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周末改变人生质地

2017-09-03 08:32◎梁
哲思 2017年3期
关键词:质地马拉松志愿者

◎梁 爽

用周末改变人生质地

◎梁 爽

你周末做什么?

有人说“我都睡到中午才起,感觉双休日变成单休日”,有人说“刷刷手机,看看综艺,也没做什么就过去了”,有人说“在家葛优躺,躺得头昏脑涨的,饿了点份外卖”,还有人眼神空洞地回想半天,说完全没印象。

对于这些回答,我心里默默按下快进键。轮到汀女神发言,我聚精会神起来。每当汀讲起她周末那些有意思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能减轻我周一的痛苦。认识她两年多了,她周六上芭蕾课,周日上法语课。除此之外,她说昨天她和某法国留学生组织了一个法语角;上个周一参加了一场很有趣的同城读书会……

我曾经读过日本作者大田正文所著的《休活》一书,顾名思义,就是休息日的活法。作者是一家大型IT企业的职员,这位原先“没有朋友”“公司家庭两点一线”“对未来隐约不安”的宅男,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拓展人脉关系,三年后变成主持各类学习会的达人。

以前我听过一种说法,每晚利用好八九点钟,日复一日,能和别人拉开区别度。但我更认同,一个人度过周末的方式决定了与别人之间的段位差。因为我平时下班到家已经挺晚挺累了,可能还得做饭、洗碗、洗澡、打电话给远方的爸妈、偶尔处理工作上的杂事……等忙完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能够让自己增值的时间太短暂了。

很多人都有同感,工作日过得超慢,休息日却转瞬即逝。其实,休息日将近占了一年的1/3。所以,想在人群中更有分辨率,别老是死盯着晚上11点了,时间完整性更强的休息日比你想象中重要得多。

我见过很多通过优化周末的方式,从而优化了整个人生的例子。几年前我还在深圳工作时,有段时间周末一有空就去深圳博物馆的改革开放展厅做讲解员志愿者。有一天礼仪培训结束后,老师安排一位资深志愿者上台做动员,当时我内心有点小抵触,为什么把好好的培训掺入一股传销感,但顷刻间我的心就被彻底动员了。

我记得那位阿姨说她离婚后痛苦不堪,抱着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保持充实的初衷参加了志愿者服务。礼仪训练让她身姿保持挺拔,背诵台词让她没空胡思乱想,独自带团让她精神高度集中,身边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微笑脸庞是她最好的悲伤稀释剂,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在志愿者中找到了另一半。她说周末让她的生活越来越有光。

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的工作时间比较有弹性,要么算上周五,要么算上周一,加上周末两天,DIY成一个三天的小假期。她从常住地乘飞机去机程两小时以内的城市看演出、看画展、看美景、看人文。丰富的周末生活滋养了她,让她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我每次去理发的工作室,周日不开张,看店主的朋友圈,我知道他练长跑去了。一下是杭州马拉松的全马成绩有进步,一下又是大连马拉松的半马成绩创新高,有时晒出六十多岁的大爷跑马拉松的小视频。他是我朋友圈里的励志担当。还有一个男同事,经常跟我们吐槽登山的装备费钱,但每次临近周末要组团登山就兴奋得像个小孩。皮肤越来越黑,身体越来越壮,现在的他与刚认识时那个瘦弱小身板简直判若两人。

怎样把周末过成一块擦去整个星期的身累和心累的海绵?有人周末准备食材煲了一锅好汤,好滋味好营养温暖了整个家;有人报名技能培训课程周末去上课,见缝插针地强化自己的工具箱;有人离家比较近,周末开车去陪陪年迈的父母;有人策划别出心裁的约会行程,给自己的妻儿一个别致的惊喜;有人周末作息规律、饮食正常、保持运动、亲近自然,给身体一个高效完整的充电。

如果你每个周末都是毫无新意的流程,都是睡饱了就吃吃饱了又睡;如果你周末点开朋友圈里的小红点,看到别人过得丰富有趣而自己百无聊赖,不妨把周末作为平庸生活的突破口吧。

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去获得一种扶摇而上的欢欣。周末怎么过,会慢慢改变你人生的质地。

猜你喜欢
质地马拉松志愿者
志愿者
冰上马拉松
我是志愿者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丝滑”表带
跟踪导练(四)4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天然印花与飘逸质地抒发海滩度假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