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7-09-06 12:18张烨
党史文苑 2017年16期
关键词: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张烨

[摘要]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我国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全书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吸引了群众读者,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我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人民大众的实际出发,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着力点,要充分运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关键词]《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艾思奇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代表作,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大众哲学》产生的缘起

社会大动荡的年代,也是思想大自由的年代,《大众哲学》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环境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正在日本留学的艾思奇看到祖国的危难,毅然弃学回国,于1932年在上海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1934年,艾思奇进入《申报》工作,主要负责副刊“读书问答”栏目工作,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做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启蒙工作。同年10月,艾思奇主办《读书生活》杂志,由于刊物贴近现实、内容活泼,一经出版便广受欢迎,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这期间,艾思奇承担了“哲学讲话”大部分稿件,后来名为《大众哲学》并不断出版。

(一)抗日战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革命面临新形势和新情况,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残酷镇压革命,对外屈从日本帝国主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广大青年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十分担心,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感到愤怒和失望。如何驱散青年心中的迷惑,使他们看清国家的未来,引导一批青年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成為摆在革命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内只有小部分人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绝大部分人对于马克思主义还知之甚少。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艾思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讲深奥的哲理,只讲平凡的道理,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疑惑,使马克思主义变得通俗化、具体化,给迷茫的人们以正确指引,《大众哲学》因此应运而生。

(二)人们知识文化水平低的现状。陕甘宁边区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知识水平有限。党中央和红军到达陕北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动员广大群众进行抗战,就迫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需要在思想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基层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体,在边区推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群众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低,特别是文盲、半文盲民众居多,大大影响了理论宣传的效果。这就亟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朴实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知识水平有限的民众了解、掌握并运用。

(三)党的理论工作开展和革命实践的需要。在阶级矛盾仍然尖锐的同时,民族矛盾又进一步加剧,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也只有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在建党之初我党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翻译了许多有关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深奥晦涩、抽象难懂,只能在党的理论工作者或知识分子之间传播。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员对党的基本主张和策略了解十分有限,甚至有些党员不理解党的阶级性,把党看成是工农党或穷人党。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要说普通党员,就连党的某些上层人物也没有做到。历史上以王明所犯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最为典型,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伤害。此时,编撰一部通俗易懂、能够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显得尤为重要。《大众哲学》这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读物的面世,便成了广大党员思想上的“即时雨”。

二、《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p851毛泽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髓,即马克思主义必须面向大众,运用“群众的话语”,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使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的过程。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当初只被少数理论家、知识分子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变为被亿万群众理解接受并以此指导自己言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用大众化而非小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加以推广;二是“化”大众,即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和行动准则。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来看,其已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虽然打破了哲学被少数剥削者垄断的局面,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但哲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学习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批判的武器”转化为广大革命群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转化为“武器的批判”,是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具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对哲学大众化做了大胆探索,著述《大众哲学》,使群众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就有哲学。艾思奇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大众哲学》第一章第一节中认为哲学并不神秘,在日常生活里,随处都有哲学的踪迹。艾思奇通过朋友出门谋生,多年后归来“相视近嫌陌生”的例子说明人生沧桑;用身边的工厂、商店繁荣倒闭说明社会巨变,最后得出“万物皆流变”“一切事物离不开运动”等辩证运动理论。之后他又循序渐进地讲到了哲学的真面目,通过人对待失业和生活难的四种态度,顺理成章地讲出了四种哲学思想“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从而将神秘的哲学引入了实际生活,拉近了哲学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着巨大作用。

(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哲学的大众化从来都离不开哲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是从阶级斗争学说和唯物史观开始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撰写了大量文章和专著,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但都没有达到通俗、普及的程度。艾思奇对哲学表述的通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艾思奇编撰的《大众哲学》一扫以往哲学艰深玄奥的特点,从每篇的题目拟订到内容表述,都十分注重通俗化,力求简单易懂。例如用“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用照相作比喻”“追论雷峰塔的倒塌”“七十二变”“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来做小标题,通过把深刻的哲学思想融入故事中,并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哲学思想。艾思奇在书中回忆道:我选的第一条路径“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我以为如果每一句理论的说话都要伴随着一句事例的解释,通俗读物要求每一句都要有明白具体的解释”。这也就是“故意写的幼稚”[2]。事实证明,这种写法使哲学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易于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哲学要真正成为大众的哲学,就必须关注和回答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正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除了其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之外,还在于它反映了时代的需要,紧扣人民最为关心的民族救亡图存这个主题。蒋介石就曾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防线。”艾思奇能编撰出这样一本紧贴中国实际的启蒙哲学,与他关注民族命运的爱国情怀分不开。早年在父亲的影响下,艾思奇认为工业可以救国,于是两次东渡日本学习工业。随着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艾思奇渐渐意识到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干部和群众,才能指导和推进中国革命。全书紧扣中日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直击人们的现实需求。此书一经出版,就像革命的火炬一样,给黑暗迷茫中的人们以正确的方向指引,启蒙了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

三、《大众哲学》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众哲学》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范例,对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借鉴意义。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人民大众利益为着力点。哲学只有时刻关注并解决广大人民关心的现实问题,才会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艾思奇在写作该书时,明确将读者定位为广大人民群众,在“关于《哲学讲话》”这一小节中,艾思奇回忆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自始至终,就没有想到要它走到大学校的课堂里去……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些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尊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2]p593。基于这一定位,艾思奇各方面都围绕读者来写,力求文章简单易懂。对此,很多人批评该书不简洁,没有剪裁和布置。艾思奇解释道:“这是在写作的当初故意要这样做的,因为顾虑到本书的读者对象,我以为要使更多的水准较低的读者了解,是应该把每一个问题反复申说才对的”[2]p593。

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要以人民大众利益为着力点,准确掌握不同阶层、不同大众的特点,时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广大群众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回答人民最关心的话题,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会被人民真正接受,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来阐释理论。哲学,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能指导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但很多哲学家喜欢用高深的语言来阐释哲学,而现实情况是广大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有限,这就造成了社会大众很难读懂哲学。艾思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在《大众哲学》绪论中首先就讲到“哲学并不陌生——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讲出了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道理。为了拉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的距离,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观点,并用人们熟悉的例子做解释,例如:“果树林里找桃树——哲学是什么”;“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目的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等。当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消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神秘感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要运用简洁晓畅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融入生活中,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哲学工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写作技巧。在“我怎样写成《大众哲学》的?”这一章里,艾思奇这样回忆道:“写作通俗文章比写作专门学术文章更难,通俗的文章要求写的具体、轻松、和现实打成一片”,“写作《大众哲学》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如果我用同样的精力来做专门的学术研究,我想至少也可以有两倍以上的成绩了罢。一本不到10万字的小册子,前后竟经过了一年才写完”[2]p602。但《大众哲学》无疑是成功的,我们不能不被他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所叹服。目前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版物很多,但大多写的高深玄妙,通俗读物少之又少,哲学与人民群众生活严重脱节。这就要求哲学工作者做到:第一,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中,自觉地将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努力将其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结合起来。第二,每位理论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强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写作技巧。第三,能够关注社会生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树立为人民写作的思想。

在当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探究《大众哲学》成功的原因,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艾思奇全书(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梁发明

猜你喜欢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向大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火
理论战士型革命家艾思奇人格风范及其当代价值
盯住一个点
盯住一个点
盯住一个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