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式管理

2017-09-02 22:24刘翩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国式传统文化

摘 要 探讨中国文化、智慧与中国式管理的关系,建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既是寻找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与管理相结合的途径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代管理学和市场学等领域的强烈呼唤。所以本文就将从文化的角度入手,考量中国文化对于中国式管理在文化、优劣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探寻一条渗透了優秀文化的中国式管理之路。

关键词 传统 文化 中国式 管理

作者简介:刘翩,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231

“中国式管理”的提法似乎是把管理学区分成了中国的和国外的,但实际上,科学无国界,从管理的科学来看,并不没有中外之分。每个国家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管理科学,比如生产方式、营销方法、战略规划、人才储备等等。但也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管理哲学在国别上有了差异,结合实际情况来说,“中国式管理”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从科学来看,管理无国界,而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的确存在“中国式管理”的方式,这种“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于管理理念、思想和文化上,这也是“中国式管理”的本质。

学习“中国式管理”很有必要,因为一是中国社会植根的儒家文化创造了中国独特的社会情况;二是中国社会体制植根于儒家文化所创造的中国独有的社会特色;三是中国社会体制和中国独特的社会情况中潜在的规则和中华传统社会现象。所以,中国需要“中国式管理”。

一、“中国式管理”的文化特征

学习中国式管理,首先要对中国管理思想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学到“中国式管理”的精髓之处。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两千多年来,中国在财务税收管理、仕宦的遴选与管制、市场贸易与产业管理、河运驿邮管理、公文与档案资料管理等方面,发展越来越好,也出现了许多精良的管理干将,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了其卓越的管理才能。综合他们的“中国式管理”方式可以看出,“中国式管理”有以下特点:

(一)以人为本

“中国式管理”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的核心要素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国式管理”的成败往往都归结于用人的好坏。

(二)强调组织和分工

“中国式管理”的基础是组织和分工,即使到现在亦是如此,强调组织和分工的基础性,并且建立了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都会有组织架构。古代中国,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无论是儒释道三家,都是把家作为一个单位,所以在古代农耕时代,“齐家”就是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家庭是组织,“男耕女织”等就是分工。

(三)“重农抑商”固国思想

“重农抑商”是曾经中国古代占据了很长时间的管理思想,直到现在还有残余。韩非子提出过“富国以农”,《管子》也认为农业才是富国之本”、“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等等,他们都一致认为只有通过政治、财政、司法等方式方法才能让百姓将重心放在土地上,国家才能安定和谐。

(四)重视情义

中国古代管理中充满着浓重的讲人情、讲义理的文化思想,倡导“居利思义”,不夸夸其谈,不哗众取宠,用正确的行为来谋取利益,相信爱和利之间是相互的,遵守以情理来劝诫他人的行为准则,秉承“以德服人”的理念等。

(五)善用谋略来达到管理目标

在中国古代管理发展史上,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倾向于用谋略来达到管理目标,他们认为用谋略来取胜方为良策,能够快速感知局势的变化,善于权变,不会让自身行为因法律法规而受到限制。

(六)求同思想

我国古代管理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管理思想是求同,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思想。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使得我国的管理思想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没有交融和更替,并且一直流传到后世,我们现在的管理思想中,“求同”仍旧是“中国式管理”的重要方面。中国的管理实践中“求同”大于“存异”,害怕不同,渴望同一性。

二、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式管理”的负面影响

(一)重政治而轻效益的偏向

现如今,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需要依靠政府才能生存下去,或者说,很多企业本身就是政府的附属品,它们没有自立的能力亦没有独立的特性。我国的很多企业常常为了满足上级政府组织的需求和意愿而牺牲自身的经济效益,严重阻碍了自身发展。企业的内部构造也趋于行政化,其机构的管理规定、准则参照都国家行政机构的标准来设立,企业与政府机构依然是行政从属关系,分离不开。企业行为中完成政治任务才是第一要务的倾向较为紧要,经济色彩大大淡化。在制造规划中,领导者通常都只看重上级政府行政机关的下达的指令,爱算政治账,不善于算经济账。领导者频繁地利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工作,常常只凭自身的主观意识来办事、来决策,导致企业达不到既定的经济效益目标。

(二)重独裁而轻民主的偏向

两千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中,基本没有民主管理模式的存在。现如今的企业也深受这种古旧观点的浸染,企业领导者的管理风格也往往是个人独断,凭主观想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抉择,个人意志逾越组织意志,独断专行,不接受反驳,这也致使底下的人员如法炮制,也使得一些具有不同想法的出色管理人员被管理层排挤在外,选择自己信任的、和自己关系较好的人来担任管理人员的现象较为严重。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受到压制,职权的监视机制和管束机制不易形成,官僚主义、营私舞弊等腐败行为不易阻绝。

(三)重情面而轻法律的偏向

传统的文化之中,其实包括现在,我们的文化都倾向于人情管理。所以导致现在什么事都需要依靠人情去处理,导致有些部门和企业管理无章可循或者有章不循。管理制度都是写出来给别人看的,并不能付诸行动。这种人情管理虽然可以保持“表面的和平”但管理并不是家庭,在社会用人情管理是不太可取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公平、不混杂个人主观情感的管理方法去对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举止进行管制和改正。

(四)重情谊而轻利益的偏向

孔子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这些传统思想只是合乎了礼制的行为规范,把情义看得比利益更尊贵,把义利进行了对立。提倡利益必然是不义的,会导致灾乱,宋明礼学,更直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新中国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出現过排斥利益的管理方式,也些都会压制个人和企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五)重均同而轻个性的偏向

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但是不同于西方的管理,我们的管理强调人文却缺失个性。因为我们的“人”并不是个人,而是以群体为单位的“人”,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很多管理思想中还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总认为群体的利益要高于个人,在这种思想引导下,趋同性远远大于个性,个人的利益可以被忽略,集体的利益才是首位。反之,对比西方国家的管理思想,它们更加注重个人的特性和个人主动性,强调个人色彩,注重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中国式管理”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遵循规律,也要积极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管理思想,兼容别人所长,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个人,想要发展,都必须去探索和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道路,这一道路也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适应,不断改进,才为正道。对中国来说,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三、文化打造“中国式管理”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文化,就必须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这种汲取更需要立足实际,文化中优秀的因子和当下的管理实际结合,把现有和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中国式”管理之中。

(一)从 “以人为贵”到“以人为本”

决定管理效果的最终是人,而不是物,这是人类发展以来所固有的规律性局面。古代战国时的大兵法家孙膑,在《孙膑兵法·月战》就指出:“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所以,当下的中国管理注重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现代管理的核心要素,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考虑,考虑人的需求,了解人的性格特点,尊重人的权力和利益,依靠人的能力,挖掘人的潜能,让他能够得到发展等。人力资源是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要不断激发个人的潜能,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文化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就需要从文化中获取积极的部分。古代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它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自觉性。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肯定人具有高于万事万物的价值。《尚书·泰誓上》就讲“唯人,万物之灵”,《列子·天端》上讲“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是最大资源”,这种将人的需求、看法、利益放在首位的管理理念和企业的管理文化宗旨是不违背的,有利于企业员工发挥其潜能,工作积极主动、有干劲,为企业的效益而努力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 “群体和谐”

当下的管理更强调沟通比权力重要,管理需要给被管理者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环境,“君主制”、“一言堂”等等高高在上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尤其是对企业来说,需要给员工一种归属感,在一种民主和尊重的环境中工作,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可被激发出来,各司其职并且做好配合,大家工作在一个类似“家”的大环境里,这个环境充溢着团结、互助、民主的气氛。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代表着企业的精神面貌,意味着这个企业值得信任、值得合作。这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信念和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某种程度上说,它会是企业员工工作时所相信的一种信仰,能过促进员工奋发向上,激发员工工作的活力。丰田汽车公司三代领导人的座右铭都包括有:“天、地、人”三字,一直都注重人和。企业家必须要重视人和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和的作用,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化氛围,设身处地地为企业职工着想,从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考虑、出发, 充分刺激人的潜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这样企业才能发展起来,才能获取效益,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

(三)从 “忠君爱国”到 “敬业报国”

忠君爱国的思想,是我国历来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岳飞的“忠君爱国”思想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四、结论

中国的管理带有中国的民族特性。迈克尔·波特在研究中发现:“每家企业的管理模式虽有不同,但是和其他国家比较之后,依然会出现其民族文化的特色。”任何管理方法如果不能和中国的民族特性结合起来,是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应用的。中国在形成整体运作的过程中,应该利用我们民族的传统,帮助我们更快的达到整体配合的目的。我们应该分清传统文化中哪些是有利的于现代管理的,哪些是不利于现代文明发展的,把有利的东西发扬光大并与我们的管理方法结合,就会产生真正的中国式管理。

参考文献:

[1]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管理学报.2008,5(3).

[2]高婧、杨乃定.杨生斌.关于管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思考.管理学报.2010,7(7).

[3]陈春花.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成为价值型企业.北京:机械T业出版社.2009.

[4]陈佳贵.新中国管理学60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余明阳.中国的商学院向何处去——中国管理教育的深层反思.管理学报.2012,9(11).

[6]尤树洋、贾良定、蔡亚华.中国管理与组织研究30年:论文作者、风格与主题的分布及其演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4).

[7]罗纪宁. “中国实践管理”相关研究热点分析.管理学报.2012,9(3).

[8]杨妍.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管理学报.2005,2(1).

[9]韩巍.学术探讨中的措辞及表达:谈《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管理学报.2005,2(4).

猜你喜欢
中国式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中国式民主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