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9-01 06:46李雨刘晓斐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李雨 刘晓斐

【摘要】:水环境的监测范围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对水体进行实时的检测和定位,以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浓度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水体质量状况的评价。当前,我国的水环境在各类工业、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出现了许多大面积被污染的水质,并且污染的状况还在持续不断的加重。本文将以我国目前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为同行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的工业与农业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环境被严重的破坏,特别是,频发的水污染事件,让我国的水环境安全一直处于工业与农业污染的严重威胁的状态。作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的前提基础,水环境监测就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一定的检测分析,将污染源找到,划分水体处于的污染程度等级,能够为人们的安全用水提供重要的保障,意义重大。

1、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大发展状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是很丰硕的。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水资源供应具有很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的与日俱增,加之水污染带来的影响,更是沉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与南方充足的水资源相比,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用水较为紧张。能否实现合理的用水,与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各大江、大河和湖泊等水源区为主的监测网络已经在我国的地形图上逐步的建设完成了,拥有完善详尽的技术规范,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诸如布置监测点、采集水样和运输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令人高兴的是,在一些重要的水源地,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已经进步到了自动化的水环境监测系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效率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能交叉导致权责不明

在我国的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按照不同的水体,分别进行监管,大体可以分为饮用水、污水和废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其对应的监管部门分别是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以地下水一项为例,就有三个涉及的部门。很多的职能交叉是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就导致诸多部门的分工不明确,重叠的管理职能,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以及混乱的监测线路和重复执行的监理工作。但是各个监管部门又是相互独立的,重复的劳动,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得不到很大的提高。

2.2 水质监测指标做不到与时俱进,选取不合理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水质管理部门和专家均认可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我国各大水系和城市河流的污染已经从无机物污染逐渐转为有机物污染。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水质监测指标的组成里,有机物一项为综合性的项目,没有有效且具体的控制指标,对有机污染的严重程度,在水质的监测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极大的阻碍了对国家水质环境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以重金属和综合指标为重点是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最大弊端,除了在集中水源地采用了较为全面的监测方案外,其余大部分的水源控制点在有机物监测方面仍有不少的不足。

2.3 监测分析技术方案不适配现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已经有98项记录污染物的现行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却与当前现有的标准分析方法不适配,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系列的水质分析方法,对已颁布的标准的贯彻实施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每一个检测项目尚缺少与之对应的最低要求的标准分析方法。另外,国家重点控制的8项污染物监测同样缺少快速、简易的现场分析方案,严重影响了在应急检测现场对水质进行判断和分析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3、解决水环境监测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以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为框架,确保权责明确

水质检测工作的关键是质量的监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来源于稳定可靠的水质监测数据。加强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必须要建立完整的组织质控系统,实现有效的监测管理质量控制要素。同时,要实现质量控制体系的文件化,以完善的监测体系的基本单元和前提依据的形式,对实验室分析工作和人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另外,监测人员和机构职能要进一步的明确,将权责明确的落实在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为了促进检测数据公信力和科学性的提高,可以不断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创造水资源预警、评价、监督工作的条件。

3.2 以监测指标体系的健全为基础,提高数据实用性

水环境监测的最重要的形式是水质监测和水污染控制,但是在形成系统化的分析系统方面,当前国内的水环境预测分析还是一片空白,尽管在一段时期的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丰富的监测资料,但是从监测资料中获取的研究成果价值并没有被发挥到实质。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及试验数据的分析将是以后的工作重点,为水环境的变化提供准确的预测,研究不同流域、季节等因素的影响程度,提高监测数据的使用效率。

3.3 以技术方案的更新为契机,提高水环境的质量标准

为了提高水环境监测系统的准确度、精确度,可以将新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科技引入,更加全面、综合、客观的实现水域质量情况的采集和反映。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水环境监测工作灵活的配置、自动化的检测、方便的组网,实时、有效的获取监测数据,解决过去采点少、主观、随机性大、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支撑科学的决策。同时要促进实验室配置水平的提高,逐步的淘汰落后的设备。

结语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激烈和水污染严重的今天,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认真分析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对策,使得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志国.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

[2]王金貴.浅谈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5,(13).

[3]胡麓华,李慧全,樊娟.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

[4]袁柯君.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5,(16).

猜你喜欢
水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水环境监测化验室废液处理方法的探讨
水环境监测的实验内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