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2017-09-07 06:12霍明奎张肃周扬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新

霍明奎+张肃+周扬

[摘 要] 文化产业投融资是文化产业长足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文化产业投资诸多问题中,完善的投资机制是拓宽文化产业投资渠道的前提条件,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机制现状的分析,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思路,对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7. 059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7- 0131- 04

0 引 言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吉林省文化产业在政府、 金融机构的共同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 截止到2014年,吉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4 000万,年均增速达到20%,占GDP的5%。但由于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性,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 与其他产业相比,自身稳定性不强, 知识和创意資源不易估值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难度,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状况及创新机制,对于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是指为了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政府的直接投入或引导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的一系列政策与投融资措施。良好的投融资机制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 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状况分析

1.1 宏观层面分析

吉林省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受益于诸多因素,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与金融的相互融合。从 2009 年国务院号召振兴文化产业开始,吉林省政府就致力于促进文化与金融的接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寻找契机。随着 2010 年九部委文件的出台,文化与金融实现了更进一步地融合。目前,吉林省文化产业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已经初步形成,并在逐步深入和完善。

虽然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但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是中小企业,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吉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性,高度不确定性。文化产业这一特性使得金融业的投资风险增加,面对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左右为难,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小文化企业有 38%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亟需通过融资渠道脱离困境。在选择融资渠道时,94%的企业首选是银行渠道,但又有92%的企业认为银行融资虽可取但很难获得,只有1%的企业认为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既可取也易得。再者,金融机构对于文化企业融资的态度不容乐观,52%的金融机构认为文化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抵押的无形资产,必须有专业的评估机构的评估证书,否则难以批准贷款的办理。44%的金融机构并不看好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办法,因为办理此种质押贷款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很难落实。由金融机构对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的态度可以看出,文化企业融资处境艰难。

在上市融资方面,根据《中国企业网》资讯显示,2013-2014 年度我国共有 50家文化企业正式上市,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发达地区,如北京、深圳、上海、广东等地。而吉林省只有一家名为吉视传媒的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由此看出,吉林省文化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的条件尚未成熟,需要学习发达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拓展融资渠道。

1.2 微观层面分析

从吉林省文化产业融资需求来看,据有关数据显示,吉林省文化产业中融资需求最大的是文化设施建设项目,2011 年的资金总需求额为 27.9 亿元,其中资金需求最大的为“东北亚文汇不夜城”建设项目;第二大融资需求行业为文化旅游行业,2011 年的资金总需求额约为 3.7 亿元,其中牧情谷旅游景点的资金需求所占比例最高,为 3亿元。第三大融资需求行业为工艺美术行业,2011 年的资金总需求额约为 3.5 亿元。其他行业如动漫游戏,教育培训等所需融资数额几乎相等,均在 7 000 万元至 9 600 万元之间波动。

从吉林省文化产业资金用途来看,文化设施行业主要是进行项目启动和开发以及大型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筹集来的资金当然也就是用于配合该工作的顺利施行。文化旅游业筹集大量资金主要用来进行景区的扩建和开发,不断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游客来吉林省旅游观光。工艺美术行业筹集大量资金的目的在于进行研发生产,不断创新。无论是以上列举的行业还是诸如动漫游戏,教育等文化行业,它们筹集资金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本行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吉林省文化产业地域性的融资对象来看,吉林省文化产业所筹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省外融资。吉林省政府和金融机构虽然对文化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支持力度不够,融资途径比较狭窄,并不能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地发展下去。而我省之外的一些发达省份如北上广等地区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较为健全,吉林省文化企业向外省融资既容易又方便,这就决定了我省文化企业倾向于省外融资,融资对象大多数为发达的省份,而不是本省的企业或金融机构,对外依存度很高,基本上是外部融资。

2 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

通过对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状况的宏观和微观分析,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本文提出以下投融资机制创新思路。

2.1 降低门槛,引导民间资本参与

首先,政府机关应加强体制改革,增强和简化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降低进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投资,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加速促进文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企业改革创新需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一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单位应加强政策支持,给予重点关注。最后,增进跨地区型文化企业的交流合作发展,推广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endprint

2.2 政府牵头,创设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指将资金投入到还未上市的企业中去,且这些资金作为购买股权的代价,进入企业后有权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有利共享、有险同担的集中投资方式。它与国外的一些基金不一样,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基金,具有更加广的涵盖范围。

吉林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创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再合适不过。政府机关在基金的创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建立规范化的投资基金机构,并对基金的投资方向制定严格的标准,以确保投资人的利益不受损害。2013 年,吉林省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的目标就在于创设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同年 12 月份,因吉林省金融办的大力支持,该公司与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创设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为吉林省第一支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该投资基金有效地提高了融资效率和融资结构的合理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可能会成为中小文化企业的救命稻草,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鼓励金融资本介入文化产业领域

金融资本在不同地域和行业之间,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不同的经济活动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渗透渠道和制约机制。金融资本介入文化产业领域十分必要。缺少金融的全方位介入,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发展。鼓励金融资本介入文化产业领域,提高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融资的作用主要指通过证券市场对文化产业领域进行融资,这是扩大文化产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随着以信息交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融资可以采用发行股票、债券,或者进行社会集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也可以采用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联营股本贷款、循环贷款、产权市场上的转让和拍卖、项目贷款、国际银团投资、出口信贷等间接融资方式,解决资本短缺问题。

2.4 拓宽文化产业基础性项目的投资渠道

文化产业基础性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具有自然垄断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而收益低的文化基础设施和需要政府进行重点扶持的一部分基础性文化产业投资项目,以及能够直接增强国力的支柱性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此类项目大多属于政策性投资范围,主要由政府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间接实体进行投资,并广泛吸收和鼓励文化单位、地方政府及外商参加投资。

2.5 扩大文化产业公益性项目的投资

这部分投资主要包括文化产业中涉及长远发展的产业性投资,这些项目投资主要由政府用财政资金来完成。除了特别重要的项目和必须由中央政府安排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由中央政府负责投资外,绝大部分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由受益范围内地方政府来负责投资。部分项目在政府不搞摊派的前提下,还要鼓励捐资和由单位、个人投资。

2.6 实施投资分配重点转移

文化产业内部有不同的门类,如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传媒产业和强调人性化接触的娱乐产业。传媒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娱乐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在不断升级,金融、管理、法律、研究与开发、通信、传媒等高层次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一般都是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传媒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而文化产业本身的内部结构也在调整,一方面,能够吸附高科技成果的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如传媒业、出版业、软件开发业等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对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社区服务业等的渗透和重塑作用大大加强。文化产业投资的总趋势是产业集中度和技术含量大大提高,投资者从寻求“规模优势”向“技術优势”转化,文化产业的信息化同信息产业的文化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吉林省要确立文化产业投资优化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目标,必须根据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潮流,对现有的文化产业体系和结构进行动态审视,重新确立新的优化标准和目标,规划新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并进行大幅度的投资分配战略重点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扬.吉林省文化产业融资多元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6.

[2]陈清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

[3]徐芳奕.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9):22-24.

[4]王阔.吉林省文化产业效率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创新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