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比较

2017-09-07 12:15余俊喜吴少坚鲁培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内固定术髋部骨折

余俊喜+吴少坚+鲁培荣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3±22.4)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8±2.1)d短于对照组的(146.4±44.6)min、(11.7±3.5)d,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下降幅度等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人髋部骨折治疗上条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安全性高, 疗效理想,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28

髋部骨折为老年群体的常见骨折,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下降, 机体钙流失较多, 使得其单位骨结构中的钙含量显著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在老年人髋部骨折治疗上, 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为常规术式, 但是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需临床医生择优选择[2]。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探讨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 女14例, 年龄61~85岁, 平均年龄(72.4±4.2)岁;髋部横行骨折12例、髋部粉碎性骨折18例、髋部纵行骨折7例、髋部撕脱性骨折3例。观察组男26例, 女14例, 年龄62~86岁, 平均年龄(71.7±4.0)岁;髋部横行骨折13例、髋部粉碎性骨折16例、髋部纵行骨折7例、髋部撕脱性骨折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均行对症治疗、影像学检查。术前, 行全麻及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内固定术治疗操作方法为:于股骨大转子外侧做手术切口, 在C型臂X线透视机辅助下, 复位骨折部位[3]。如复位效果理想, 于切口处沿13°插针, 并用三联扩孔器沿导针方向扩孔, 然后选择按患者骨折情况选择使用单个或多个螺钉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于髋关节后外侧做手术切口, 然后切开关节囊, 充分暴露股骨颈, 并将股骨头取出, 用髓腔锉扩髓, 休凿、冲洗本处髓腔。根据切除股骨头大小确定人工股骨头, 使其下端与患者髓腔保持平齐, 在髓腔内灌入水泥, 使其缓缓推入人工股骨头下端, 按压假体。术毕, 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冲洗伤口, 放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手术切口[4]。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下降幅度以及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兩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3± 22.4)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8±2.1)d短于对照组的(146.4±44.6)min、(11.7±3.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下降幅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髋部骨折为老年群体的常见骨折, 而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上须最大限度恢复髋关节面的平滑, 并且降低术后感染及病情复发危险性[5]。目前, 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为髋部骨折治疗的两种常规术式, 但是临床认为,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效果相对较为理想[6-10]。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对照组内固定术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3±22.4)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8±2.1)d, 短于对照组的(146.4±44.6)min、(11.7±3.5)d,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 低于对照组的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髋部骨折为老年群体的常见和多发骨折类型, 对老年人的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效果更为理想,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述祥, 陈彦东, 刘红光, 等. 老年人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危险性的比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8(20):1737-1739.

[2] 包乾录. 用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危险性的比较.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5):178-179.

[3] 雷广宇, 程福宏, 王惠慧. 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比较. 陕西医学杂志, 2006, 35(11):1539.

[4] 张雨, 李永超, 温海琳, 等. 人工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1, 28(5):537-538 .

[5] 张庆猛, 李明, 刘培来, 等. 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山东医药, 2013, 53(1):69-71.

[6] 刘君华, 雷清, 王冶. 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12(9):37-39.

[7] 郭广坤, 姜福杰, 陈国辉. 探讨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比较. 当代医学研究, 2015, 34(12):1039-1041.

[8] 王凤宇, 王春梅, 郭宝明, 等. 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危险性进行分析. 齐鲁医学杂志, 2016, 23(15):137-138.

[9] 王晓, 刘志, 蒋雪晴, 等.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食管癌临床杂志, 2014, 30(12):19-20.

[10] 刘清华, 张雪, 王伟, 等.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华临床医学, 2016, 14(11):17-21.

[收稿日期:2017-04-13]

猜你喜欢
内固定术髋部骨折
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不同方式的镇痛方法对于老年髋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两种牵引手术体位在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