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厂房的消防监督与检查探析

2017-09-01 05:34吴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消防监督措施

吴嵬

摘 要:社会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满足着市场的供求,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厂房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各类生产加工均离不开,厂房安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果出现火灾事故,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损害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只有全面保证厂房消防安全,才能确保生产加工顺利进行,实现企业良好愿景。强化消防监督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和损失,推动经济良好运行,保障各项建设正常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对厂房消防安全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深层次剖析火灾问题成因,进一步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和方法,以此,全面保障生产有序进行。

关键词:消防监督;消防检查;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3-0131-02

1 廠房消防安全检查内容

(1)检查消防意识。主要针对生产型企业生产的特点,对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检查,查看企业是否有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是否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各项制度落实执行情况是否到位。日常工作中,是否把安全防范当成主要任务,抓好宣传与培训,春秋两季是否有灭火疏散演练,全员消防安全意识是否形成,“四个能力”建设是否符合要求。企业是否按要求建立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组织。(2)检查设施设备。建设厂房时,是否严格执行建筑标准,是否设立了规范标准的建筑消防设施,各部位消防器材是否到位并保持完好、有效;在生产车间、仓库与住宿场所合用建筑是否符合防火标准要求。(3)检查制度落实。是否有消防单位发布的条例、规定,是否有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在一线生产单位是否建立了用火管理制度,特别是针对加工型企业,会使用到电焊、气焊等进行加工作业,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技术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时有无防范措施与设备。(4)检查安全出口。对厨房周边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不畅通的问题。在生产车间或仓库建筑内有无设置员工宿舍,形成安全隐患;是否存在违章搭建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影响防火和灭火的功能;是否擅自改变生产车间或仓库的使用功能和性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

2 厂房消防安全整治要求

厂房作为特殊用房,必须符合消防规定,特别是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厂房不断增加建设面积,厂房的特点是建设面积大、整体建筑的结构较相对复杂、生产型机器设备过于集中、人员物品也高度集中,以上特点就决定了厂房是高危火灾区,如果控制不力则会容易造成火灾事故,而火灾发生后,火势会呈现不断蔓延扩散的趋势,对于那些厂房面积大,消防车的自带水枪不能达到那么远的距离,不能形成快速扑灭和疏散效果。为了保证厂房安全,消防部门对厂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厂房用电必须规范。厂房需要使用大量的电源,要想全面保证厂房安全,则需要严格规范用电制度,避免出现火灾及触电,要对各部位加强管理,形成防范措施,建立规章制度,对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进行标准设定,确保用电安全。电路安装改造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施工。要对所有的线路安装总闸,形成科学的安全保证,对暴露在外部的线路一定要使用套管进行连接,对厂房内的机器设备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一接地”的规定,在生产结束后,保证人离电断,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2)厂房自动消防设施要能够正常使用。随着技术不断提高,一些厂房已经建立起了全智能化,对消防设施设备配备较全面,单体厂房必须设立必要的消防设施,监控室要24小时有人值守,通过严格的检查,保证自动消防设施运行良好,制定出设备的维护保送制度,确保设备能够在火灾出现的第一时间,达到自动启动的目的。(3)厂房周边易燃物质必须清理。厂房是生产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废料,有些厂房周边违法建筑和易燃装饰材料非常多,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和拆除,保证厂房周边生产安全。针对厂房周围搭建的违法建筑,需要全面拆除,保证厂房内外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厂房墙体和顶棚装修时不能使用易燃材料,特别是普通泡沫隔热板更容易出现火灾。(4)厂房功能区块必须进行严格分割。针对生产规模不同,厂房内部结构也不同,对于单体厂房室内一定要设多个功能区块,保证各部位不交叉使用,形成合理的加工作业区,对厂房多家企业和不同加工品类,一定要使用符合消防要求的实体墙做好区域分割,直达顶部,不同的功能区块不少于两个疏散出口,确保人员安全。(5)厂房加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任何企业均存在安全隐患,只有通过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才能形成全民参与,全民防火的良好气氛。各部门人员须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情况,通过学习,对安全生产知识全面了解,形成自我防护能力和扑灭初期火灾能力。企业必须设置义务消防救援组织,使“人员、装备、制度、训练”形成四到位。

3 厂房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厂房建设不够科学。一部分厂房建设不合格,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审批,还有一些企业使用的是临时性建筑,整体存在消防隐患。在使用的厂房中,常常会出现消防间距不足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生产方便,在厂房周围建一些临时性建筑,满足了生产要求,但违背了消防规定,厂房之间的消防通道不畅,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3.2 使用设备陈旧落后。一些生产型企业,产品还没有进入市场,或者销路不佳,导致生产原料不到位,生产条件恶劣,在这种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企业运转不够灵活,可利用的资金少、生产规模不大、机器设备陈旧落后、整体机械性能不强,给消防带来了隐患,对一些位置偏远的厂房,有的进行建设时,没有严格土地审批手续,各种手续不齐全,建设完成后也没有办理任何消防手续就进行生产,造成厂房内部消防器材不够,没有接通市政消防网,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3.3 厂房产权人与经营业主消防意识淡薄。很多厂房属于出租用房,用于生产加工各种产品,但是厂房大部分所有人与经营业主都没有足够的消防安全意识,缺乏消防安全认识,要签订租赁合同时,只是把相关生产责任明确了,而没有在合同中标注消防条件,更没有明确各自消防职责,导致产权所有人出租厂房时,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灾危险性,租赁厂房人也没有考虑到厂房是否符合生产条件,严重的甚至把完善消防建设作为企业负担,在消防设施上不舍得花钱、在消防安全管理上不舍得投入。endprint

3.4 生产流程不规范。一些企业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使用临时加工人员进行产品生产,对生产工艺不了解,技术掌握不够成熟,同时也对机器设备使用不熟练,进行加工生产时,没有严格标准化生产,操作失误,往往会造成设备失控,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

3.5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消防监督立法还不成熟,一些细节规定还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对火灾进行约束与管理,法律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不好。按照现行法律执法,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执法过程中往往出现问题,有法不能依,消防监督工作落后于时代发展速度。

4 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对策

4.1 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消防各部门需要全面细化职责分工,使工作更加明确,科学界定消防监督人员工作职责,严格监督企业执行,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制,对厂房各区块进行划分,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分区,明确责任人,形成一级消防工作责任链,对厂房小、规模小、布点多、没有主管部门的小厂房,需要形成联防,调动起工商、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建立联合指挥机制,充分发挥出消防职能作用,以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措施,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的整体合力,对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严肃处理;在厂房建设时,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报批,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查,对不标准的建筑、施工,一律不予审核批准,从源头消除隐患,保证生产安全。

4.2 全面规范企业生产自身安全。消防部门需要提高意识,转变作风,进一步树立服务大众意识,以执法为民、执法为公的思想,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消防服务,确保生产安全。在消防工作中,需要结合企业消防安全状况,从软件和硬件建设入手,建立操作性强、符合企业实际的档案台账,配合企业做好安全自查,加强分类指导和试点推广工作,使不同行业企业有样板可学;严格消防设施、器材配置,确保重点区域消防器材到位,形成严格的防范,确保厂房的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使企业消防安全更加正规、合理、科学。

4.3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消防意识。切实抓好企业经营业主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帮助经营业主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防安全关系,做到依法经营、安全生产;对特殊工种须经培训,发放合格证后才能上岗。经常对企业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避免盲目蛮干、违章操作,提升全员消防意识,使教育有重点、学习有提高,保证培训效果。

5 结束语

科学有效的消防工作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维护企业生产环境,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只有不断树立火灾防范意识,合理控制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敖曼.消防监督执法中的难点分析及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2]庄丕明.试论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

[3]石永新.如何加强消防监督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

[4]刘海军.公安派出所建立消防監督机制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防监督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消防监督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