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2017-08-30 18:21胡延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艺术

胡延磊

摘要:一堂生动的课,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它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也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一位高明的教师,常把最重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同时能给学生以启发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地求索知识,扩大视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如此良好效果,笔者就生物教学中结尾的常见方法略谈自己拙见。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常言道:“善始善终”才算一堂优质课。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课的功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点拙法和体会。

一、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结课方法和功效

1.归纳小结 教师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以增强学生记忆,加深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如“尿的形成和排出”学完后,归纳为如下几点:

2个作用(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2次毛细血管网的形成;3个比较(血浆与原尿、原尿与终尿、肾动脉中血液与肾静脉中血液);1种疾病(肾小球肾炎);3点意义。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完善化。

2.设置悬念 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仔细分析上下两节课间的联系,在某些课之结尾,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妙设歌诀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練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4.冶情励志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常常是头戴斗笠,肩背药筐,“东西南北中”,江湖田野山村处,搜罗百氏,访采四方,用了27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还可简介我国现代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业迹。又如讲“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时,简介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平事迹:他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采集昆虫,制作生物标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作观察记录,特别是在“贝格尔”号上长达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收集大量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和证据,经大量观察研究分析,终于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5.比较异同法 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生物知识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生物课的结尾就要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新旧知识构成一个知识网络。避免知识的混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如讲了“乳房生物反应器”和“转基因生物”,前者是人类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产品,后者是人类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来改变生物的性状,但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涉及到“改变基因”,这两种方法对人类有许多好处,其中就有一个是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从而强调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经常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6.幽默风趣法 达标巩固练习或布置作业,是生物课堂常用的“收尾”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厌倦。如果教师设计出富有哲理性、新颖性的歌诀、谜语,则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收尾”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会即刻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例如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可编成如下歌诀:能用低镜勿用高,操作规程要记牢;禁手抚摸目物镜,擦镜纸擦效果好;勿乱转焦转换器,载物台保洁干燥;取送镜时轻拿放,右手握臂左托座;对光观察先下上,先低后高最基本;实验完毕复原样,送回原处保存好。

二、生物结课应注意的问题

结课的方法很多,根据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结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2.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言简意赅富启发性 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趣味性 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总之,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种艺术,其中奥秘无穷,方法很多。教师不能再课授完后就匆匆结束,草草下课,应该认真研究结尾,认真设计结尾,要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影响,要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这就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教学》.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姚李职高 237421)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