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

2017-09-01 19:59梁海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梁海基

摘 要: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与数量都在逐渐提升,建筑行业获得重要的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监理工作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方式,对于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对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工作的研究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简要的就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实际施工开展阶段以及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广大建筑单位的质量监理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3-0118-02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与实现,但随着建筑工程需求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更加紧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出现在缓解了土地资源问题的同时也面临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工程监理工作主要是对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力机具、物理(物资)、资金、施工安排(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与部署管控。而其中工程质量控制是重要的监理工作内容,对于建筑经济效益保证与使用安全保证都有着重要意义。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是当前重要的工作方向。

1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1.1 注重对建筑工程承包单位的资质核查

建筑工程承包单位是施工开展的实施方,注重对承包单位的资质核查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首先,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监理单位应当就该建筑工程的类别与规模进行分析,并按照相关的招、投标法律法规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要求,加强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考核。其主要是从承包方现有的建筑施工成绩、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管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同时通过走访承包方的近期施工项目来对该单位的实际施工质量进行评判,选择资质较优的单位进行合作。其次,监理单位还应当就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核查,这主要是从承包方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解。

1.2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计划进行审查

施工单位所制定的质量计划主要是为后期的实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施工单位在进行质量计划制定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规范。保证质量计划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当完善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案,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当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分项工程方案制定以及重点施工环节方案制定,并在施工方上交相关方案后进行严格的审查。

1.3 加强施工准备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

施工准备环节的现场质量控制工作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其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工作内容:

(1)对施工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这是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基础。需要监理人员就分包单位的技术水平、施工经验、施工人员素质以及单位财务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同时,就是建筑工程合同内关于施工分包的范围、环节以及条件等进行审查,并根据具体的承包合同与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能力等进行审查规定;并注重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人员与组织人员的能力评定。

(2)注重设计交底工作与工程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这需要监理人员参与到设计交底会议中,全面的就设计原则和质量标准进行掌握,并在会议过程中就是施工条件、业主要求、设计规范、建筑材料供给以及重点施工环节等进行标注。同时,在进行施工图纸的现场核对操作时,监理人员应当督促承包单位就图纸的合理性、施工说明书以及施工环境资料等进行检查,同时还应当就图纸中所标明的施工工艺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讨论。若发现问题则应当及时进行问题提出,并展开相应的问题解决。

2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开展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开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整体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应当从以下几三方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2.1 注重指令文书(文件)和管理文书(文件)的应用

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监理人员还应当再次就施工建设所涉及的技术文件与工程报表等进行审核,这是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开展的重要文件依据。并注重对指令文件和管理文书(文件)的应用,以此作为基础来展开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其中指令文件为监理人员直接下发的强制性管理文件,主要是对承包单位的施工开展进行规范与指导。监理人员应当保证指令文件的应用作用。而管理文书则是监理人员根据实际施工特点与要求,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建议提出,其主要是起到劝阻的作用,仅供(督促)施工单位自行参考按设计与规范施工。

2.2 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

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是监理人员最直接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就實际施工开展进行监督、检查以及控制。监理人员通常可采用施工巡视与平行检验等方式。其中,巡视检查方式主要是指监理人员在施工开展过程中就重要的施工环节或施工部位展开定期的巡查监督,该方式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施工部位,具有较广的应用性。而平行检验方式则主要是指在施工开展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检测检查手段进行独立的工程检查工作,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施工工序针对性。运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现场施工监督能保证质量控制工作的全面性。

2.3 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要实现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优化,监理人员应当实现程序化管理,制定完善的控制程序并要求施工方严格遵守。同时,监理人员也可在实际监理工作中采用支付手段的方式来进行质量控制,这是现代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当前建筑工程单位在进行监理合同制定时,就明确的将支付控制权力划分到工程监理人员的手中。其主要是指,当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中发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监理人员有权拒绝签订支付证书,这对于施工方的施工行为约束有着重要作用。

3 建筑工程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是监理人员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在该阶段主要是要求监理人员就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质量缺陷以及多种质量隐患及时发现,并在必要时要求工程暂停,进行停工整改。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通过审核后进行施工质量问题处理。这主要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其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对于实现工程成本投入节约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监理人员应当在工程开展之前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就工程中的重要分项工程进行施工流程图的绘制,并就实际施工的开展顺序进行标注。这主要是为后期的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提供依据,问题总结也能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优化。监理人员在质量监理工作中应当明确问题原因,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问题处理,而不去过度强调问题发生的原因。这样能有效的拉近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的距离,方便监理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发展,实现监理方与施工方的密切配合,有助于质量控制工作的优化。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监理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对于整体建筑质量的保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避免由于施工质量低下而导致的过多的后期维修成本的投入,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建筑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从施工开展前准备,实际施工开展阶段以及后期工程验收阶段分别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注重监理形式的创新,切实实现监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江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8:209.

[2]孙如强.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7:139-141.

[3]张文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10:125-126.

[4]于汇川.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标准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93.

[5]魏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246.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论述桥梁施工监理中的质量控制
略论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与工程监理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