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人难成眷属,新女婿命丧“硬指标”

2017-09-06 01:25忠须
蓝盾 2017年7期
关键词:婚房夫妇房子

忠须

近些年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丈母娘推高了房价。这话虽有失偏颇,但折射出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相当多的丈母娘嫁女儿前有个硬指标,那就是男方必须拥有一套婚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连年攀升,由此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2016年12月,北京丰台区发生一起因丈母娘逼女婿买婚房,最终导致女婿丧命的惨案……

准丈母娘出面讨婚房

2012年7月,时年23岁的潘薇和男友韩卓从北京联合大学毕业。潘薇进入丰台区一家中法合资贸易公司就职,韩卓在海淀区某广告公司做文案。像很多年轻情侣一样,吃大餐、看电影、去周边短途游……两人将每月加起來近万元的工资花得一分不剩,属于典型的“月光族”。

恋爱两年后,两人将婚事摆上议程。可两人的积蓄加在一起不到4万元,他俩决定紧缩一切开支,共同存钱买房。

2015年夏,看到女儿连一件新夏装都舍不得买,母亲陈金梅不解地说:“你是不是降工资了,怎么过得像灰姑娘?”潘薇道出实情,陈金梅责备道:“就凭你们俩,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买得起房子?婚房应该由韩卓的父母买。”潘薇将母亲的意见转达给男友。韩卓长叹一声:“我爸妈是普通工薪阶层,哪有能力买房子?” 潘薇沉默了。

一周后,陈金梅将韩卓叫到家里,开门见山地说:“我对你没别的要求,只有一个硬指标,那就是必须有一套婚房。”韩卓为难了:“北京房价那么高,我们家买不起。” 潘薇也为男友辩解:“妈,别逼韩卓了,又不是他们家不愿买房子,实在是条件不允许。”陈金梅教训女儿:“没有房子,休想结婚!”

当晚,韩卓将陈金梅的话转述给父母。母亲耿兰芬深感自责:结婚是大事,做父母的买套房子并不过分,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与陈金梅拉近关系,耿兰芬主动给她打电话,坦陈家里的经济状况,希望先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办了,买房子的事慢慢来。陈金梅坚决不同意:“谁家没有困难?男方买婚房天经地义。你去打听,有几家父母不给儿子准备婚房的?”耿兰芬无言以对。

这年9月,潘薇意外怀孕了。潘薇对母亲说:“妈,我想和韩卓尽快结婚,把孩子生下来。”陈金梅沉默了,她就潘薇一个女儿,想将她风风光光嫁出去,可韩家连一套婚房都没有,岂不是委屈了女儿?

第二天,陈金梅和丈夫一起来到韩家。韩家是一套60平米的两居室,墙壁灰暗斑驳,只有几件老式家具。寒暄过后,陈金梅单刀直入:“潘薇怀了孩子,婚事得赶紧办,当务之急是你们尽快准备婚房。”耿兰芬面露难色:“要不我们将这套房重新装修,给孩子作婚房,我和韩卓爸去外面租房住怎样?”陈金梅连连摆手:“不成,这儿离他们单位远,每天在路上得花好几个小时,多折磨人。”耿兰芬夫妇只好说再想想办法,看能否买套经济适用房,陈金梅夫妇这才离去……

谦卑父母打工筹房款

陈金梅夫妇的造访给耿兰芬夫妇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夫妇俩四处打电话,咨询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和手续。经多天奔走,他们终于备齐了各项资料。10月8日,韩卓帮父母在网上提交了购房申请,可经济适用房中签率只有千分之七,最终韩家没有中签。

耿兰芬如实将情况告知陈金梅,对方没好气地说:“看样子这婚事一时半会是办不了了。”陈金梅的不近人情让耿兰芬非常反感。又不是自己捂着钱不愿买房,怎能这样步步紧逼?至此,耿兰芬与陈金梅有了心理隔阂。

陈金梅忿忿地对女儿说:“韩家不把你当回事,你明天就去医院做掉孩子,他们什么时候准备了婚房,咱们再考虑结婚。”潘薇劝道:“妈,好多人租房结婚,不是过得也很幸福吗?”“我们是北京人,好多外地人在北京都买了房子,难道你连个北漂都不如吗?”第二天,陈金梅就押着潘薇去医院做了人流。

得知陈金梅夫妇逼女儿做了人流,愤怒和愧疚在耿兰芬心中交织:她恨陈金梅夫妇势利,恨自己和丈夫没本事给儿子买婚房。“看来没房子,儿子结不了婚。”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晚上去街上卖羊肉串赚钱。

从此每天下班后,夫妻俩就用三轮车推着炉子到街头卖烤肉串。生活上他们也异常节俭,一周都舍不得买一次肉。一个周末的晚上,韩卓到家都晚上11点了,父母还没有收摊。他去街头找父母,看到父母站在瑟瑟寒风里,脸上堆满谦卑的微笑,一见人走近就问:“吃羊肉串吗?”韩卓忍着内心酸楚来到父母面前:“爸妈,回家吧,以后天这么冷就别出来了。”耿兰芬搓着手说:“还有一趟车,等最后一拨乘客走后我们就收摊。孩子,爸妈没能力给你买房子,别怪我们。”韩卓听后心里非常难受。

2016年5月的一天,耿兰芬搬货时不小心闪了腰,她舍不得住院,开了几盒止痛药回家了。回家后,耿兰芬内疚地对儿子说:“我没挣到钱,反倒贴一笔医药费,都怪妈!”韩卓心碎了:“是我拖累了你和爸,哪怕这婚不结,我也不允许你们再出去摆摊!”

随即,韩卓给潘薇打去电话:“我无法满足你父母的要求,咱們分手吧。”潘薇哭了:“我父母是有些过分,但你不能将气撒到我头上。”得知韩卓提出分手,陈金梅愤怒了,回拨韩卓的电话:“告诉你,分手可以,但潘薇为你做过人流,你必须赔偿她20万元青春损失费。”

韩卓未将陈金梅的话放在心上,此后不再与潘薇联系。平心而论,韩卓内心深处还爱着她,可想到潘家父母的态度,想到遥遥无期的婚房,他的心就阵阵隐痛。

一个月后,韩卓再次接到潘薇电话,她泣不成声:“我想你,我不想离不开你。”一句话让韩卓分手的决心土崩瓦解,两人重修旧好……

谎言戳穿新郎丧命

2016年9月,韩卓的一位同事租房结了婚,婚礼场面同样温馨。韩卓唏嘘感慨时,萌生了一个大胆念头:自己也租房结婚。他将想法告知父母,耿兰芬夫妇忧心忡忡:“潘薇的妈妈很难缠,万一她以后知道了怎么办?”韩卓说:“等我与潘薇结了婚,生米做成了熟饭,她总不能逼我们离婚吧?”见父母还是顾虑重重,韩卓给他们吃定心丸:“我与潘薇感情很深,即便她妈妈将来得知真相,她也会站在我这边。”耿兰芬夫妇只好同意了。

韩卓在西四环租了一套两居室,每月租金3200元。为将戏演得逼真,他还伪造了一本房产证。10月16日,韩卓来潘薇家求婚。陈金梅问他:“房子准备好了吗?”韩卓将房产证摆在她面前:“我爸妈拿出全部积蓄,还借了一圈亲戚朋友,买下了这套房子,每月2800元的房贷也由我爸妈承担。”

意识到自己此前的言行有些过火,陈金梅在电话里向耿兰芬道歉:“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孩子们好,现在房子有了,咱们尽快将孩子们的婚事办了。你们买了房,家电家具就由我们出,我们再陪嫁女儿一辆轿车。”耿兰芬心里忐忑不安,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她只得配合儿子将戏演下去。

11月21日,韩卓与潘薇在延庆区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随后将婚期定在2017年元旦。陈金梅夫妇开始为女儿挑选家具、家电。看着女儿满脸甜蜜,陈金梅说:“当初要不是妈妈态度狠一点,韩家根本不会买房子,看来想买还是能买得起的。”

然而百密一疏,韩卓的谎言还是无意中被戳穿了。11月26日,陈金梅给女儿添置了一台空气净化器,她来到新房安装时,恰逢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收物业费。“房子是你们租的吧,什么时候搬进来的?赶紧去物业办公室登记。”物业人员的一席话让陈金梅一头雾水:“这房子是买的啊。”对方走后,陈金梅对韩卓说:“把房产证给我,我去房产局验证真伪。”韩卓被迫说出租房实情。潘薇一时无法接受男友的欺骗,哭了起来。陈金梅怒不可遏,打电话训斥耿兰芬:“你们一家人真是垃圾,想出这种卑劣手段骗婚!”

长久积聚的愤怒和屈辱在韩卓心头发酵了,他冲陈金梅吼道:“别侮辱我妈,你才是不近人情的垃圾!”陈金梅转而与韩卓开撕:“你这个骗子,像你这样的人就该打光棍!”韩卓问潘薇:“你表个态,咱俩的事怎么办?” 气头上的潘薇冷漠地瞪了韩卓一眼:“你一个人结婚吧!”然后随妈妈离去。

潘薇的话彻底伤了韩卓的心,往日痛苦屈辱的一幕幕在他脑海回放。回到家,韩卓对父母说:“这个婚不结了,我要与潘薇离婚。”耿蘭芬夫妇也被陈金梅折腾得心力交瘁,支持儿子:“有这样的丈母娘,即便结了婚,以后也不会幸福。”

第二天早上,韩卓与潘薇摊牌:“咱们办离婚手续吧。”陈金梅在一旁吼道:“这事由不得你们!我们请帖都发了,酒席也定了,你一句话不结婚,凭什么?”“都是你们逼的!”至此,两家人彻底撕破脸皮。当晚,陈金梅在电话与耿兰芬交涉:“女儿嫁入你们家也不可能幸福,我支持她离婚,但有些事我们要当面做个了断。”耿兰芬答应了。她想,双方坐下来把事情说清楚也好,免得以后两家再起争端。

12月6日,两家人约定在租来的新房里见面。耿兰芬一家赶过去时,陈金梅夫妇及潘薇的舅舅陈海已等候在那里。两家人一见面就剑拔弩张,陈金梅怒视耿兰芬:“我女儿受了很大伤害,你们必须赔偿她10万元青春损失费。还有,我们花8万元买的家具家电,你们必须按原价买下来。”耿兰芬针锋相对:“我儿子与你女儿谈恋爱,也付出了青春,他的损失谁赔偿?再说我们也没逼你们买家电家具,等办完离婚,你们拉走,我要退房。”

一席话将陈金梅气得浑身发抖,她与耿兰芬撕扯在一起。陈海在一旁帮姐姐打耿兰芬,韩卓看不下去了,冲过去护住母亲:“不准欺负我妈,否则我与你们拼命!”陈海挥拳打来,韩卓抄起凳子回击。突然,陈海抄起茶几上的水果刀,朝韓卓腹部捅去……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现场的人住了手。耿兰芬扑到儿子身上悲鸣,韩父含泪拨打120急救电话。很快救护车赶来,韩卓因脾脏破裂,失血过多身亡。随即,陈海被丰台公安分局刑拘。

儿子凄惨离世,耿兰芬夫妇悲痛欲绝,坚决要求追究陈海的刑事责任,并附带民事赔偿。陈金梅陷入深深懊悔中,如果不给女婿下硬指标,逼他买房;如果不将无辜弟弟牵扯进来,惨案也不会发生。

有房才有家是许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随着房价的步步攀升,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越来越难。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已到适婚年龄也具备感情基础的年轻男女,因为没房产生矛盾,轻则被房子拦住了“结婚路”,重则“爱情死在房子上”。好在不少丈母娘也能接受女婿租房娶女儿,而且很多女方父母也愿意接济女儿女婿,“四个老人出首付,两个孩子一起供房”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如果说高房价给几代人带来的压力是一种“难”,这样的婚姻和家庭,更多了一份“患难与共”的温情,而男方和女方在责任与义务方面更多了一份平等。

(摘自《妇女》)

猜你喜欢
婚房夫妇房子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夫妇自编曳步舞,快乐感染数百万人
男友因婚房和我玩失踪
婚房缘何是“刚需”
孤独的房子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一百分等
邀请了多少对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