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现实性分析

2017-08-29 05:02金心亦段笔耕
艺术评鉴 2017年14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

金心亦 段笔耕

摘要:在当前,将非遗项目课程引进高职院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引入非遗课程的背景、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已有的引入案例,对非遗项目课程的实施途径进行可行性分析,详细论述了高职院校在非遗弘扬中独特的载体作用,促使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指导下,弘扬本土文化,拓展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非遗项目课程 高职院校设计教育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170-02

一、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背景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具有“活态流变”的特性,这决定了其包含的 “文化记忆” 容易在时代的变迁中被人们忽略与遗忘,因此,非遗的传承与推广是刻不容缓的,非遗传承是全社会的历史责任。

非遗传承除去是一个理论问题之外,还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引发了高校特别是重视“产教结合”的高职院校对非遗资源进入现有教育体系的重视。近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了数量与规模的扩展,但是品牌与特色的缺失依旧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高职学历教育一直有低于普通高校的感受,如何能在学术与质量上与本科院校平起平坐,赢得学生的专业认同及社会的广泛认同,是当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非遗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有地域优势、实践教学经验优势及办学综合性优势等,引入非遗文化资源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有利于探索高职院校特色品牌建设的创新模式。

二、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非遗文化资源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

高职院校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具有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特点,高职院校是传承保护非遗文化遗产的绝佳载体,非遗文化遗产对学生也具有反馈教育作用,并且非遗文化资源为校企结合带来新的契机。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进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课程系统中纳入非遗项目课程的内容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加入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的思考可以在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形成一个具体的思路。设计类学生在接受非遗项目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将其注入现代设计思维中,形成具有非遗特色的原创设计,再通过企业研发,形成特色产品注入市场,深化了产学研教育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模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近两年的毕业设计作品中,都有大量非遗元素的毕业设计作品成为企业和商家所趋之若鹜的热点,这是对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成果肯定。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契合了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目标——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推进下,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了大批的传承人,并且学生通过进入技艺工作室学习传统技艺与文化,更好地将非遗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二)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首先,与本科类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中的许多专业都能与非遗项目有一定程度的对接,在高职院校普遍追求专业特色的局势下,院校专家、教师在非遗传承创新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多种方式。并且,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来自本省本地区,在生活习俗、方言均有优势,能更好地运用家乡情亲的优势,进行非遗传承与推广。

其次,高校师生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主体,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师生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更具有实践性。高职院校主要是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教师传授的不是知识,而是经验,从实践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巧。

再者,高职院校拥有办学的综合性优势。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有全盘的整体思路、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系统的过程规划才能有效传承,高职院校具备了多学科、多专业的跨学科研究与学习经验。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科研活动,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带动其它院校及社会行业、产业机构参与进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干瘪的身躯注入鲜活的血液,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校内专家教师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主体,深入调研,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三、非遗项目课程的实施途径可行性分析

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增强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产教融合”的指导下,已有不少高职院校的专家教师对非遗项目如何纳入课程体系进行了尝试,总结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实施单元化教学,贯穿课程体系

非遗门类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社会性的特点,并且根据地方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将非遗项目以单元化的形式嵌入现有的课程体系替代构建全新的项目课程体系是较为稳妥的做法。以常州科教城来说,新开设各非遗项目课程进入课堂教学已逐步开展,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平面色彩构成”课程开展了以“中國元素”“中华传统工艺美术造型”为主题的平面造型训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装饰基础”课程开展了以传统元素“镂空”为形式的装饰造型基础训练。非遗项目以单元化教学形式展开,相比原先单课时教学形式简单结构、封闭系统等特点,是一个更加活跃的动态的开放系统。

并且,以单元化形式展开的非遗项目可以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促使师生的自我反思,促进非遗课程的传承创新。例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民间美术造型”这个非遗项目贯穿了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过程。一方面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图案中提取造型元素,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另一方面非遗项目课程的单元化实施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掌握研究进步的过程,有利于打造出传承传统元素、符合现代审美、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设计人才。

(二)响应“产教融合”,创建非遗技艺传承工作室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国家近年来总结各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下形成的培训模式,各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成立各类非遗技艺传承工作室。例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包含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纪念馆的文博馆;苏州旅游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如意”檀香扇技能大师工作室;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匠技艺传承中心”等。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到技艺传承工作室为广大师生现场传授传统工艺,构建非遗大师在高校带徒的新模式。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高职院校非遗技艺传承工作室的创建可以扩大其影响力,使非遗文化资源获得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扭转地方非遗传承人严重缺失的局面,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年轻教师拜师学艺可以优化学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工作室模式可以使之获得多方位的学习体验,对非遗技能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优化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而非实践的弊端,实现其全面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既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将非遗的专业特色融入教学,使课堂呈现多样性,又推动非遗传承研究的积极性,增强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与民间艺人的共同参与,能够形成一支既有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并重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促使高职院校完成课程改革,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普适育人转化为针对行业特点的专门育人。

(三)组织校园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除了专业教学之外,校园学习氛围对非遗传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借助高职院校的文化类活动,举办非遗文化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非遗艺术进校园”等。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暑假期间,师生齐聚常州市遥观镇开展以皮影戏为主题的壁画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初,师生共赴常州博物馆参观丝路瑰宝敦煌艺术展览;学期末,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專业于展示区展出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相关优秀课程作品。师生在活动中调研和收集传统民间工艺资料及文献,为非遗艺术的学习、非遗元素的提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筛选非遗项目进校园,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与审美教育,营造出良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氛围。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高校的社会职能之一是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职院校应注重非遗文化的陶冶教育,确立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具有行业特点的专门育人。通过课程建设、学术科研、校园文化建设把非遗传承纳入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非遗项目化课程体系,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新方向,实现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促使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的指导下,坚持走互惠双赢、协同合作的道路,不断创新互动形式,更好地起到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