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5号线文冲站折返能力分析研究

2017-08-28 21:10罗剑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时刻表进站道岔

罗剑文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广东 广州 510620)

轨道工程

广州地铁5号线文冲站折返能力分析研究

罗剑文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广东 广州 510620)

广州地铁5号线使用的信号系统是西门子基于无线的移动闭塞系统。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增加列车上线数、缩短行车间隔已势在必行,因此终点站折返效率的影响增大。结合实际运营状况,详细分析折返进路和作业流程对文冲站折返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

广州地铁;5号线;文冲站;折返能力

1 文冲站折返时间分析

1.1 文冲站信号布置

文冲站信号布置平面如图1所示。

图1 文冲站信号布置平面图

1.2 5#线正常运营情况下的时刻表参数

(1)工作日时刻表

目前五号线工作日采取Z5133时刻表,相关参数如下。

①常规峰期设置

表1 常规峰期设置

②短时超高峰设置

表2 短时超高峰设置

③早晚高峰文冲集中回厂时间段

早高峰9∶00~10∶30,共计1.5 h,列车间隔为2 min 12 s。

晚高峰18∶36~21∶00,共计2.5 h,列车间隔为2 min 20 s。

(2)周六日时刻表

目前五号线周六日采取Z5624时刻表,相关参数如下。

表3 Z5624时刻表相关参数

晚高峰文冲集中回厂时间段:晚高峰18∶30~20∶30,共计2 h,列车间隔为2 min 45 s。

1.3 文冲站折返时间分析

(1)定义

①折返间隔时间:在折返正常进行、考虑作业与进路干扰的情况下,折返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出发间隔。

②折返能力:指单位时间内能够折返的最大列车数。

N折返=3 600/h发

列车折返间隔时间大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与线路站台通过能力有关系。

(2)文冲站前折返能力分析

根据图1所示,上行终点站文冲站可采取站后折返,或站前折返,为满足目前5#线的上线列车数,实际运营过程中采取了文冲站后双股道DTRO折返以满足高峰期多列车上线的折返能力。

①根据时刻表,目前采取站后双股道折返,最小间隔为3 min 15 s。

②站前折返能力:

T=T1(S2402~S2417进路排列30 s)+T2(列车运行时间1 min)+T3(折返作业90 s)+T4(出清W2404道岔区段30 s)=210 s,即3 min 30 s。

文冲采用站前折返时,出发列车受到出清接车进路道岔的影响,对折返能力的影响较大。

(3) 文冲后站DTRO折返能力分析

对于站后折返,限制其折返能力主要是列车进入折返线时间和列车出折返轨至停稳站台时间,由于文冲实现DTRO功能,所以列车在折返线的时间为进路触发时间和DTRO响应时间。

目前文冲站采取DTRO折返,计算折返能力时按单股道折返计算,其折返能力为一列车由文冲上行进入折返线并到达文冲下行站台的时间。分别单独采取Ⅰ道、Ⅱ道折返,折返流程如下。

①文冲站Ⅰ道折返流程表

表4 文冲站折返Ⅰ道折返流程表

②文冲站Ⅱ道折返流程表

表5 文冲站折返Ⅱ道折返过程表

备注:由于单独采取Ⅱ道,存在文冲上行站台列车提前进站,导致S2419触发保护区段,W2405道岔由于侧防,提前被征用,待道岔转到位后才能触发发车进路。道岔转换时间为7 s。

③文冲站Ⅰ道Ⅱ道交替折返

对于站后折返,使用交替折返仍然计算考虑的因素是列车由折返线动车至停稳站台加上文冲下行的停站时间。基本与单折返轨折返时间差不多。基于上述计算,文冲DTRO折返能力与正线追踪间隔一致,不作为五号线行车间隔确定的参考依据。但在进行行车间隔调整时,需同步做以下考虑。

文冲折返线存在断电区,当下行列车未发车时,折返线DTRO折返列车动车后会存在紧制在断电区的问题。一旦发生,列车需重新启动,造成本列车对标不准并影响后续列车折返效率。从目前运营组织方式,其折返时间一般在110 s。

2 文冲上行站台的通过能力分析

由于文冲站S2419进路的保护区段默认设置为直股,在CTC模式下,必须在保护区段正常触发后,列车才能正常进站,不然将发生列车在站台中部停车,影响客运服务质量。初始状态为车站上车有一部列车停稳,后续列车根据行车组织准备进站。

列车1从上行站台发车——保护区段触发——列车2进站——列车2清客——列车2从上行站台发车——保护区段触发……

假设:

t0-列车至折返线动车至文冲下行站台时间,此时间与后续列车进站清客时间是重叠,并远远小于清客时间。

t1-列车1从上行站台出发至折返线停稳时间(折返Ⅰ道),列车1从上行站台出发至出清TA2427区段(折返Ⅱ道),按照30 s计算。

t2-保护区段触发时间,含道岔转换时间,7 s。

t3-列车站外动车至站台停稳时间,20 s。

t4-列车在文冲上行站台作业时间,按最小时间75 s计算。

3 改进措施

(1)优化文冲站的清客方式、行走路线等清客流程,清客岗位人员提升清客紧凑度,将清客时间控制在25 s内。

(2)优化文冲站司机交接内容、到达司机锁闭侧门等步骤,并组织实施。

(3)接车司机比照《运营时刻表》,提前1 min到达尾端墙处立岗接车。

4 结束语

文冲上行站台的停站时间现阶段为75 s,文冲上行通过能力为132 s,故5#线最小折返时间为132 s。后续通过采取系列优化措施可以压缩到55 s左右,则文冲上行的通过能力预计能达到112 s,可满足5#线列车上线48列的运能需求,最大限度地确保乘客运输服务。

[1] 苗沁,周天星. 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折返能力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1) :57-61.

[2] 张国宝,于涛. 关于城轨列车折返能力计算与加强的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06,(4) :55-58.

[3] 梁九彪. 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能力分析与计算[J].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5) :27-30.

2016-09-26

罗剑文(1976-),男,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

U213.2

:C

:1008-3383(2017)06-0187-02

猜你喜欢
时刻表进站道岔
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调整服务器故障分析及探讨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令你误车的列车时刻表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的时刻表同步机制研究
KJH101-127型气动司控道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