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试题编制中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

2017-09-06 12:23董建刚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董建刚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改革攻坚阶段,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政治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主要集中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获得的学业成就和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笔者结合这一轮课改的核心精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浙江高考改革的选考新情况,就试题编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选考;试题编制

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她还在于灵魂的感召,在于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丰富潜能。

——肖川

一、认识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新一轮课改启动,核心素养成为热词、关键词,它主要指的是学生为适应自身长远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健康生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国家认同、道德品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国际视野等。具体到政治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主要集中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获得的学业成就和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

回望政治课程目标的变革,先后经历了3个阶段。“1.0版”是“落实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阶段强调知识为本,兼顾智力、技能的拓展。“2.0版”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较第一阶段,此阶段在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3.0”版便是指核心素养,这一阶段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更关注三维目标的整合和内化,如果把政治学科比喻为造房子的话,三维目标就是确定了房子的三个房间,而核心素养则是加强了三个房间的联系,提升了房子的总体功能。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贯彻了国家意志,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关注知识的落实转向关注智慧的生成,引领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二、认识新高考模式下的选考

1.变化。

浙江新高考方案将原来的“一考定终身”、“文理分科”、“学校+专业”的录取制度等进行了大幅的变革,采用“多次考试”、“文理不分科”、“必考+選考”、“专业+学校”的录取制度,这为政治学科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省来看,选政治作为高考科目的同学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考试时间也从原来的6月一次变成了现在的4月、10月两次,考试功能上把过关性的学考和选拔性的高考结合在一张试卷中,考试赋分从原始分变为等级分,考卷从政史地拼盘变成单一学科卷。

笔者亲历了老高考最后一届学生和新高考第一届学生的高三教学,对新旧交替的变化感受颇深。在仔细对比研究了文综卷和选考卷后发现,虽然新高考选考卷在形式上与老高考文综卷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其考查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与老高考一脉相承,体现了一定的延续性。笔者分析,新高考卷主要新在以下几点:

①舍弃图表题,新增判断题,回归教材、关注细节、凸显基础。

②判断、选择占比大,前两次都达到71分,后两次减至69分,所以攻克客观题是取得高等级的基础。而在老高考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分值比接近1:1,且非选择题分值略高,总题量相对少而单题分值相对大,试卷的区分度和难度更大。

③《国家与国际组织》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从原来的自选模块变为政治学科的必选模块,每个模块的分值从原来老高考的10分提升为15分,考查形式从原来的2个大题变为5个3分选择题和2个大题,凸显其地位的提升。同时,同学的失分率明显高于4个必修模块,应成为新高考的复习重点。

④主观题每小问分值普遍下调,这意味着采分点的减少或单个采分点分值的下降。从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上看,考查中观、微观为主,或以课本框、目标题或以具体的知识点的形式。

2.启示。

虽然,随着浙江高考改革的展开,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形式出现了重大调整,然而从内在实质上看却更加凸显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①无论新旧高考都要求同学接地气,关注生活、联系实际,不能死记,而要活用。例如2016年4月选考25题《琅琊榜》的热播、39题供给侧改革、40题特色小镇、42题婚恋节目“非诚勿来”,2016年10月选考17题互联网+、20题G20杭州峰会、33题上合组织扩员、39题女排精神,无不体现了当时的时政大事、生活热点。

②新选考能力立意,体现了在理解掌握学科知识基础上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6年10月选考38题(2)简析民间资本流向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2015年10月选考40题结合安琪和爸爸的信件内容谈谈人生体会,呈现出了一种比老高考更大的灵活性和思辩性。

③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选考卷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细微处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与自信。例如2016年4月选考6题通过林则徐的名言考查民族精神的核心、21题通过习主席在阿盟总部演讲考查外交政策的内容、27题拾荒老人义举、33题通过漫画《幸福》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

④新选考试卷中洋溢着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于无形中让考生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例如2016年4月选考30题引用马克思的名言考查了实践的能动性、目的性,凸显了人本意识,29题干细胞分化实验考查了人与规律的关系,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总体而言,试卷围绕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置典型情景,正本清源、抛却偏难怪,达到了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选考试题编制渗透核心素养培育实例探究

1.关注重大时政,提升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对于一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培育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的认可和赞同,再具体行动中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科复习中,要注意关注时政大事,用学科视角理解党的政策方针,做一个有信仰的公民。

例1 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历程,铁拳反腐力度空前,没有“铁帽子王”,没有“丹书铁券”,超百“虎”入笼,数十万“苍蝇”被打落。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

①完善执政方式,切实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

②保障人民利益,从来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③坚持依法执政,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践行指导思想,始终满足公民的各项诉求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品讀】十八大以来,反腐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通过重拳出击,既打掉了不少“大老虎”,也网罗了一大批“小苍蝇”。这是一件得民心、正风气、树威信的大好事,该题以此为背景,引导同学思考反腐的正确路径,加深对国家反腐行动的认同和理解。另外,通过对文字的反复打磨,力求生动、简洁、工整,打造语言的美感,例1的四个选肢字数相同、句式一致。①选项错误,共产党没有管理国家的职能,④选项错误,公民应改为人民,答案A。

2.着眼生活情境,弘扬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要求同学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能根据事实、情境进行理智分析、把握规律,从而排除干扰,做出正确选择。在政治学科中,同学们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变化发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做一个有思想的公民。

例2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开幕式上,杭州城市数据大脑正式发布。通过人工智能,全市的交通管控将变得数字化和智能化,杭州将成为全球首个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公共管理的城市。这说明( )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社会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基础

③人能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④认识工具的日益完备推动实践向前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品读】本题采用人工智能作为背景材料,体现了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不仅局限在社会科学,也会适当拓展到自然科学,引导同学扩大知识面。本题答案A,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的研发表明了人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①入选,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公共管理说明人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③入选。②无关,④错误,认识工具的日益完备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3.融入法制社会,增强法治意识。

全面依法治国,表现在依法执政、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等多个层面,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在学科复习中,同学们要贯穿法治思想,积极储备法律知识,善于分析法律案例,做一个有尊严的公民。

例3 丈夫王某下岗多年,妻子陈某做生意,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当王某与陈某意见不一致时,王某经常遭到陈某殴打。两人打架大家去劝,陈某语气强硬:“他就是个窝囊废!不打他打哪个?”他们两个儿女也回答:“他没什么本事,家里都是妈撑起,我们相信她出手肯定有她的道理。”为此,王某身体上、精神上都很受折磨。

结合本案,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王某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参考答案:我国婚姻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1分)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1分)所以王某可以请求居委会、村委会或所在单位予以劝阻、调解,对陈某进行批评教育,(1分)也可请求公安机关对陈某的行为予以处罚,如果陈某不可挽救,亦可起诉离婚。(1分)

【品读】我们学法懂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常权益,惩治罪恶。在处理具体案例时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在答题中可遵循判断+法理+分析的模式,一理一析。

4.面对现实挑战,落实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要求公民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建设和管理中去,行使公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公民应尽的职责,群策群力,建设美好家园。在学科复习中,同学应当着眼现实情境,思考应对之策,积极融入社会实践,做一个有担当的公民。

例4 专家指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适时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雾霾,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雾霾天气?(8分)

参考答案: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具体分析雾霾形成的原因,因地制宜,对症下药。(2分)

②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雾霾的形成既有客观的天气原因,也有主观的人为因素,因此要适时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也要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2分)

③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内部条件,又要关注外部条件。应对雾霾天气既要从本地内部整治,还要从外部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奋斗。(2分)

④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在应对雾霾天气的过程中要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和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决心,又要重视目前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不利条件。(2分)

【品读】雾霾天气的形成并不是单一主体造成的,材料分析了多层面的原因,也指出了需要通过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来化解这一经济发展带来的“负产品”,这正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抗击雾霾、人人有责。本题知识范围明确,秉承了浙江卷小切口的特点,只要同学夯实基础,再联系材料一一对应,便能破解。此题曾入选杭州市期末统测试题。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改革攻坚阶段,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笔者结合这一轮课改的核心精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浙江高考改革的选考新情况,就复习备考中的试题编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继续追求教书育人的更高境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周贞美.学科核心素养的再认及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7):8-9.

[3]马凌云.细琢高考真题感悟素养考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7):55-56.

[4]贾意志.从命题设计看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1):47-4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