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预防性养护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2017-09-01 08:54舒誉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公路措施

舒誉榉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行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运输行业,而公路养护工作是确保公路运输正常进行,经济稳定发展和公民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公路养护能够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保障公路的通行安全,想要确保良好的公路养护就必须要大力开展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本研究主要探讨我国公路预防性养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3-0075-02

前言

我国传统的公路养护措施是在公路出现问题后仅针对问题进行修复,而忽略了更深层的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使得公路养护工作很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更好的公路养护方法应该是养护单位在正式接养新建公路后,就应该制定好公路的养护策略,采取一系列预防性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节约养护资金,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的目的。

1 公路预防性养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过去的公路养护策略已不适合现代公路管理的需要。虽然我国目前也改革了公路的养护体制、更新了公路的养护理念,提高了公路的养护水平,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条件,但我国目前公路养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养护技术有待继续提高、养护意识有待持续增强,养护管理有待不断完善,所以在新的大环境要求下,我们仍需要不断创新,以完善、满足公路养护的发展需求。

1.1 公路预防性养护基本概念和内涵

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关键在于预防,是充分利用和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问题出现之前对公路进行的养护工作,使养护工作处于主动地位。公路预防性养护要求公路管理者应根据建设公路的技术以及未来运营情况,制定完善的公路养护方案,避免公路出现问题导致的公路安全事故,以保障公路的运营安全。信息收集的全面与否影响着方案制定的整体质量,所以一个好的方案制定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方案制定之前要充分了解公路的设施、技术、材料等,预测公路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便为日后的养护工作提供指导。通过对以往资料的统计分析可知,预防养护可以大大降低公路的维修成本,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2 养护资金投入与公路发展速度不成正比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工程越来越多,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公路养护的投入资金确没有成比例的增长,缺乏资金的公路养护工作很难开展,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设备购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前期的收集资料、监测工程也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缺乏使得公路预防性养护不能大规模的开展。

1.3 预防性养护重视不够导致其养护范围不足

在全国现有公路里程远大于在建公路里程的现阶段下,公路养护占主导地位确不受重视,这是因为公路建设需要的周期较短、造价较高、短期内容易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公路养护是个长期的过程,其社会效益不明显,经济效益更不能直接观测,所以交通主管部门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此项工作。在此前提下,注重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改善公路使用质量,减少公路长期投资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就更加不受重视,目前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仅集中在路面层次,这不符合预防性养护的理念要求。

1.4 养护技术水平较低,养护系统不完善

公路养护是个复杂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点多线长面广,养护过程中不同的流程之间要合理承接,然而资金跟不上就导致技术发展缓慢,技术跟不上就使得养护艰难,养护艰难就与标准不符合,标准不符合就造成养护施工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综合素质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从而不能保障养护的质量,再加上政府对公路养护的政策不到位、资金投入不成熟,最后使得公路质量得不到提升,使用寿命逐年降低。

1.5 行业改革导致专业养护人员逐年减少

公路养护工作是技术化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然而近些年来的行业改革,导致有经验的养护人员逐年退休,长期雇佣的养护人员流动性又较强。新进技术人员忙于资料整理缺乏实际操作,老技术人员技术得不到提升。人才都不能得到发展,那预防性养护又如何能提高。

2 提高公路预防性养护的策略及方法

对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不能只集中于路面的养护,路面只是整个公路系统的一部分,还要注重路基、桥涵等防排水系统。对于养护的投资力度要加大,不能只注重建设期间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养护工作虽然不能直接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能提高公路的使用壽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就间接节省了再建的费用,而且良好的路况是社会效益的体现,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并减少安全事故。

2.1 转变养护思维观念,加大预防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

任何问题的出现,一般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公路养护如同看病求医,病入膏肓之时,你已顾不得金钱的花费。我们要转变长期以来那“不坏不养”“以修代养”“以建代养”的被动养护理念,不能等公路出现结构性破损问题再去养护,因为这时的投资收益是最低的。必须要贯彻以预防性养护为主的主动养护理念,在公路还处于良好状态下仅出现功能性问题征兆前就加大养护资金投入,以达到提高公路使用年限,实现养护资金投入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科学认识并树立正确的预养性养护护理念,推广预防性养护技术,加大预防性养护资金投入已迫在眉睫。

2.2 做好公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工作

目前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大多集中在路面,而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也很重要,因为桥梁的造价更高,建造的位置和地形往往比较特殊。一座长期处于良好状态的桥梁,取得的社会收益是很巨大的,桥梁一旦开展大中修工程往往会中断交通或造成通行不变,其社会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桥梁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大力开展桥梁预防性养护工作,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建立起专门的桥梁养护制度,使桥梁养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endprint

2.3 重点防范公路的水蚀侵害

水蚀是很多公路病害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之一,尤其是夏季雨水与冬季雪水的渗透,它们往往发生在最高以及最低温的不利季节,这时路面的裂缝往往最大,水分进入到结构层内后会降低结构层的稳定性,加上行车荷载的不断震动,公路结构层会速度破坏,产生如推移、坑槽等病害,一旦水分下渗至路基,又会引发沉陷、翻浆等病害。为了有效降低水蚀侵害,就需要对路面、桥面以及公路的排水系统进行预防性养护,发现问题及时处治,尤其要避免积水,防止公路长期浸泡在水中。不能及时排水的路段必须要做好硬化以及防水措施,同时要防止暴雨冲蚀后造成路基的损坏。公路两侧的植被覆盖,不仅能减少噪音污染,还能够稳定边坡,一定程度上减轻水蚀侵害。

2.4 完善体制改革,加强养护市场化的管理

随着养护理念的改变,养护的管理体制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相关管理人员应将工作的重心定为定期检查路况、评估路况,通过对路况的现场勘查,制定公路养护方案,并监督实施。公路养护可以市场化,但不能过度市场化,必须控制养护团队的规模,以保证养护市场能在有序竞争的前提下,以提升养护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一个缺乏有序竞争的行业,其行业的参与者在朝不保夕的前提下,仅会注重当前利益,而不会注重自身技术的提升。当今社会无数的改革结果告诉我们,凡是涉及到社会民生行业的改革,一旦放任完全市场化,必将陷入混乱的无序竞争当中,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极大。要知道,号称完全市场化的美国,截止今天,其“餐车”行业也是固定数量的牌照,欧佩克组织每年也是在控制着原油的产出。

2.5 重视专业养护人员培养,扩大预防性养护范围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公路养护的设备更加先进,更先进的设备又要求有与之匹配的专业养护人员。不断提高养护工作人员素质是保障养护行业发展的基础,所以公路管理部门要注重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在社会竞争的大环境下,养护人员对比施工建设人员来说,引进较为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才的自身培养工作。同时,在注重专业养护人员培养的同时,还必须要扩大预防性养护范围,通过“早养护”实现“少养护”,通过“早投入”实现“少投入”,努力发展“耐久、快速、高性價比、绿色”的养护技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公路养护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势在必行,相关部门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转变思维理念,改变管理制度,进行技术革新、强化人才建设,只有这样,预防性养护技术才能得到全面的、正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性养护公路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播放”音乐的公路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家乡的彩色公路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论述
特大型桥梁除湿系统维护管理技术研究
论维修加固措施在桥梁工程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开普封层技术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