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7-09-07 18:40贾志华平欣罗勋仲卫静杨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1期
关键词:护理模式睡眠质量综合护理干预

贾志华 平欣 罗勋 仲卫静 杨杨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存在睡眠障碍的住院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的患者有27例, 睡眠良好率为90.0%, 而对照组中睡眠质量良好的患者有20例, 其睡眠良好率为66.7%;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模式;综合护理干预;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1.101

睡眠是人们正常的生理需要, 良好的睡眠可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有助于精力和体力的恢复, 可使人体免疫力提高, 增强抗病能力[1], 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住院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 更需要充足的睡眠。然而住院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病情、药物以及睡眠环境的改变等多种因素导致睡眠障碍。因此,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随机选择大庆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住院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以分析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择大庆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存在睡眠障碍的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来自于心内科13例, 肾内科9例, 骨科11例, 康复科8例, 妇产科5例, 耳鼻喉科3例, 神经内科6例, 重症医学科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 年龄62~78岁, 平均年龄(68.4±5.2)岁。对照组男16例, 女14例, 年龄63~76岁, 平均年龄(67.5±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常规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①积极治疗患者的疾病, 缓解临床症状。②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患者病程长, 康复较慢, 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甚至有抗拒、怀疑的心理[2]。护理人员以主动、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例患者, 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与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善于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向患者讲解睡眠与疾病的关系, 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疾病的快速恢复, 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 坚定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疾病。③加强病房管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温馨的病区,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病房进行合理的布局, 以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空间,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从而促进安静睡眠;尽量根据患者的嗜好、性格特点及有无鼾声等安排病房, 将危重患者安排独立房间。若病房有2名以上的患者, 需要用屏风或窗帘来遮挡, 减少患者间的相互影响;积极引导同病房患者作息时间尽量相同, 增加双方间的互相适应;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尽量减小噪音, 做到四轻, 即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将各种仪器的声音尽量关小, 增加病房门窗的封闭性, 减少噪音的干扰。④睡眠指导: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作息时间表, 白天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睡眠时间, 开窗透气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午睡时间不要过长, 一般不得超过1 h, 晚上上床后30 min若仍睡不着则可引导患者听轻音乐以放松心情, 待困乏时再就寝, 患者家属为患者温水泡脚, 睡前饮用牛奶, 还可以进行穴位按摩。禁止患者使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 睡前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尽量满足患者某些睡前生活习惯, 但是无论夜间睡眠质量如何, 7:00必须按时起床, 在午间可补充睡眠;同时, 引导患者合理的使用镇静睡眠药, 让患者了解药效、使用方法、时间以及在服药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 使患者能够遵医嘱合理的服用药物, 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终提高睡眠质量[3, 4]。⑤饮食指导:禁止进食辛辣、过热、冷饮等刺激性食物, 禁止引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可导致患者过度兴奋的饮品。睡前将患者所有的问题解决掉, 不让患者带着问题睡觉[5]。⑥促进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对家属进行指导培训, 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睡眠质量。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取得朋友及过去同事对患者的关心和鼓励, 营造和谐家庭和社会氛围。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价, 患者在住院2 d填写PSQI, 并在治疗结束后再次填写, 总分为21分, ≥7分表示表示睡眠不良, <7分表示睡眠良好, 分数越高, 则睡眠质量越差[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有效护理, 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的患者有27例, 睡眠良好率为90.0%, 而对照组中睡眠质量良好患者有20例, 其睡眠良好率为66.7%;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觉醒次数多及夜醒后入睡困难等[7]。睡眠障碍虽然不可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却是造成患者情绪不稳、精神疲惫、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的等不良情绪, 患者病情的恢复受到一定影响。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较为复杂, 一般包括病程长、病情重, 本身体质较弱, 睡眠质量差是普遍现象, 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较差时还会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8-10]。本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最大程度地避免影响睡眠的因素,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 使患者的睡眠良好率达到了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秋霞, 何丽瑜, 刘育慧, 等.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因素的调查与对策.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1):13-14.

[2] 陈芳, 朱丽丽.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8):124-127.

[3] 汪媛.肿瘤患者住院睡眠质量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4, 6(5):337-338.

[4] 范文静, 杨静, 金雁, 等.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20):3917-3920.

[5] 杨彩红.舒适护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7):981-983.

[6] 李燕. 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8):3-5.

[7] 苗洁, 郭丽梅.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 2014(3):79-81.

[8] 黄利平, 吴艳丽, 黄玲.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 2014(30):90-91.

[9] 张惠. 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7):129-130.

[10] 周丹丹.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老年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5):196.

[收稿日期:2017-04-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模式睡眠质量综合护理干预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