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会平:简单做人 诚信做事

2017-08-29 11:34袁春妹
纺织机械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瑞胶辊聚氨酯

本刊记者 袁春妹 文/摄

林会平:简单做人 诚信做事

本刊记者 袁春妹 文/摄

这是记者第三次见中瑞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会平。在充满温馨的办公室内,身着一袭粉蓝色丝质裙装的她端坐在茶桌前,头发束得整洁且时尚,她与这茶、这古色古香的桌椅气息相投,南方女子独有的美流露无疑。

她眼睛很大,声音柔却充满力量,这与她外在的小女人形象有些反差,谈吐之间,你随时都能感受到她的自信,那种源于企业家基因中的理性与强大……

林会平不善于做家务,不似一般女人那样关心如何烧得一手好菜,如何烤出好吃的饼干……这并非因为今天的她很忙,而是这些事情自始至终都不是她的喜好。可若是听说市场出现了什么新材料、新技术能让她的聚氨酯胶辊变得更棒,她则会拼命地追踪下去。

林会平说,她这一辈子最大的天赋可能就是经营企业,而其中的乐趣便是那些极富挑战的工作。

做企业是一种天赋

林会平1997年就和老公创办了第一个公司——星威聚氨酯,经过20年的运营,已在聚氨酯产品领域很有名气,这期间她作为销售总经理一直扎在市场里。3年前,她力推了中瑞聚氨酯公司的成立,并作为董事长开始全面管理。这家初创业绩不足700万的企业,三年间急速发展,业绩也是翻跟头似的增长。

“2016年的全年业绩是2015年的两倍多,而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实现了去年全年的产值,预计全年业绩仍将稳稳倍增。”林会平谈到企业的发展状态不无骄傲。

行业这三年的发展环境大家有目共睹,能称得上“平稳”已算不易。但林会平就选择这时迎难而上,在这个行业大转型的时期让企业实现了非常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在2016年达成了与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通过双方有效的资源整合,协同作战,中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林会平做企业确实是有天赋的。

说来,林会平进入纺织行业也是颇具戏剧性的。“当年星威公司发展的非常好,后来还陆续跟国外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我想这么好的产品应该有更多机会发挥它的优势和价值,便开始寻找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纺机展上看到了纺织胶辊,听到有人在边看边嘀咕着速度太快磨损得太厉害,于是我就跟他说,我能给他提供耐磨的好胶辊……”

林会平的纺织行业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她随即拜访了一些纺织企业,跟他们交流胶辊的使用情况,并推荐他们尝试聚氨酯胶辊。从她得到的回馈来看,泼冷水的居多,不少人说以前行业里有人做过聚氨酯的胶辊,用了并不理想。只有少部分的人愿意尝试。

就这样的调研结果来说,一般人可能就会选择放弃,不过,林会平可不这么想。

“别人不行不代表我不行!我就是喜欢做那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林会平笑着说,“走了一圈市场后,回来就让技术部门进行产品开发,不久中瑞的第一代产品就出现了……”

人们常说,世事就怕“认真”二字,当你把它嵌入骨子时,实现目标就不远了。

看得出,林会平是那种越挫越勇的人,也或许,这是所有企业家们都具备的素质。记者旁观,林会平的天赋中,不仅有敢于挑战的精神,还兼具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对自己、对企业产品的极大信心。

两个维度看产品

林会平着实是个事业型的女人,儿子刚刚1岁,她就担起了星威聚氨酯的销售总经理一职,从此开始东奔西跑,把七八成的精力都投在了工作上。

“儿子小的时候常常会问我,为什么不能多陪陪他,总是把他托付给奶奶或者老师们。”林会平提及此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这或许是她作为母亲最揪心的事情,如今孩子已经出国留学,不仅学习成绩好,洗衣、做饭也样样精通,“缺少了我的关怀反倒让这个孩子更加独立,二十年来很少让我操心,不管学习还是生活,他都能处理得很好。”林会平欣慰于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因为她变得不足。不过,她也坦言,任何事情都不能让她放弃自己对事业的追逐。

她爱儿子,也常常将自己的企业、产品比作自己的孩子。

林会平不断加大同下游企业的沟通,寻找产品提升方向。

“做企业,最根本的就是产品,这是能否长久做好企业的基础,所以,多年来我一直非常重视与产品有关的一切,从质量提升到技术创新。”林会平说:“产品就像是我的儿子,我知道,在每个妈妈心目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但若把这个孩子放在社会里,用别人的标准再看时,你就会发现其中可能就会有偏差。偏差不大的时候,证明这个孩子的确是出色的,若偏差大,一定是作为母亲的需要修正标准。所以,尽管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但我还是会诚恳地跟客户去沟通使用状况,其中包括从始至终都在跟随我们的客户,和一些新客户,力争用最具价值的标准来给自己的产品打分。”林会平表示,“虽然偏差不大,但我们只要捕捉到一点不足都会尽全力去改变、提升,必须要对给客户的承诺负责。”

这样的态度做产品,绝对值得褒奖,行业和市场也都给了她应有的回馈。

2016年,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组织的产品鉴定会,中瑞聚氨酯鉴定的产品赢得了“国际领先”的评价。做技术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评语意义重大,代表了中国产品的世界级水平,并不是谁都能轻易拿到的。而市场给予他们的回馈就更加直接了,这三年跨越式的业绩增长,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林会平让中瑞聚氨酯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纵观国内外的同类产品企业,如今能与中瑞聚氨酯PK的寥寥无几,即便世界一流的同类企业,也在不少产品性能方面落在了中瑞之后,在一些新兴市场的竞争中,中瑞赢了很多次,气势正越来越强。

“我们同这些国际一流的企业竞争有了略胜一筹的地方,但我们也清楚得看到,自己的产品在适用性等方面仍有较大创新空间。”林会平欣喜于中瑞的产品可以代表中国制造水平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同时,也十分理性的看到自身的不足,在她看来,没有完美的产品,唯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住产品的生命力。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中瑞将推出一款万能胶辊,就是针对国际劲敌的优势而推出的。“这款产品出来后,我相信市场格局必将有新的变化。”

中瑞竭力做好每个细节,不负客户信任。

产品与人品

说到自己经营中瑞聚氨酯最初的艰难时,林会平总会提起欧怀林,在她心里一直很感恩于这位企业家对于自己的信任。

“当年我带着产品找用户试的时候,闭门羹吃了不少,欧总给了我们第一个订单。”提起这段往事,除了对于这位客户的感激,让她更加懂得必须用真正的好产品来回馈给予中瑞信任的客户们。

林会平常常跟自己的销售人员这样说:“产品就是我们的人品,客户下订单给你就是对你的信任,莫要负了这些信任,一旦失信于他们,重塑的可能性极小。”

为了守住对客户的承诺,林会平始终不曾懈怠产品创新工作。“我们每年花在技术创新上的经费都非常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底子厚,而是因为我深知一个企业能否走得长远,能不能成为百年企业,要靠创新。所以,我不能也无法吝惜这些必须的投入。”林会平说。

在这样的研发思路下,中瑞聚氨酯短短三年中已经将产品推新至第五代,且根据不同的客户应用环境推出了不少定制化产品。“产品创新与用户的工艺息息相关,为此,我常常带着自己的团队到客户那里走访、交流,除了询问设备使用状况,更多的是学习他们的工艺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方向,以寻找我们的新品开发思路。包括每年的纱线展,我们也同样会大范围地与下游企业进行交流,了解纱线的趋势,收效非常好。”

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源于什么?自然是产品和团队。因此,林会平在大力气做好产品的同时,也非常注意自己的团队建设问题,谈及此,她最先提到的便是人品。

“人品就像是方向盘,决定了一个人的总体方向,即便这个人很聪明,很有能力,我们也不会采用,因为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无法保证他的方向始终与团队一致,就会成为团队的弱环,又何谈竞争力?”林会平相信,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据了解,目前中瑞聚氨酯的老员工比例非常高,“虽然三年也许不足以说明什么,但是,我看的到他们每天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公司下达的工作目标他们都会不打折扣地执行,是他们让这个公司走得这么稳健。”

王文怡从中瑞一创建就来到这家公司,北京二外毕业的她在中瑞可谓学以致用,三年间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成长为中瑞外贸业务的骨干,这几年忙得她几乎连恋爱都没时间谈。不过她并不抱怨这样的工作方式,且干劲十足。

“您觉得是什么让员工们如此努力?”记者问。

“可能他们觉得这里有值得奋斗的东西,也可能他们觉得中瑞像个温暖的家吧。”林会平笑答。其实,一个企业的文化在很多时候就是老板的文化,而那些肯始终追随企业的员工也大都是因为认可了这个老板,相信林会平同样知道这些,这也是她奋力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她希望自己和这个企业对于员工能够有更多回馈。

懂得感恩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有人说,企业能做多大要看这个企业家的胸怀有多大。林会平始终将目光投向远方,她所拥抱的,是一个百年中瑞的梦想。她知道未来必然会迎来更多挑战,不过,内心强大的她早已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她会全力以赴,用独属于她的特质为中瑞铸就更大辉煌。

林会平,在用每一颗细胞书写着一个小女人与一个大梦想的故事。

猜你喜欢
中瑞胶辊聚氨酯
LXC-866MD型胶辊纺纱实践
免加油并条胶辊在FA315型并条机上的应用
集聚纺纱应用WRC-965型胶辊的实践
WRC-985型并条胶辊的应用及维护
聚氨酯合成革的服装产品及其应用
玻纤增强聚氨酯保温耐火窗解决方案
瑞士建筑大师出席 首届中瑞建筑对话
从“中瑞对话”中寻求发展机遇
中瑞农场土地利用及主要驱动力因素分析
浅析中瑞饮食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