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参与广场舞的动机及发展对策

2017-08-30 00:24郭一凡
青年时代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老年广场舞女性

郭一凡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休闲娱乐的时间也逐渐增多,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强。女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健康观念的更新已成为妇女对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广场舞源于生活,产生于社会群众之中。其形式丰富多彩,锻炼方法简单,生活气息浓郁,文化语言形象生动,直接地反映了当前社区女性群体的生活观、价值观和文化观,成为女性群体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深受中老年女性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场舞已经成为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中老年女性参与广场舞活动的动机,探讨其社会价值,提出合行的发展对策,推动广场舞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对策

广场舞就其发生机制而言,起源于社会基层,满足人们对最基本的生理、心理和安全需求,广泛流传于社区及群体之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区域生活環境共同作用于人这一文化载体的必然产物。当下在其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随之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广场舞兴起及背景

从1999年起,以普通大众为主要读者的报刊杂志开始出现少量关于广场舞的文章,但主要是将其作为一项大众街头健身运动予以简单的介绍和宣传,缺乏深度的学理分析。2008年之后,随着北京奥运会对于公民健康议题重要性的强调,广场舞的参与人数明显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界研究的兴趣。而广场舞真正成为学届关注的焦点所在,则始于社会热点事件频发的2013年。继同年3月南京某小区居民因不堪噪音污染,向广场舞参与者泼粪示威之后,各地相继出现了投掷水弹、鸣猎枪、放藏獒等越来越激进的事件,最终将广场舞由大众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推上了媒体聚焦的舞台。2013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题为《“广场舞”不应模糊公私域界限》的综合报道中提出:广场舞跳出了“国际影响力”。海外媒体,《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创造了“Dama”(大妈)这个词;英语《经济学人》杂志聚焦中国休闲文化的一篇报道中蹦出的新单词“Guangchangwu”(广场舞),又让很多中国网友直呼“惊呆了”。其后的2015年,公众对于广场舞现象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尤其以国内外公共传媒的竞相报道为突出表现,以至于这一年甚至可以被称之为“媒体的广场舞年”。产生这一现象的触发器是3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12支标准版本的广场舞曲,以及8月26日由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四部委联合发文,合力引导广场舞健康发展。之后,包括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栏目,以及《中国青年报》、《今日女报》等媒体都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门报道和深度解读。可以说,作为一种正在进行中的社会现象,广场舞前所未有的达到了公众关注的巅峰,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镜像和观念变迁。

二、中老年女性参与广场舞的动机

(一)愉悦身心

根据我国对年龄的界定,45岁以上即属于中老年群体的范畴。这部分人群的生活基本趋于稳定,不会面临过多、过强的压力,对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很多家庭的年轻群体或忙于工作或忙于学习,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或精力来陪伴老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老年女性的空虚感、寂寞感。从情感角度来看,中老年女性更希望通过某些社交活动来打发空余时间,填补生活中的空虚。广场舞属于一项集体活动,它无拘无束的舞蹈风格吸引了大批人群,欢快的节奏愉悦了人们的身心。广场舞也可以作为一种交友平台来使用。集中在某个地点参与广场舞健身的人群都居住于此,时常参加广场舞健身的人群都居住于此,时常参加广场舞健身总能遇到几个熟悉的面孔,这无疑扩大了中老年女性的交友范围,她们可以借助广场舞来找到更多与自己年龄相仿兴趣相近的朋友。

(二)强身健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得人类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很多中老年女性面临着疾病的困扰。她们希望通过一些体育锻炼来延长自身各项器官的工作寿命。事实证明,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以提高韧带与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对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健康运行大有裨益。经常参加广场舞的人,其身体灵活性、平衡性、协调性、反应速度以及力量都表现较好,她们精神奕奕,健康快乐。广场舞还具有一定的健脑功能,它可以锻炼大脑机能,保证中老年女性的大脑始终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减缓了大脑技能的衰老和退化,有效防止老年痴呆。

(三)简单易学

大部分广场舞表演随意性很强,中老年女性可以随时参与到广场舞健身行列中。既可以随着音乐的律动来学习其他参与者的动作,又可以利用休息的时段向其他参与者请教,寻找音乐节奏。在广场舞健身活动中,观众与表演这是一体的,人们可以任意在两种角色中调换,彼此间也可以随性交流。相较于专业舞蹈,广场舞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直接性,只要能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就是一段好的舞蹈。近年来,随着广场舞的发展,不同形态、种类的广场舞被编制出来,满足了广大中老年女性的健身需求。这些广场舞在编制过程中,正是兼顾了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因而简单易学。中老年女性在参与广场舞健身的过程中,基本只需要看几遍、跳几遍就能学会,在此中老年女性可以找到更多自信。除此之外,广场舞没有固定的舞种限制,任何一种形式的舞蹈只要舞者认为它有跳动的价值,那么它就可以成为广场舞的一种。所以,中老年女性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选择与自己兴趣相近或相符的舞蹈。从而进一步增强参与广场舞健身的趣味性。

三、广场舞健身发展对策

(一)加大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健身场地建设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十四条指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促进建设以各区县为中心、乡镇街道为基础,方便社区群众日常体育锻炼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多方面加大投入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资金力度,高标准高规格规划建设好社区居民的公共体育健身场地,逐步完善社区体育文化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使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全民健身工程等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广场舞参与者身边锻炼场所不足的问题,为健身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为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普及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健身知识

广场舞作为一种新鲜实物,其发展仅有短暂的几年时间。大多数中老年女性对于广场舞的认知还存在不足,有关广场舞健身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只有科学、合理地参与广场舞,才能发挥广场舞的健身效益,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当携手现代传播媒体,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广场舞健身的好处及相关知识。让广大的中老年女性逐渐认识并参与到广场舞健身活动中来,丰富业余生活,调节情绪。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广场舞健身指导团队建设,为中老年女性提供专业的指导。在政府牵动下,文化培训机构应该多组织广场舞健身指导老师进行培训交流活动,丰富她们的舞蹈知识和健身知识,提高他们的组织、辅导能力。广场舞健身指导员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尽可能编排多种样式的广场舞,并帮助中老年女性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舞种,提升她们的广场舞健身兴趣。广场舞是一种身体文化,代表着人的情感和思想,音乐伴奏不仅仅只有节拍,还包括更多的情景和内容。广场舞健身通过改编舞蹈动作,编排出具有锻炼价值的舞蹈组合,参与者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排解心理压力。通过开发多样性的民族舞蹈,不断丰富健身形式和内容,营造公共空间和谐的健身氛围。

(三)缓解广场舞健身所带来的扰民矛盾

目前,中老年女性开展广场舞健身活动的场所很多,很多时候都是以居民区为主。她们为了增加广场舞的趣味性,经常会播放一些带动节奏的音乐,但是由此带来的是对周围居民的噪声干扰,引起了众多居民的反感和不满。我们在坚持广场舞健身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居民的感受,以保证所有居民健康、安稳的生活。为此,政府有關部门应重视广场舞健身带来的扰民矛盾,依据实际情况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噪音管制规则,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详细而周全的噪音管理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成立一个区域巡逻小队,定期与管辖范围内的广场舞组织者或者代表者进行交涉、沟通,及时制止那些噪声过大的广场舞活动,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二是规定广场舞健身活动的开设时间。为了保持中老年女性的广场舞健身行为。而又不影响其他居民的休息,政府有关部门应设定广场舞健身活动进行的时间,选择在这一时间段内进行广场舞活动;三是设立广场舞健身禁止标志。在某些不适合进行广场舞健身活动的场地设置禁止标志,引导广大健身爱好者尽量避开人们居住密集区,并让他们到政府开设的广场舞建设场地去健身,同时还要逐一分散广场舞队伍,减少由此造成的噪声污染,缓解广场舞噪声引发的人民矛盾。

四、结语

当我们走进广场舞,走进作为广场舞参与者主体的女性世界,无疑将会发现她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行动。她们将对现实期待的热情积极投入到群体活动之中,反映了当代女性文体意识的觉醒。随着广场舞的普及和发展,未来广场舞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参与。进一步认识当下女性在社区文化体育的积极探索,研究更多建设、发展广场舞健身的措施,尽可能提出更多提升中老年女性健身实效的建议,以期为中老年女性的健康生活尽一份绵薄之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少奇.广场健身舞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7).

[2]黄勇军,米莉.喧嚣的个体与静默的大众 广场舞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态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刘大维,胡向红.广场健身舞的起源、现状、特征及其研究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

[4]邱海龙.中老年妇女广场舞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

猜你喜欢
中老年广场舞女性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