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新形势与对策

2017-08-26 19:53王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控力互联网+管理工作

王超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也必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互联网+”校园将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视角看,“互联网+”校园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高职院校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需要新的技术形式、组织形式与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对传统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基于“互联网+”校园的理念,研究提出了当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新举措。

互联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拓展了高职院校校园建设、管理、服务的内涵,也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新的形势。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达到“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随时参与校园的文化活动。在传统的业余生活之外,大学生可以及时涉猎很多知识、了解时政、谈心评论、听音乐看电影,很好的利用了闲暇时间。而互联网不仅仅带给我们好处,同时也带给我们危害,固然互联网给了我们利处的同时也带给教育界新的难题,这便给了各高校的一次新的挑战。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挑战

1.互联网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

网络文化渗透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些大学生出于好奇,会不加选择地阅读、观看、传播一些负面的信息,很容易给我们上网带来一些副作用,加上我们尚未走进社会,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导致我们对社会的自我防范意识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尚未摆脱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这样一来将会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氛围,进而影响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

2.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影响

未经筛选的错误与虚假的信息以及低级趣味的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严重污染并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同时,互联网的虚拟文化,容易使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把时间消磨在网游中,以致于损害身心健康,把时间用在乞求慰藉上,对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心灵空虚,最终导致道德意识减弱和社交少及社会实践缺乏,导致社会意识逐渐减弱,致使与社会脱节,造成大学生们无法适应社会,在工作中节节败退,轻者则处处吐槽,重者则产生道德危机危害社会,给家庭带来惨重的损失。

3.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提供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以致大学生们更愿意在网上寻求慰藉,而消极对待现实中的困难与挫折,造成生活交往的障碍,丧失阳光和上进的生活态度,逐渐形成脆弱的性格。长期处于虚拟环境中,会让很多大学生对网络有一种归属感,以至于对现实社会的厌恶,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状态,自我封闭以及自我幻想,导致大学生们出现抵制社会和心理无法得以慰藉而做出一些令人无法理解的,例如自我摧残、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等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事。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对策

高校教师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宣传网络危害意识,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励志达成德、智、体、美等教育目的。固然各高校必须努力的寻找各自的不足,及时的改正,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以便于弥补之前的不足,走向各自管理巅峰。

1.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互联网上信息量大,既可保证资源共享,又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很受大学生欢迎。通过微信、微博、QQ、BBS等方式,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能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和交流,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园网,进一步充实校园网络教育资源。

2.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考

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独立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要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者必须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和及时找到、突破大学生心理存在难题,是教育者所必须的工作和理念。联网+时代,教育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意识,加强对网络和大学生的关系的深入研究,加快开展网络教育管理工作的调研工作,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努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加强校园网站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开展各项网络安全活动,从实地出发构造安全、文明的网络设施,努力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充实大学生生活实践,加强文明活动等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世界观等意识,加强教育素质培养,增进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努力适应社会意识,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3.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相关技术专家来校,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可呼吁政府开展一些社会实践工作,就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扩大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识就业新形势,并认识到社会对毕业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要求。这样做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會形式,并结合自身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减少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社会实践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4.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教育

高校网站可以体现出开放性原则。高校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各社团的优势,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网上投票的方式,评价出优秀社团,并给予奖励,有利于各社团相互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发扬我校的文化与形象,努力宣传我校的特点,有利于提升我校的知名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让我校听到学生们对那些设施不足,并及时的监督我校的办事能力同时也让学校看到各社团的进步。

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发布,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模块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普通同学都能来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并培养学生相关的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传播迅速等特点,因此这种网络心理咨询方式更便捷更私密,利于学生打开心扉。利用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库的信息全面立体的特点,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高校也要尝试利用网络鼓励学生创业。如开发软件,在网上质询创业信息的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创业区可以建立“创业管理模式”,以老师为指导,鼓励普通同学进行创业,创业经费学校可以帮助支付60%的经费,可以减少学生们资金不足的顾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创业兴趣,锻炼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总结创业经验,为进入社会做出有利的铺垫。

高校也应与政府反映其不良网络对其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让其政府对网络进行监督和监控或由政府给予高校一项能够监督网络的权利,便于高校对不良网络进入校园网的监控与处理。加强了高校对互联网的监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高校也可以通过社会、家庭和自己的共同努力对其大学生的监控,来减少、甚至杜绝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教育者对其成瘾者给予矫正和引导;社会也应当加大对网络的监督;家长也应当对其子女加大监督,不能放任子女上网行为等措施来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观。

任何外界事物的监督,都不及自己监督,任何外界事物的教育,都不及自己的理解与吸收,固然在及学校、社会及家庭的监督下,并非让其所有大学生都能够全面的去执行,和正确的去看待网络所带来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问题。别人的帮助只是外在的存在,而真正的是要靠自己去理解和认知,才能摆脱网络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固然这就必须对大学们有以下要求才能摆脱网络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5.高校学生必须正确看待网络,避免盲从

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网络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能让我们灵活的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创造力,但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理解网络,不要误以为网络上的东西都是好的。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要知道一种事物的产生势必有其两面性,我们在看到它的好时,就故其到它的弊,就如同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课的现象日益增加,同时,迷恋网络游戏,容易使我们大学生缺乏人际交流,容易产生自闭径向,甚至换上“电脑自闭症”。如果我们想到这些后果,就不会有社会上所流传的“网瘾”这一说法了。我们要记住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将来都会在某一个路口等着你,不管是好是坏,势必有一个路口让你去承受苦难或享受生活,这得看我们自己今天所选择的路了,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要盲从,盲从只能让你沉迷,一步步地走向灭亡,当然适当地盲从,也是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有正确看待网络,避免盲从意识。

6.高校大学生必须提高自控力

光靠学校和家长的看管在长期的作用下是不行的,迟早有一天我们也要离开学校和父母走上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有自控力,自控力强的人,当他们面临种种困难时,势必会少走一些弯路,而自控力差的人,势必会多走弯路,甚至在弯路中迷失自己越陷越深,最终走向无法自拔的境界。提高自控力必须养成一种好习惯,坦诚相待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在团队中充分发挥出自身实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有利于提高自控了。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有自控力,众所周知,大学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小社会,但我们遇到困难时,拥有自控力的人会在关键的时候保持情绪稳定,更能在困难中获得胜利。对于互联网业是同一道理,自控力好的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网络所带来的弊处,更好的防备或及时的走出网络的诱惑,相反的就会走向网瘾无法自拔,最终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伤害,故我们高校大学生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自控力,更好的具备危险来临的防患的能力。

三、总结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关起门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高等学校应该有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提升教育对象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然而外来的监督只是有外向的作用,我们大学生自身有网络意识,避免盲从,有自控力那样才是解决问题的内在因素也是必要的作用,我们要始终记得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将来都会在某一路口相遇,不管是好是坏。

参考文献:

[1]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N].中国教育报,2015-05-04(5).

[2]D·泰普思科.論网络与人类.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自控力互联网+管理工作
11招,提升自控力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自控力自控力是有限的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自控力培养探究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