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传统文化探析

2017-09-02 02:30叶梦云叶灵云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叶梦云+叶灵云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来源,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里丰富和发展。自强不息、因时而变、以人为本和贵和持中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自信,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积蓄力量。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途径,同时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总结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迅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党领导革命的初期频频犯了“左”和“右”的错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脱离了中国文化。毛泽东思想正是克服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在“左”和“右”的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扬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同意,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1]。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多次强调他们所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895年3月11日恩格斯在《致威·桑巴特》中也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因此,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更应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血液中,防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中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凝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开展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西方的文化中生长起来的,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烙印。在马克思的理论的著作中,为了起到批判、讽刺的作用,马克思常常引用西方文学中的文学典故来阐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多都是通过俄国传播进入,使得带有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加入了苏俄的文化因素。这让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广大民众传播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毛泽东思想已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但是要真正实现中国的发展,必须更加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自觉地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纳入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蕴含着深厚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源头活水,同时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继续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融合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主导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主张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最早倡导刚健品质的人是孔子,孔子认为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正是刚毅的表现。孟子也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在《论语·泰伯》中曾提倡有志之士要“弘毅”。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沉淀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不仅沉着应对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更是强调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传统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依旧大放异彩[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都体现出了邓小平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刚毅有为的坚定信念。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什么威胁也吓不倒我们。”[5]科学发展观中的第一要义也正是发展,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内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继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力,发展也成为现阶段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二)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积淀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价值取向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论语》中孔子曾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富民思想,孟子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思想。这些都说明了以民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内容,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首要因素。

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展成为了现代的以人为本思想。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小康社会正是延续了中国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更实现了对它的超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以人為本,才能更好的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贵和持中的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主基调endprint

以和為贵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精华,中庸之道是儒家修己达人的必要准则,《中庸》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孟子提出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其次,在个人发展方面,也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重和求同的思想。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讲过,“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中和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邓小平正是继承了“和为贵”的思想,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外交方针上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七大将“和谐”加入基本路线,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变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004年9月19日,中国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贵和持中的思想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一直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持续发力。近年来,中国不断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做法都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思想为基础演变而来。

三、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自信的“养分”

新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并以自身实际行动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扎根民族文化,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因时而变,深化改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延续了因时而变的传统文化思想,纵观中国发展态势,决断性提出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十二届全国人大上,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引用中国文化著名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指出中国必须坚定地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阶段的改革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也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表现。

(二)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上,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要在中共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五位一体”总布局,新纳入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蕴含着深刻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6]更加注重自然环境、注重生态文明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让传统文化更加鲜活,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7]。因此,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民族力量,注入民族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2012:742-743.

[3]赵微、李学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5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5.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23.

[7]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EB/OL].http://cul.china.com.cn/zt/2014-12/12/content_7439035.htm,2014-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层次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