的一门课程,它应当是建立在系列课程群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人际沟通、医学伦理、医学心理学课程的系列融入和基础知识的强化,同时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充分渗透对沟通意识的提升,突出对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认识,强化现代医学模式的灌输。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则强调具体案例中沟通细节的介绍以及沟通价值的强化性教育,比较各类沟通形式的效果差异和沟通的实用性介绍;在临床实践环节要求教师在床头教学、病例分析等环节实施沟通技能训练,充分体现课程建设的循序渐进。

(2)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理论教学环节中开展案例讨论,“问题式”教学等。注重案例的开放性和学生在教学环节的主体性。而在临床教学中通过标准化病人等规范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立细致的观察力和对具体情境的掌握能力,要求学生以沟通记录方式进行专题化训練,以分享的形式进行沟通记录分析。开放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到医师角色中,最大限度提升其沟通技能。

3.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医学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使得它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往往会更高,如何将生物学知识与医学人文知识及客观医疗环境有机融合,并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是当前对医学院校教师的一项重要技术挑战。这其中首先是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学知识,并能够从自身专业课程出发,自如驾驭和组织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以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基本素材,真切的帮助学生体会沟通的重要性,把握沟通的技术。同时,着力打破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的瓶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医疗实践不仅仅是在单纯的面对疾病,更是在面对一个作为完整人的患者和他的生活环境,我国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弊端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环节的脱节,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专业沟通和技术衔接,从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来看两者的融合是必须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学团队的形式形成“一课多师”的灵活性教学形式有机的整合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师,对一名医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构成,它需要各个阶段的专业教师紧密结合,教师与医师的整合即是概念上的更多的是两者在知识能力和人才培养功能上的,这需要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教师对个人专业修为的提升。

4.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如何有效地提高这些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院校教育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首先是要结合其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对学生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理报告书写等规范化程序的训练,使其掌握基本的临床诊疗程序,逐步实现从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师的带领下,结合临床情境和针对不同人群的人际沟通训练,训练医学生从规范化模式向特定情境的能力转化,尤其是在各类常见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帮助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术,让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会职业成长的经历,并学会主动提升自身的医患沟通技能。

同时,由于学生实习场所和教学医院的差异,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教学,是需要根据基础设施的差异来进行科学实践的,在基础设施雄厚的大学附属医院可以多采用标准化病人和完善的沟通训练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但在低级别教学医院则应根据教学实际条件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采用情景模拟及角色互换方法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相互间充当患者和医师角色进行问诊及查体,对于不同实习条件在着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同时,在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上应当保持统一,使学生在一个稳定的教学标准下为成为合格的医师做好能力准备。

在临床教学中医学生医患沟通技术的培养在理论的学习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从具体技术训练着手,尤其是一些语言和非语言技巧的掌握,使学生逐步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日常的工作行为。目前常用的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表述的简洁性,尽量减少专业术语,强调各类解释的通俗化;(2)个人称谓的差异化,力求恰当和以贊美为主,使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得到尊重;(3)注重语速和交流的互动性,尽量用含蓄的语言进行表达;(4)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尤其是目光的交流,辅助性的对问题进行解释和回应患者的反应,加深患者对问题的理解;(5)学会倾听的艺术,给患者保留合理的心理空间。技术层面的掌握更强调将其转化为日常的工作习惯,并逐步将其熟练的运用到日常的工作沟通中。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成的过程,应结合医学生和医院的特点,不断探索医患沟通实践教学的规律,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努力增强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学习和提升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大学阶段仅仅是一个开始,需要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实践和发展,并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树立学生终身学习沟通技能的意识,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杜绝或减少医患纠纷的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成为合格医生的重要能力基础,是医学教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和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陆琳,何琳,陈玮.《医患沟通》课程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04):360-363.

[2]郭艳艳,迪丽拜尔·热西提,佟晓露.关于《医患沟通》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4):549-551.

[3]王锦帆,尹梅.医患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14.277.

[4]兰萍,何俊峰,马平.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20):13-15.

[5]王倩,白元,赵仙先.微信群作为教学管理平台在心内科实习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20-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16G282。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患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