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施肥方式研究

2017-09-03 04:32杨自权潘玉鑫孙鹏中李天银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苜蓿叶面产量

杨自权,潘玉鑫,孙鹏中,李天银

(甘肃亚盛田园牧歌牧草科技研究院,酒泉 735000)

金塔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施肥方式研究

杨自权,潘玉鑫,孙鹏中,李天银

(甘肃亚盛田园牧歌牧草科技研究院,酒泉 735000)

为快速有效补充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所需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比较了叶面喷施与撒施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紫花苜蓿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适合金塔地区紫花苜蓿种植的最佳施肥方式为二茬和三茬进行叶面喷施,一茬进行撒施。

紫花苜蓿 施肥 种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畜牧业生产中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大面积种植时如何从技术方面提高单位面积苜蓿产量、实现苜蓿高产栽培,并改善牧草品质,是科学研究人员及生产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从作物栽培机理出发,植物保持高产和优质本身是互相矛盾的[1],但对以收获营养体为目标的紫花苜蓿来说,由于其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60%左右都是由光合酶组成的[2],故随着叶片蛋白含量的增加光合作用随之加强,而且“源”“库”同位,因此对于紫花苜蓿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是可以协调的。紫花苜蓿蛋白质含量高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与它较高的固氮能力息息相关。然而紫花苜蓿作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物质基础[3],大面积种植时施肥技术的改进是维持其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4]。关于施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影响的研究和讨论大多集中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施用剂量方面,而关于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较为鲜见。

通常使用的施肥方式包括土壤撒施和叶面喷施两种,撒施是植物通过根系对营养元素进行吸收和利用,喷施则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与叶面。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在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的应用密不可分。如土壤环境恶劣(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受阻,作物又急需吸收养分时,施肥时不仅需要土壤撒施,更需要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来迅速补充牧草营养[5]。为快速有效补充紫花苜蓿所需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该研究比较了土壤撒施和叶面喷施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紫花苜蓿的增产效果,以期为紫花苜蓿的高产、优质提供科学的施肥管理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位于酒泉市境内的金塔盛地草业公司三队29#喷灌区,2年生留床紫花苜蓿地。

1.2 试验材料

供试苜蓿品种:阿迪娜。

供试肥料:尿素(N 46%),磷酸二氢钾(K2O 34%、P2O552%),磷肥(P2O512%),硝酸磷(N 32%、P2O510%),硫酸钾(K2O 51%)。

1.3 试验设计

1.3.1 处理设计

处理是在大田总N、P、K施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在二茬、三茬喷施,一茬是以基肥的形式撒施播入土壤,施用量是总施肥量减去二茬三茬的喷施量,对照为全部一次施入土壤。

1.3.2 小区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处理设计,在每个不同的撒施情况下,喷肥时间分为三茬只喷施1次以及二茬和三茬均喷施共两种喷肥方案。以全部撒施不进行喷肥为对照(对照小区在处理小区喷肥时喷清水进行处理),共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设9个小区。小区面积4 m×3 m=12 m2,小区间距1 m,重复间距1 m,试验区四周及小区间均设宽1 m的保护行,每一区组内土壤肥力条件基本一致,选择生长整齐均匀留床苜蓿地作为试验地。

1.4 试验管理

试验各小区要求灌水量一致,各项田间管理统一,收获时间统一,观察记录标准统一。其他管理同大田一致。

表1 撒施设计

表2 喷施设计

表3 植株性状表

表4 产量统计

表5 品质指标 %

1.5 测定内容及方法

田间观察记载及室内考种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田间调查项目包括:株高、茎粗、小区鲜草产量、小区干草产量。室内考种项目包括:叶茎比、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

收获3茬,测产以苜蓿始花期为准,全小区测产,留茬高5 cm,各小区分别称重,最终产量为3次测产的合计;每小区随机取样,进行茎叶比测定;在多叶型紫花苜蓿始花期分析测定刈割干物质的3种含量。按美国农业部苜蓿干草质量标进行比较。3次测产各取100 g自然风干样品混合,用于测定苜蓿草品质指标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通过DP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回归方程。求得高产量对应的最佳施肥量;样品分析由田园牧歌草业集团牧草科技研究院化验室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

对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的不同处理进行株高、叶茎比、茎粗等性状的测定。由表3可知,株高最高的是处理Ⅱ,其次为处理Ⅰ,但各处理间株高无显著性差异。茎粗最粗的是处理Ⅱ,其次是对照,经方差分析可知,茎粗无显著性差异,叶茎比最大的处理是处理Ⅱ。

2.2 产量

尿素、磷酸二氢钾处理后,进行产量的测定。如表4所示,产量最高的是处理Ⅱ,其次为处理Ⅰ,但经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在产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4 品质

尿素、磷酸二氢钾处理后,进行品质测定。由表5可知,各个处理间品质相差不大,都达到一级草标准。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紫花苜蓿在生长过程中,除需要一定的光照、水分、空气和温度以外,还要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如果要获得产量高、品质优的苜蓿,仅依靠土壤中有限的营养物质很难满足其生长需求[6],因此需要通过叶面喷施等方法补充营养,它对苜蓿产量的提高和苜蓿品质的改善均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来说,钾是关键性的肥料元素,钾还能促进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7]。所以当氮、磷效应相同,施用钾肥有助于提高苜蓿产量,但由于过多的钾会影响苜蓿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因此不宜施钾过多,以免降低产量,浪费肥料。

3.2 结论

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产量最高的是处理Ⅱ,因此,金塔地区紫花苜蓿最佳的施肥方式为二茬和三茬进行叶面喷肥,一茬进行撒施。

[1] 张学洲,兰吉勇,张荟荟等.不同施肥配比对多叶型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现代农业科技,2016,(4):270~273

[2] 张晓娜,宋书红,林艳艳等.生育期和品种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草地学报,2016,24(3):676~681

[3] 王国良,张清平,吴波等.黄河三角洲地区除草剂对紫花苜蓿产量及杂草群落影响的初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33(3):281~288

[4] 王雪,陈国栋,张金龙.枣园间作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及水分利用率影响.新疆农业科学,2016,53(12):2187~2193

[5] 贡嘎桑布.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155

[6] 尚晨,张月学,李佶恺,等.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6):122~126

[7] 康桂兰.不同钾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天津农业科学,2014,20(7):81~82

猜你喜欢
苜蓿叶面产量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苜蓿的种植技术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叶面上的小水珠
要造就一片草原
苜蓿:天马的食粮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要造就一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