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评析

2017-09-06 16:01高上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物白鹿原评析

高上

摘 要:《白鹿原》是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一经发表便在文坛引起轰动,被誉为是“一部可以称之为史诗的大作品”。陈忠实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偏僻的乡村度过的。他说:“写作《白鹿原》时,我觉得必须躲开现代文明和城市生活的喧嚣,需要一个寂寞乃至闭塞的环境,才能沉心静气完成这个较大的工程。”洋洋五十万言的《白鹿原》,以关中大地为舞台,以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以几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为主线,写出了一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剧。作品中那些“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的人们,感人肺腑。本文作者以分析小说的人物为主,阐述小说的史诗性意义和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白鹿原;人物;评析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文章情节结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每个细节部分的描写又非常的精致、缜密、充实,完全是史诗规模和史诗的笔法。全书熔历史风云,男女风月,文化兴替于一炉,表现了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的血淋淋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文化变迁,他以浩瀚、深厚、大气、诗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巅峰之作。

《白鹿原》题记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不少评论家赞誉《白鹿原》是史诗或有史诗风格或价值,且不管它是否真能当得起,但说作者的意图,从题记看来,它有意写一部史诗性的作品。性文化的丰富表述在作品中是有机的,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了小说的行进。

《白鹿原》里的故事从清末写到解放初,其间还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长的时间。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比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死迷信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命运的因果报应等等。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人们的生活状况。

作者笔下,在一个个繁杂的事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慢慢凸显,白嘉轩、鹿三的顽强、坚毅、保守,鹿子霖、田福贤的奸诈、自私自利,黑娃的诡异多变。由于每个人信仰、人生观的不同,虽然出生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分离开来。接下来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清廷倒台、军阀混战、建立民国、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文化大革命。长江后浪推前浪,老一辈把生活的舞台让给了新一代的已经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在新一辈白鹿原人身上发生着爱情、亲情、义气、命运交织的故事。落叶总要归根,不管他们走了多远,这些走出了白鹿原的人最后都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地方,以各自不同的状态,结束了一生的追逐,白嘉轩的苍老,鹿子霖的疯死,人生都已落幕。

《白鹿原》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在这个恢弘的如史诗般的著作中,在宗法制传统精神的浸淫下,众多的男性形象被人们广泛关注,往往忽视了与男人共同构筑世界的另一半——女性。一如王安忆所说:“对母系世序的追寻会在活人的记忆与口头传说消失的地方的终结,延伸到文字——到文明的断篇残简之中的寻找,其发现只能是男性祖先的身影。”一直以来,在中国传统小说里女性的功绩与故事始终在历史的“背后”,点缀在男性故事富丽的画屏之上,成为一个遥远而朦胧的底景。她们在白鹿原这个男性历史画卷上瞬间显现,却永远而无言地陷入了她们试图逃离的悲剧命运。

最典型的形象,便是在白鹿原上最无辜的女性形象——鹿家大儿媳,一个连名字也不曾留下的女人。虽然是原上名医冷先生的大女儿,嫁入了门当户对的鹿家,但怎料鹿家长子兆鹏一心要与封建包办婚姻说“不”。除了公公的三个巴掌打出来的新婚之夜她就再也没有见着自己的丈夫。在人类生活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社会长期进化而产生的“文明的奇迹”,是男女异性心灵碰撞的绚丽火花和爱的升华。“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她正值青春,正值生命的花季,有着对幸福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却被残酷地拒在这至善至美的爱情世界门外,情感世界一片荒芜,苍白冷寂。没有卿卿我我、缠绵缱绻的柔情,缺乏铭心刻骨、摄人心魄的炽情,曾经的望眼欲穿、急切企盼和魂牵梦萦都在可怕的岁月之刀下消磨殆尽。这个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命活力的姑娘被生生逼疯了!

之后,我们还需要讨论的是文章着墨较多的白嘉轩。白嘉轩是作品中的一个新型地主形象,一个仁义的地主形象,他作为一个小地主,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上与士阶层的朱先生形成了一个对应,作者在塑造白嘉轩这个形象时,有意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和人物内涵,他是个地主,是一个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农民,因而又具有封建文化氛围中生长的农民所特有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他是封建文化在小地主阶层培养起来的一个代表,因而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中国复杂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所折射出来的复杂的性格内蕴。

我感慨的是白嘉轩对于自己从祖輩父辈身上潜移默化中深深打下的道德烙印,即使众人反对、求情,他也能在最能受动摇最该受动摇的时候愈加坚定自己多年来累积的信条。即使一个时代在变迁,在冲击他的是非观,然而他竟也能够在最后的那一段历史中恪守住属于他也属于那个即将逝去的时代的黑白。

一个人到底是如何由呱呱坠地到最后的顶天立地?不是他身躯的长大,而是他心智的成熟。而这所谓的成长,其实只在人生之中的几个瞬间。或许是某一个角色的突变,某一个责任的降临。白嘉轩在父亲暴毙的几天之内有一个莽撞粗心的青年转瞬变成一个心思缜密做事周全的领导型人才,看似唐突,其实那正是因为那一瞬间他的肩上多了一个家、一个宗族。一个地域的责任,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和信念从此在他心中种下了,在往后的一次次阻力中意志变得钢铁般坚强。

陈忠实先生认为,作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是一种独立的声音,是把个性蕴藏在文字里边的能力,而作家之所以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靠的就是独立的体验、独立的发现、独立的文学形式。《白鹿原》这部小说始终以人物为叙述中心,事件描写情节化,书中意象鲜明,人物刻画个性凸显,对比强烈,语言的运用不仅传神,而且大气,艺术上给人以美感。描写内容基于现实生活,有历史感,淳朴厚实,富有血性和张力,有说服力。

《白鹿原》以其鲜明的人物性格,曲折的故事情节,多彩的风土人情,厚重的历史色彩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它所描写的白鹿原上的那些事,是整个中国近代史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物白鹿原评析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祭语风中》与《白鹿原》之比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白鹿原》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电影《白鹿原》得失谈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