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俗文化在公共园林中的应用
——以宜春“天工开物园”为例

2017-08-31 19:21王舸泓付建林
花卉 2017年16期
关键词:宜春农耕民俗文化

王舸泓 付建林

(1.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江西宜春3360002.——)

浅谈民俗文化在公共园林中的应用
——以宜春“天工开物园”为例

王舸泓1付建林2

(1.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江西宜春3360002.——)

本文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天工开物园为例,阐述民俗特征在其中的表现形式,得出现代公共园林建设应适当增加民俗概念及其元素特征,将民俗文化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园林。

民俗文化;公共园林;应用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和乡土人情的总称,在当今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后也被引入到当今园林建设中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公共园林需求不再停留在景色优美,环境清新层面上,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且这一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在近些年园林建设中,民俗文化得到不断开发利用,影响也日趋广泛。因此民俗文化在公共园林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分析宜春温汤镇附近的天工开物园里面有关“民俗特征”的应用情况,探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如何利用民俗元素来进行场地设计,借此了解民俗文化在当地公共园林中应用水平及发展状况。

2 项目介绍

天工开物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温泉名胜风景区内,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巨著《天工开物》为基础,通过展现农耕文化并结合一些当地傩文化和手工活动等来吸引游客的大型公共园林。园区里面游客既可以体验如刺绣、纺纱、织夏布等中国传统的农耕项目,又能参加脚踏水车、手摇水车、石磨碾米等各项民俗活动,增加游客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充分彰显浓厚的宜春地域文化色彩,把该处打造成富有当地民俗文化特色推广窗口。

2.1 民俗元素

2.1.1 农耕器具展览

通过展示旧时的农业和手工业的使用情况,使游客感受古代农耕文化,并图文并茂地讲述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与目的。让游客们游玩的过程中对过去农耕文化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天工开物》粹精一章中写了关于稻谷粹精步骤和所用工具(图1),利用风车原理把谷物里面瘪的通过风车分离出来,达到粹精目的,谷物从种植到食用需要经历一系列步骤,而这个步骤则必不可少。宋子曰:“甘受和,白受采。”“白受采”是白色的材料容易调和。纺织在明代也很发达,宋应星在书中描述了纺织技术。这些农用工具很好地展现了明代的农耕文化,通过再现实物生产工具很好地为游客了解过去的农耕文化。

2.1.2 当地“傩文化”

“傩舞”历史悠久,是一种意在祛除厉鬼,祈福禳灾的宗教活动,是一群人头戴面具、手持兵器,跳舞唱歌地表演,以娱乐神灵、驱逐魔鬼。江西作为中国傩文化重点省区,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江西傩戏较完整地保存着古老傩舞风貌和祭祀仪式,终坚持以面具为活动核心这一传统,傩面具在傩舞和傩戏中具有很高地位,每一个面具代表的是一个神祇,请神就是请面具。南丰被称为“傩舞之乡”,其傩文化品种繁多,底蕴深厚,傩戏遍及全县各个山乡,其中石邮傩又称翘楚,自古就有“赓溪竹马石邮傩,水北堡里有和合”之说。傩像丰富园林内容,增添了园林文化内涵,也有助于传统民俗文化可以得到更好传播和继承(图2)。

2.2 民俗工艺

2.2.1 石门牌坊

图1 谷物粹精

图2 傩像

对联与园林小品结合自古就有,宋代名园沧浪亭集苏舜钦、欧阳修诗句而成的楹联上“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很有代表性。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艺形式,它和中国其他传统文化如书法,家刻,诗歌,建筑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别是一个牌坊(图3)和园区大门,各具特色,可谓是一种文学、书法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对联,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每副对联都寄托着一定的喜怒哀乐,都是一篇非常好的口头文学作品。

2.2.2 图腾文案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利用图腾方式来解释神话现象、古典记载及承载民俗民风,都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图腾是原始人对某种动物或自然物的崇拜,所以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希望这种动物可以保护本族人,为本族人带来福气。图腾文化和园林要素结合起来,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图4)又可以起到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

图3 明月书院

图4 鹿铺装

2.2.3 雕塑工艺

雕塑在园林里面可以点缀风景、表现园林主题、丰富游览内容等。设置一些雕塑如宋应星本人雕像(图5),石基下面是他生平介绍,对了解园林主题十分有益。这个雕像位于天工开物园大门正对面,反映出园林主题,也丰富园林景色。装饰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美术工艺,木雕木刻也是民间一项特色民俗艺术。设置的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设置太多雕塑则让人视觉疲倦。

2.3 民俗活动

组织群体性参与活动如拔河比赛。拔河春秋时期就有,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两队人马全力拼搏的活动。也可以参与一些互动性游览项目如自己亲手做点食材(图6),游客在体验用石磨磨制食材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游人参与积极性,也带来与其他公园不一样感受。

2.4 适土适树

图5 宋应星本人雕像

图6 磨制食材

植物在园林中所占比例较大,植物景观做好可以取得很大效果。一方面美化环境,保护生态,让园区充满生机活力;另外一面,在历史长河中,很多植物都被赋予特殊文化含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有具体象征意义,梅代表不屈;兰代表高洁;竹代表气节;菊花代表隐逸。现代园林建设中也会时常采用这些植物。因此该园内植物多半是本土树种,即能保障植物良好长势,又能体现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宜春作为“全国竹子之乡”,园区最多见的就是成片竹林,其次多为香樟,玉兰,石榴,水杉,竹,红枫,桂花,垂柳等乔木以及龙爪槐,红花继木,杜鹃,山茶等灌木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种植当地树种易成活,即体现当地特色,展现当地民俗风情,同时带给人们亲切感。

3 结语

园林要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引入新元素、新血液、新激情,而民俗作为传统文化中设计元素较少的一类,在现阶段和未来公共园林的发展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民俗文化主题园的出现让公共园林面貌一新,作为特定的地方性文化,它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以及其特殊地域性。在时代发展、经济水平提升的现阶段,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结合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风俗习惯,以及利用现代科技共同创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民俗特征的园林,是符合当今公共园林发展的需要,应该让更多的民俗文化加入到建园设计里面来。

[1]于 娜,邹志荣.浅议民俗文化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以西安环城西苑为例[N].北林学院学报,2006,2:172~175.

[2]宜春市人民政府宜春市志编纂委员会.宜春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139.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58.

[4]沈建华,主编.江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48~150.

[5]高俊成.民俗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85~186.

[6]李铮生,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6,9:62~170.

TU986

A

1005-7897(2017)16-0041-02

2017-8-5

王舸泓(1987-),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园艺相关专业的教学、教改及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宜春农耕民俗文化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四月轻语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宜春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