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①

2017-08-30 10:02李怡醇刘宏伟卢昱彤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满意率白内障

李怡醇,刘宏伟,卢昱彤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①

李怡醇,刘宏伟,卢昱彤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白内障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则显著提高,两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在临床工作中给予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极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的诊疗模式逐渐向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模式[1]。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病种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根据事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既定的护理路径表接受护理治疗[2],本研究将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于2015-04~2016-04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患者70例,应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将7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 对照组患者共计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8~84岁,平均(72.0±5.0)岁。观察组患者共计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7~84岁,平均(72.5±5.0)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住院健康指导、环境护理和病情监护等常规护理模式。

1.2.2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由患者的主治医师、责任护士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书籍和护理经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内容如下:

护理评估:患者入院后第1 d,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情进行评估,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备用。

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的第2 d,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为患者讲解病区的环境设施、患病的具体情况及治疗的具体措施,提高患者知情率,增加患者自身对病情的了解。同时医生和护士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术前护理:术前适时向患者讲解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具体的手术步骤,让患者从心理上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患者的术前相关检查。

术后护理:术后做好患者患眼的相关护理工作,叮嘱患者注意休息,提倡清淡饮食;同时,时刻关注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情况,对患者给予积极的鼓励,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出院指导:患者康复并达到相关出院标准后,应积极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对患者出院后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叮嘱患者适时复查,术后2周内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患眼进入污水和肥皂水,术后30d内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1.3 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比和分析两组白内障患者治疗全过程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评价指标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应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从护理技术、护理质量和护理态度等三个方面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调查表满分100分;调查表得分9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80~95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价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中,满意率分别为74.3%、10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白内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n=35,%)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8.905,#P<0.05。

2.2 两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时间为(6.5±1.5)d,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2±1.2a)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费用为(3524.2±250.3)元,观察组住院费用为3012.2±188.6b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s,,n=35)

注:与对照组比较a、bt=4.032、9.325,P<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最早起源于国外的工业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路径可效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3],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逐渐将其应用于在医学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即通过针对某一疾病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模式与诊疗程序,起到规范诊行为,减少影响因素,减低护患成本和提高诊疗质量的作用[4,5]。随着临床对护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将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针对白内障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特点,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横坐标轴,以护理活动为纵坐标轴[6],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对患者实施整体化的护理流程,包括对患者实施护理评估、分析患者的病情,并根据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内容,将常规的诊疗护理活动进一步优化,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降低医患双方的费用成本[7,8]。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在学者赵红的研究中[9],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白内障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5%和72.5%,与笔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不但提高了护理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极大的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的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更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1]韩雪晶,颜廷霞,樊海英.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87-188

[2]王进敏.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 23(15):3585-3586

[3]吕家其.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9(15):1950-1952

[4]崔红霞,逯奎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21):2953-2955

[5]贾婷婷,徐娇娇.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58-2260

[6]田晓芳,胡小英.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5):460-461

[7]陆桂秀,李秀平,王敏,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31

[8]姚玉娇.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9):275-276

[9]赵红,孙宛玲,黄炜.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57-58

李怡醇(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护师。

卢昱彤(198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护师。E-mail:15694548795@163.com。

R473.77

B

1008-0104(2017)04-0129-02

2016-07-07)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满意率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