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的互联网分享模式研究与探讨

2017-08-26 06:40唐海兰杨一夫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堂实录教学资源微课

唐海兰++杨一夫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到教育教学之中,这为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将是今后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就网上共享课件与教学设计、网上共享课堂实录、网上共享微课资源三种分享模式进行探讨。

互联网+教育资源分享微课整合自2014年起,教育部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旨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育部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此来调动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积极性。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高度渗透,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一方面,使传统教育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或者说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发展将是今后学校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这一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互联网+教育”的产生背景、三种不同的互联网分享模式的优劣,如何使用微课等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互联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指导思想的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合到各行各业之中。特别是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印发,更使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我们的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高效快捷的互联网,不但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还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可以说,上网已经是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教育教学原有的关系结构,对其优化重组,使师生关系、教育机构与学习者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将改变组织、合作关系等传统内涵,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界限模糊,还让学习者拥有更广的学习选择权。

分享经济是这几年最热的经济风口。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获取教学资源已成为补充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地鼓励分享,刺激分享,老师、学生们才能在网络中更多、更快捷地找到感兴趣的资源。

二、三种互联网分享模式的比较

当前教学资源的互联网分享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网上共享课件与教学设计、网上共享课堂实录、网上分享微课资源。接下来,本文对这三种模式进行逐一分析。

(一)网上共享课件与教学设计

共享课件与教学设计是教学资源分享最早出现的一种方式。传统的资源网站基本都以这类资源为主,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学学科网,等等。这类网站的资源多以教学PPT、教学设计或Flash资源的方式存在,使用者下载后能直接使用或简单加工就能使用。在网络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处理资源能力较弱的阶段,这种资源分享方式是最常见的。这些网站的出现,极大的减少了老师们准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时间,减轻了备课压力。

然而,随着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要想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往往在注册了大量账号或使出各种方法下载教学资源后,才遗憾的发现,这些资源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别人的教学思路和风格跟自己并不吻合,资源的使用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我们对这类教学资源的使用率逐渐降低。

(二)网上共享课堂实录

共享课堂实录是教学资源分享的第二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师资薄弱的状况。具体做法就是将大城市名师们的教学实况摄制成录像,然后再送到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以此缩小城乡教师的教学资源差距、实现名师资源的网上共享。

由于课堂教学实录能够客观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推广优秀课堂教学经验、评价教学质量、建立教学档案等方面效果显著。目前教育部力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就是基于这些优点,每年要求教师在网络上上传视频录像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当然,网上共享课堂实录这种资源分享模式也有其缺点,那就是使用者在使用前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甄选。只有先一节课一节课一看完,然后才能客观地评价这些资源是否值得借鉴。在当前时间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使用者由于时间问题,很难坚持看完大量的课堂实录。因此,人们期盼更高效率的教学分享模式的出现。

(三)网上分享微课资源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因其具备短小精悍、使用灵活、交互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特别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自己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MP4播放器等,灵活地学习教师以前教授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不再受到学校、教室的局限,只要将关键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即可。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在课后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帮助没有理解的学生二次、三次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开始的前十分钟是最为集中的,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超过了十分钟,人的精神易出现怠倦,效率就易打折扣。微课程最大的优势就是短小精悍,目标明确,10分钟的时间限定抓住了人的学习特点,符合认知规律。不仅如此,微课资源还很好地契合了当今社会时间碎片化的现状,在当前分秒必争的时代背景下,高时效性也必然会使微课资源更容易被接受。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资源分享的主流模式将是微课,这是时代发展的选择。因此,接下来,我将就如何使用微课资源进行研究和探索。

三、对微课资源的研究和探索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网络自主学习、移动设备学习的认识、态度及支持程度,制定有效研究对策。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不断总结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和发现的新问题,不断修正目标,调整方法,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具体问题。

(二)在课堂教学中微课使用的模式(三)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参研教师应面向学生开放微课资源,及时交流。

2.微课的制作不是重点,拿来主义才是王道;可以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不拘一格,为我所用。

3.微课应该成为中学教学的常规手段,而不仅是在探究性的翻转课堂上。它应该是一个性能优异的工具,随时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教学资源的网络分享模式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当属微课资源分享,微课的应用与课堂的整合将是今后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只要在研究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一定能探索出符合校情、生情的课堂组织模式,为推進课程改革做出有益的实践,为素质教育的推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宝良.用名师课堂录像促进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0):47-49.

[2]李帆.寻找教育独特的灵魂——写在2011年岁末的思考.人民教育,2012,(01):18.

[3]龚孟伟.试论当代教学文化的唤醒、回归与自觉.课程·教程·教法,2012,(03):39.

猜你喜欢
课堂实录教学资源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纽约公立小学音乐课堂实录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