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创作研究

2017-08-29 03:26沈小俊
艺术评鉴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人物画审美境界

沈小俊

摘要:人物画创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对人物画发展脉络的了解是根基;其次是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所得的技巧是骨架;不断地突破自己思想方面的极限,找到有价值的绘画思想是本质。所以,在人物画创作的研究中,我们应循序渐进地过好每一关。本文阐述了人物画创作的特点以及古代人物画的创作思想,使人清晰地了解人物画创作的脉络以及审美价值。

关键词:人物画 创作 审美 境界

中图分类号:J21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047-03

起初笔者对于人物画的创作思路理解不够深入,不懂人物画创作的题材如何选取,也不懂人物画创作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更不懂创作的韵味应怎样表达。回头看笔者以前创作的一些人物画作品,一般都是在追求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形式与内容的表现;另一个方面来讲,在创作时,往往谨小慎微地削弱了自己对个性的发挥和观念创新的探索。

创作的过程一方面是对自身已有的绘画语言、技法、认识重新梳理,重新探索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思想境界、人生追求。同样一个题材,如果从不同角度看,可以看出不同的特点:一个人会看到题材中人物的诚实、单纯,另一个人会感受到题材中的富有吸引力的情节与扣人心弦的故事;同样一个构图,理解的角度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人会看到画面构图的布势、主次、对比、均衡、疏密、开合等绘画的审美范畴;另一个人会读到构图中的意境、气韵、内涵等美学观念。

一、人物画创作的表现领域

笔者将人物画的创作灵感归于大量的写生,以写生为基础,才能使内心对人物形象的特点充分挖掘出来,成为创作的备用素材。创作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对创作的理解与追求,另一方面来源于对绘画语言的认识与兴趣。艺术实践总是流连于吸收、借鉴之中,假如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就相当于停止了自身对内心世界的深层次挖掘。更有甚者,在人物画创作体验中,十分推崇外来文化带来的创新元素,对于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持以片面的理解态度,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但古往今来,风格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性气质、学养学历、师承溯源、思想观念、时代环境、艺术思维等。因此,在肖像画创作过程中,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力求肖像画表现领域的探索,也就是内容应丰富,题材要新颖

首先应生活中吸引自己的题材,且是大家涉足较少的层面作为表达对象,体现出题材开宗立意和确定风格的独特思路。其次,要对社会生活中的物象有敏锐的观察与关注。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又时时有新貌,使肖像画的描绘的空间更加宽阔、丰富,一幅好的作品,必能得到观者的共鸣,但是,这种共鸣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隐形的合作,留给观者联想和想象的余地越多,合作的程度就越大。因此,画家必须具有再创作的能力。艺术创作“宁可不到,不要过火”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绘画灵性与想象力的重要性。绘画是一种梦幻的现实,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意象。”没有想象力,就无法塑造美的意象与境界。古今中外凡是优秀的艺术,都追求“天人合一”的意象表现,例如明代画家陈淳、徐渭,他们通过自然界多彩的自然属性,表现主观体验,以简约的笔墨进入纯净的艺术境界,这是东方画家卓越的艺术贡献!

维纳斯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雕像,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像一座纪念碑,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的歌颂。

(二)关注肖像画形式语言的更新,也就是绘画技法的转变

一方面来看,绘画是以社会生活为依据,在生活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创造和丰富形式语言,获取独立的风格;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在表现内容的基础上,画家常常会把握绘画语言的独立性,国画中的焦、浓、重、淡、轻、横、竖、斜、直、曲、勾、皴、擦、点、染的笔墨形式具有非凡的魅力和价值,要通过不断理解和实践,在肖像画中流露出来。

肖像画虽然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但是不乏凝练的笔墨韵味,在追求随意性的创作过程中包含着对人物形象独特的感受与即兴的表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绘画风格。因此,人物画最后呈现的效果是最直接、单纯、灵动的,对画家的要求也十分地严格,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并且通过大量的写生实践,才能按照美的规律组织画面的比例、疏密、节奏等,表达出别具一格的韵味。

(三)肖像画创作中表现内容与形式应合二为一,二者兼具

不能以表现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客观主导;也不能以形式为主,内容为辅的主观主导。如果艺术家缺少风富的生活经验、深刻的思想和足够的艺术修养,即使是意义重大的题材也可能被处理得平平庸庸;反之,如果艺术家有深刻的见识、丰富的生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即使通过生活的一个侧面、一个形象,也可以有力地揭示生活的本质,显示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体看来,绘画的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的协调统一是一件成功艺术作品的标志。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样适用于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说明了两者的不可偏废道理。一件艺术作品能否流芳百世,关键是在于其蕴涵的精神含量,而艺术接受者领略艺术美和意蕴的途径则要通過作品的外在形式因素,故而形式是由表及里反映艺术作品内容的关键所在,内容与形式两者达成和谐统一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肖像画创作要求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创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寻找独立的绘画语言,打开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二、人物画的审美思维

南朝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多模写”的“六法论”,成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最高准则。在众多绘画思想中,谢赫在品评绘画作品优劣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给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美学精神。

人物画是一门画体独特而又古老的艺术门类,由于古人“存形莫罄于画”的审美思想,所以人物画“成教化,助人沦”的社会功用很快被发掘出来并被社会广泛接受,因而得到发展壮大。到汉代时,系统化的绘画活动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统治之中。就现存的文献資料来看,三国两晋时期的壁画,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题材仍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扩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研究绘画创作时,首先应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审美特色。

(一)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分类

1.人物画的题材丰富、特点鲜明,可划分为:

(1)描写现实人物和历史故事的称为工笔人物画;(2)描写社会风土习俗的称为风俗画;(3)描写古代妇女的称为仕女画;(4)描写人面容特征的称为肖像画。

2.人物画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风格各异,按照绘画技法的不同可分为:

(1)刻画工细、勾勒设色者称为工笔人物;(2)直接用墨,用笔洗练者称简笔人物画;(3)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称为泼墨人物画;(4)单纯用线描绘或稍加墨染者称白描人物画。

由此可知,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艺术体系。古人对于人物的描绘不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注重对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写照”。人物画在描绘过程中,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将人物画的境界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加之丰富的笔墨技巧构成了人物画的独特表现形式。肖像画所透露的写意精神,与西方讲究块面、明暗、立体的绘画风格拉开了距离。

(二)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特点

中国人物画的的突出特点为“以线造型”,线条的造型则超出单纯塑造形体的功用,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等变化实现画面的形象感与韵律感。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是由线条在绘画过程中有控制地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等要素所产生的变化。线条的变化使画面处于一种统一的语境之中,使人物形象鲜活而具有生命力,避免了线条千篇一律、僵硬刻板等问题。线作为一种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不仅契合了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的源头,还将中国画灵动秀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人物刻画中,工笔与写意一样在描绘意境,只不过各自采用的方法不同罢了。在早期人物画的实践与品评中,古人引发出了“巧密精思”与“减笔不羁”等风格迥异的探讨,写意成为了抒写主观臆想、意趣、志趣的表达方式。传统工笔人物画只能在轮廓线的内部平涂、渲染,但是在今天看来,却可以使绘画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例如,画面采取内外皆染的方法,轮廓线在许多地方被湮没在一片墨彩氤氲的气氛中,人物与背景之间、人物与服饰各部分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朦胧起来,一切都自然地融入一种画境之中。除此之外,在人物面部及身体各部位的皴染中适当的把握虚实关系,这种虚化处理的方法使整个画面摆脱了传统工笔画中的那种工致刻板的匠气,从而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灵动的气象。因此,打破工笔与写意的传统对立模式,为人物画开辟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

总之,人物画的风格是逐渐演变的。人体的自然结构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大自然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象征。按照唯物辩证法中“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人体现在的比例与组合,是类人猿在直立行走后经历了长期竞争逐步进化形成的,人类四肢结实、肌肉发达、脑力发达、身体灵活都是生存需要与生育繁衍中逐步形成的。这些人类生命的进化过程决定着不同阶段、时间、地点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人类生活的环境、状态、心理等,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表现技法也不同,表现技法也是这一时期绘画精神的载体。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亦高于生活。在艺术世界里,生命是活跃的,可以将内心的潜能无限的释放与宣泄,升华为一种自由的状态。不论是席勒斯宾塞的“游戏说”还是恩格斯的“艺术产生于生产劳动实践”学说,都离不开以人为主体的观念与形式,都有力地证明了人物画的审美特征。

在进行人物画创作的同时,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由量变引起质变,才能将技巧和思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人物画创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对人物画发展脉络的了解是根基,其次是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所得的技巧是骨架,然后不断地突破自己思想方面的极限,找到有价值的绘画思想是本质。所以,在人物画创作的研究中,我们应循序渐进地过好每一关。本文阐述了人物画创作的特点,以及古代人物画的创作思想,使人清晰地了解人物画创作的脉络以及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傅雷.傅雷家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邢建昌,姜文振.美学[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人物画审美境界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