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策略探讨

2017-09-07 12:02姚健车艳何旭沈春健徐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1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围术期策略

姚健 车艳 何旭 沈春健 徐林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应用IABP治疗时机的选择。结果 37例患者应用IABP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 最终死亡患者7例, 死亡率为18.9%;术前应用IABP的24例患者中, 死亡2例, 死亡率为8.3%;术后应用IABP的13例患者中, 死亡5例, 死亡率为38.5%。术前、术后应用IABP的死亡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98, P<0.05)。结论 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IABP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应用IABP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心脏外科;围术期;策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24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起着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作用, 因此对需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与辅助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IABP有着改善重症心脏病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死亡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1, 2], 但对于应用的时机还需要进行研究分析, 本院选取了2014年4月~2016年7月37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了应用IABP的时机与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7月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共37例为研究对象, 男23例, 女14例, 年龄最大81岁, 最小54岁, 平均年龄(67.5±5.4)岁。术前应用IABP患者有24例, 男16例, 女8例, 年龄最大81岁, 最小56岁, 平均年龄(68.2±5.1)岁。术后应用IABP患者13例, 男7例, 女6例, 年龄最大77岁, 最小54岁, 平均年龄(64.4±5.2)岁。

1. 2 方法 安装IABP的具体方法为:①对患者的心率(HR)进行测定并设定好反搏频率, HR<100次/min设定反搏频率为1:1, 100次/min≤HR<120次/min根据反搏效果进行反搏频率的调整, HR≥120次/min设定反搏频率为1:2, 设定更加具体的反搏频率以使良好充盈为宜;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药物, 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之后再予以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 检测到当肾上腺素<0.02 μg/(kg·min),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时, 则缓慢降低反搏频率[3];③降低反搏频率至其与HR的比为1:2、血流动力学稳定24 h之后, 对反搏频率再次进行降低并使其与HR比为1:3, 之后再对患者保持30 min左右的密切观察, 患者没有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则可终止反搏, 并将球囊反搏导管拔除。

1. 3 观察指标 在IABP的植入期间以及植入完成后对患者的HR、血压以及心率等保持严密观察,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的迹象以及插导管侧远端肢体是否疼痛等表现, 记录患者的死亡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7例患者应用IABP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 最终死亡患者7例, 死亡率为18.9%;在应用IABP辅助的过程中, 7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周围皮下淤血症状, 其余患者并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共30例患者康复出院。

术前应用IABP的24例患者中, 死亡2例, 死亡率为8.3%;术后应用IABP的13例患者中, 死亡5例, 死亡率为38.5%。术前、术后应用IABP的死亡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98, P<0.05)。

3 讨论

应用IABP对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可使得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减轻, 同时给予已损伤的心肌细胞较好的自我修复机会。在心脏的舒张期间, 球囊可立即充气以增高舒张压, 从而有效的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 使得心肌细胞的缺血状态得以减轻[4-7]。应用IABP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舒张压, 并增加冠状动脉血液以及心脏的输出, 以机械辅助的方式对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从而起到降低心脏衰竭负担的作用[8-10]。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对患者进行早期的IABP安装应用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显著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在对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中, 应当果断的应用IABP进行辅助治疗, 降低因患者病情变化而导致IABP的效果降低, 从而无法使患者受损器官进行恢复, 进而导致患者死亡[5]。

综上所述, 在心脏外科手术应用IABP进行辅助治疗需要选择术前进行安装, 早期应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宋建祥, 张亚军, 张国培, 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的时机探讨.中国临床医学, 2008, 15(6):758-759.

[2] 段大为, 李彤, 张文芳, 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时机的选择与效果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 28(4):223-225.

[3] 张红, 吴朝光, 李儒正, 等.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效果的分析.重庆医学, 2012, 41(9):905-907.

[4] 刘胜中, 黄克力.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2):92-93.

[5] 刘胜中, 谭今, 黄克力, 等.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9例效果分析.實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11(6):75-77.

[6] 赵铁夫, 马涵英, 孟旭, 等. 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6, 22(4):225-227.

[7] 肖雅琼, 杜心灵, 孙宗全, 等.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应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7, 14(3):228-229.

[8] 房勤, 张玉海, 谷天祥, 等. 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0, 25(4):299-301.

[9] 赵铁夫, 王盛宇, 马涵英.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9(9):590-592.

[10] 胡述立, 许卫江, 危宇, 等.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1(6):629-632.

[收稿日期:2017-03-13]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围术期策略
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