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无相而有万相

2017-09-05 19:17王学超
中华奇石 2017年6期
关键词:心生赏石奇石

王学超

石头是个什么鬼?能吃吗?能用吗?不能。但它使人陶醉,能玩,是可以鉴赏的实性介质。赏石,属人文范畴。通过赏玩,或醒、或悟,人们有所得、有所趣,从而获得心理愉悦。这就是价值,精神价值。

但是,从不同层面看,其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往往错位,这就引发出标准及其判断问题。

本文仅以通俗的说辞,参与赏石标准的推述,试图搅浑一潭清水。

在地壳之表,蕴藏着巨量的石头。然,能够引起奇美联想、值得供赏的,极其稀缺。

追求一块心仪的石头,觅也好、买也罢,心机尽费。得而拥之,则如寒日围炉,冷不冷心已温。与其相伴,陶陶然不知颠倒。

但也有这种情景,公认的美石,反没获到奖;自己没上眼的,却意外卖出高价。面对同块石头,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争论不休。议论某位买主,有说精明、有说二傻,贬褒不一。

或想,到底有没有客观标准?说有,也没有。因为客观标准是人们的主观罗列,而时下浮燥的主观又经不起推敲,通晓天下石种之人有待面世,急于用模式去硬套所有石种的评委专家往往漏洞百出。

设问,形质色纹是标准吗?不是。他是奇石部分构成要素,入门之槛。而基本要素与鉴赏标准,不完全是一回事。

瘦皱透漏是普遍标准吗?也不是。他只是米芾他老人家对太湖、灵璧、英石等山石特征的归纳,即古代有名的米氏相石法。

国字号官方社团制定的评分标准是标准吗?它只是个仅供参考的初级模板,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固化,就不自然。以地球的洪荒之力,掀起排山倒海的沸腾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万花筒般的天然状态。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元素和成因下,原石的五彩缤纷,千奇百怪,真正难于尽述。

因此,仅靠少数圈子,垄断话语权,想描尽天下的石头,是天真的。同样,仅用一套标准,想让所有评鉴通用,也是幼稚的。

西方赏石主要赏的是科学,东方赏石主要赏的是艺术。科学技术是有标准的,而艺术,严格说来没有框框,也无所谓标准。

石界芸芸众生,感觉听了半天一头雾水,等于瞎说嘛,没有标准还谈什么标准?

标准在自个心里。因为想收藏的石头为悦己,想出手的石头为悦人。啥子标准?喜欢就是标准。人与人不一样,心与心也不一样,所以客观标准不便统一,而独乐乐、众乐乐的心境却能够一致。

境由心生。当我们扔掉束缚,放宽思维,将自心达到虚空状态时,对着石头发呆,便会由无相生出万相。人人都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喜好,一情一景,千态百姿,无穷无尽的情趣由此挖掘出來,并牵心挂肺。这才是大众赏石的精神来源。

记得顽主金说石话有个口头禅:“玩石头玩的是想法。是在石头中找到你自己,找到你想成为的那个自己”。那么请问石头,谁是我,我又是谁呢?

爱石贵在思考,何必据典引经。

实践证明,精神价值是奇石受宠的初始价值,没有标准是奇石鉴赏的终极标准。石头的取舍,发言权属自己,外加老天爷。

若人较真:那您老说石展又该咋评咧?俺暗忖:难道烧回翅膀儿,后边的飞蛾就不扑了么?况且,滥竽充数的评委毕竟有限。再说,面对浩瀚的石海,既使有些见识也不好意思自称万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生赏石奇石
心生爱目——让这个世界心生爱目
有我,让距离更近些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奇石欣赏
新派老男人全球大搜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