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UVB联合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观察

2017-09-07 17:03杨海龙赵晓冬李丹丹焦阳赵丽丽孙佰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1期

杨海龙 赵晓冬 李丹丹 焦阳 赵丽丽 孙佰珍

【摘要】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洗剂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NB-UVB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 观察组复发1例, 复发率为2.5%, 对照组复发5例, 复发率为12.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B-UVB可促进毛囊自我修复, 可进一步提高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马拉色菌毛囊炎;窄谱中波紫外线;伊曲康唑;酮康唑洗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087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以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毛囊炎性病变, 多发于中青年。马拉色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有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 卫生条件差、妊娠、恶性肿瘤等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病[1-3]。马拉色菌在毛囊炎药物治疗以抑制油脂分泌和抗马拉色菌为切入点, 但治疗时间长, 易复发。本研究采用NB-UVB联合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8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23例, 年龄18~52岁,

平均年龄(28.4±7.9)岁, 病程1周~18个月, 平均病程(4.7±

4.5)个月, 皮损位于胸背部17例, 后背部10例, 前胸部7例, 颈部5例, 腰腹部1例;曾用过糖皮质激素12例, 广谱抗生素3例, 免疫抑制剂1例。对照组男15例, 女25例, 年龄18~48岁, 平均年龄(29.7±6.4)岁, 病程1周~18个月, 平均病程(4.3±4.7)个月, 皮损位于胸背部14例, 后背部11例, 前胸部9例, 颈部4例, 腰腹部2例;曾用过糖皮质激素10例,

广谱抗生素4例, 免疫抑制剂2例。两组患者均在停药后1个月纳入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洗剂治疗。用法和用量:伊曲康唑胶囊(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428, 规格:0.1 g)口服, 0.1 g/次, 1次/d;酮康唑洗剂(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700, 规格:2%)每晚涂抹1次, 清洁皮损区后均匀涂抹酮康唑洗剂, 搓揉至起泡沫, 保持5 min后清水冲洗。疗程为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NB-UVB治疗, 波长311 nm, 初始剂量为0.3 J/cm2, 并以0.05~0.1 J/cm2逐渐调高, 以出现红斑为最佳剂量, 最大剂量不超过3 J/cm2, 2~3次/周, 2次治疗至少间隔1 d, 疗程为4周, 如治疗后患者如出现疼痛或水疱, 应停止治疗1次, 并适当下调照射剂量。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停药后2周的临床效果、停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好转及无效4个层次。痊愈:真菌镜检阴性, 皮损完全消退;显效:真菌检查偶见马拉色菌, 皮损面积较前消退>70%;好转:高倍视野下真菌数≥3个, 皮损面积较前消退30%~70%;无效:真菌镜检阳性, 皮损面积较前消退<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观察组停药2周后痊愈23例(57.5%), 显效14例(35.0%), 好转3例(7.5%),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2周后痊愈14例(35.0%), 显效12例(30.0%), 好转11例(27.5%), 无效3例(7.5%), 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 其中皮肤干燥、紧绷感3例, 给予保湿护理后好转;照射后皮肤瘙痒、灼痛2例, 停止NB-UVB照射1次后自行缓解;治疗初期腹痛、恶心1例, 可耐受, 自行缓解,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 其中皮肤干燥、紧绷2例, 给予保湿护理后好转;治疗初期腹痛、头晕1例, 腹痛、恶心1例, 可耐受, 自行缓解,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 观察组复发1例, 复发率为2.5%, 对照组复发5例, 复发率为12.5%,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马拉色菌定居于人体的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 马拉色菌由孢子相转化为菌丝相, 侵入毛囊内并大量繁殖。马拉色菌具有嗜脂性, 可合成多种脂肪分解酶, 将毛囊内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并堵塞毛囊口[4-6]。伊曲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 可抑制细胞膜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麦角甾醇的合成, 已广泛应用于马拉色菌感染的多种疾病。唐教清等[7]总结发现, 伊曲康唑除抗真菌外, 还有抗血管生产、调节胆固醇转移、抑制P-糖蛋白合成, 适用于合并肿瘤及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但单纯采用伊曲康唑起效慢, 易复发, 口服方式使得该药经血液循环, 药物分散并加重肝脏负担。酮康唑洗剂是一种局部应用的抗真菌药, 传统用于控制头皮屑、鳞屑和瘙痒症, 与伊曲康唑相同, 均在停药后仍会持续一定时间的药物作用。早有研究发现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洗剂可有效降低毛拉色菌毛囊炎的复发[8, 9]。NB-UVB目前已经在白癜风、银屑病及斑秃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并且在斑秃的治疗中, NB-UVB可促进毛囊的自我修復[10]。endprint

本研究結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高于对照组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促进毛囊的自我修复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观察组复发率为2.5%, 而对照组复发率为12.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其仍具有降低复发率的潜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 NB-UVB照射可导致皮肤瘙痒、灼痛, 增加患者的不适, 故推荐难治性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采用, 而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则不宜采用。此外, 与马拉色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疾病不仅是马拉色菌毛囊炎, 还有花斑藓及脂溢性皮炎, 如能确定NB-UVB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一成果可再行推广。

总之, 在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B-UVB可促进毛囊自我修复, 可进一步提高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卓英, 朱宝峰, 齐焕英, 等.宝安区石岩地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病情况及多种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8):1-3.

[2] 韦无边, 黄桂新, 肖扬, 等.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29):124-127.

[3] 周美凤, 陈集敏, 钟建能, 等. 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评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3):156-158.

[4] 曾跃斌, 胡丽娜, 王恂, 等. 两种抗真菌药联合治疗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比较.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6(6):1012-1013.

[5] 赵文青. UVA/UVB联合照射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132例疗效观察. 亚太传统医药, 2011, 7(1):59-60.

[6] 李洁思, 张璇君. 窄谱UVB联合小剂量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河北医学, 2009, 15(7):817-819.

[7] 唐教清, 陈爽, 穆潺, 等.伊曲康唑的非抗真菌作用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0):2442-2445.

[8] 费慧芳.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复发的临床疗效.医药导报, 2007, 26(7):778.

[9] 李玲, 孙吉瑞, 张国强, 等.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4(46):33-35.

[10] 薛国煌, 林少华. 窄谱UVB联合伊曲康唑巩固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中国农村卫生, 2015(12):92-93.

[收稿日期:2017-0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