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2017-09-07 22:20余杰锋齐新文邝立鹏陈军平张炜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1期

余杰锋 齐新文 邝立鹏 陈军平 张炜

【摘要】 目的 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行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 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 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疗效显著, 对患者的创伤更小, 疼痛消除快, 腰背疼痛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椎旁肌间隙;后正中入路;Cobb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38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脊柱同时受到各种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性损伤, 且入院时往往合并神经功能和其他脏器损伤, 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虽然具有重建融合率高、减压效果好等诸多优点, 但均存在创伤大、出血多等缺点, 对于身体条件差的患者不能耐受[1, 2]。因此, 寻找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术式显得十分必要。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研究了其临床用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入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35.3±11.2)岁;对照组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33.8±1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经相关检查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均为首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出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衰竭;严重认知障碍者;妊娠妇女及哺乳期患者;依从性不佳者。

1. 3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下取俯卧位, 使腹部悬空, 放松肌肉, 并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调整腰桥。观察组患者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 对照组患者行后正中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并根据恢复状态适时佩戴腰具下床活动。

1. 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1周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 另外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产生。其中观察组有1例(2.0%)患者存在腰背疼痛, 对照组有8例(16.0%)患者存在腰背疼痛,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 P<0.05)。

3 讨论

随着后路减压技术的成熟, 一期后正中入路减压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也成为研究热点[4, 5]。然而, 这种手术方式虽然创伤比传统术式更小, 但由于对椎旁肌的广泛剥离和牵拉是诱发术后腰背痛的主要原因[6-8], 大大影响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椎旁肌间隙入路不仅良好地避开了椎旁肌功能损伤, 降低了腰背酸痛的发生率, 同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显著特点, 因此临床得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9, 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椎旁肌间隙入路创伤更小, 患者恢复更快,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疗效显著, 对患者的创伤更小, 疼痛消除快, 腰背疼痛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孝纯. R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27):97-98.

[2] 余贵华, 陈军, 向福胜, 等.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行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 25(3):208-211.

[3] 宋善新. 对比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9):131-132.

[4] 秦超.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9):45-46.

[5] 季峰, 王守国, 谢跃, 等. 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2, 52(33):81-83.

[6] 黄象望, 殷浩, 肖晟, 等.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3):233-234.

[7] 郝晓.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26例疗效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 2011(6):45-46.

[8] 曾忠友, 张建乔, 金才益等.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分析.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2):149-154.

[9] 黃大立.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减压重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解剖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南华大学, 2014.

[10] 徐海栋, 赵建宁, 刘刚, 等.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1):45-48.

[收稿日期:2017-0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