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

2017-09-07 06:03徐炳超陈梅青沙世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应急预案急救护理

徐炳超 陈梅青 沙世贤

【摘要】 总结98例成批高温中暑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3人一组的检诊团队;重症中暑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有效的急救物资供给;抢救现场秩序的有效维持是成批高温中暑患者成功应对的基础。

【关键词】 应急预案;高温中暑;急救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101

中暑是指在高温热辐射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下, 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导致机体核心体温升高, 引起潜在致命性机体紊乱[1]。按照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重症中暑以核心体温升高(>40℃)伴有脑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 表现为意识不清、谵妄和惊厥等[2]。随着室温效应等导致全球气温变暖, 加之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人类耐热能力逐步减退, 中暑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扬州地区2016年7月25~31日最高气温均在37℃以上, 短短1周时间, 本院东西急诊共收治高温中暑患者98例, 其中重症患者51例, 轻症患者47例。在抢救中暑患者过程中, 本院立即启动院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实施紧急的救治,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016年7月22~31日天气炎热, 高温酷暑。扬州日气温在30~39℃, 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 预检分诊护士在接诊3例中暑患者后, 职业的敏感性让急诊护士意识到可能会有成批的中暑患者来院救治, 护士长立即汇报医务处、护理部。根据医院的应急管理办法, 本院制定并启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高温天气医疗护理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了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4]。本院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内容包括总则、事件分级、组织体系、监测与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奖惩、附则等八个部分组成。①总则:包含由编制的目的、编制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四个方面。②事件的分级: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 连续数天(3 d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之为高温热浪, 应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 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 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扬州的高温天气属于极易发生中暑。③组织体系:规定医务处为正常工作时间医疗应急指挥常设办公室, 总值班为非正常时间应急指挥临时办公室, 负责在各自职责时限内接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快速动员组织抢救和信息初步上报, 并负责到现场指挥协调抢救工作。全院各级医务人员应服从医院指挥, 统一调配。医院建立高温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并成立小组微信群。④监测与报告:规定本院东西急诊科为高温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急诊科应由预检分诊人员做好高温天气导致严重疾病(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登记和报告工作。如短时间内高温天气造成3人以上(包括3人)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症抢救事件, 急诊科护士长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办公室电话报告。如1 d内患者达10人以上并出现危重或死亡病例, 应急指挥办公室立即向市卫计委电话报告, 并说明是否需要医疗帮助。医院由应急办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患者救治过程中, 医务处或总值班应根据医疗救治状况实时向卫计委、疾控部门进行医疗过程报告。⑤应急响应:包括应急响应的原则、应急响应措施、医技后勤部门支持三个方面。一切救治工作都应以“急、快、安全”为准绳, 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救治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第一要务, 要求各级医务人员务必做到“建立静脉通道快、维持呼吸循环快、生命体征监测快、检查报告快、输血快”, 同时还需做到“四个到位”, 即“处理到位、观察到位、交代病情到位、病历记录到位”。急诊绿色通道应准备好充足的人员、轮椅、担架, 准备随时运送患者。急诊科为收治中暑患者的首选场所,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作为危重症患者收治场所, 应尽量集中收治, 集中管理。医务处、护理部应调集医护力量, 成立专门救治小组, 负责病房患者的诊治工作。设备处、药剂科等部门应当做好应急设施、设备、各类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供应与调度。⑥保障措施:医院每年进行各种应急培训和实战技能演练, 锻炼应急队伍, 提高诊疗水平。⑦奖惩。⑧附则。

2 中暑患者的紧急救治

2. 1 组成3人检诊团队 分诊的及时和准确与患者抢救成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着直接的关系[5]。成组化的分诊模式改变了原来1名或2名护士在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时分身乏术的事件。所有分诊护士统一由高年资的护理组长分配调度。贯穿于所有区域的救治环节。本院安排1名护理组长、1名高年资护士和1名年轻护士组成3人检诊团队, 护理组长负责不同区域人力、物力的缺失情况, 进行实时数据统计汇总, 在救治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信息上报护士长, 由护士长向设备处、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做好仪器、药品的调配工作;高年资护士负责病情的评估, 迅速对患者进行意识、循环、呼吸状态的评估, 确定病情的分级及分区并做好批量患者的标识管理;年轻护士负责基本信息的登记,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分级、分区、首诊医生、护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及每例患者產生的费用等。分诊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应及时开通“绿色生命通道”, 按照先抢救、先治疗、先检查、先用药原则进行救治。

2. 2 重症中暑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 抢救现场指挥小组统一支配医护人员及转运人员的救治工作。进入红区的重症中暑患者由抢救护士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 采用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 可有效降低体温,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减少患者恢复意识时间促进康复[6]。抢救室护士迅速评估气道, 保持气道通畅, 给予高流量吸氧, 必要时气管插管;予以物理降温, 控制室内温度22~25℃, 湿度40%~60%, 酒精或凉水擦浴, 头颈、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 视情况使用降温毯, 留置胃管, 用冰盐水500~1000 ml胃管内注入;化学药物降温:氯丙嗪25~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在2 h内静脉滴注完毕,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降低氧耗的作用, 但低血压患者禁用;地塞米松注射液10~20 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有助于降温和减轻脑水肿, 防治脑水肿及抽搐, 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降温、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建立两路静脉通路, 一路输注4℃的糖盐水1000 ml, 开始输液时滴速应缓慢防止液体过冷引起痉挛和心律失常, 在机体适应这个温度后可以加快补液速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适当减慢);另一路作为药物使用通道。予以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者静脉给予20%甘露醇;抽搐发作者可静脉输注地西泮;维护脏器功能, 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通气, 及时发现和治疗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如患者发生低血压, 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快速输注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 存在酸中毒时给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加强基础护理, 重症中暑的患者常有大小便失禁, 护士要及时清除污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待患者病情平稳要做好转运前的准备。endprint

2. 3 有效的急救物资的供应 本次中暑事件有高温预警, 但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患者, 科室备用物资无法满足抢救的需要, 经中暑应急指挥办公室指挥协调, 首先调用供应室应急物资。后勤管理部门、设备库房、药剂科等保证物资、医用耗材及药品的供给。供给的物资包括亚低温治疗仪、呼吸机、监护仪、电风扇、冰袋、冰块、一次性消毒垫单、毛巾等, 药品包括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氯丙嗪等。

2. 4 维持抢救现场秩序 成批患者往往批量进入急诊室、抢救现场患者多、救护人员多、围观人员多, 容易造成抢救现场的混乱[7]。保卫科负责维持抢救室、家属等候区域的外围秩序, 负责联系三无患者的家属及患者贵重物品的保管、登记工作。

3 结果

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后, 长达7 d的抢救过程紧张有序, 团结协作、配合密切。98例中暑患者中有3例死亡(入院时即死亡), 3例家属放弃抢救, 其余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好转出院。此次中暑事件中包括信息的传递、救治环境的布置、应急人员的到达、救援物资的供给等各环节紧紧相扣, 快速有效。

4 讨论

此次中暑事件持续时间长约7 d, 患者救治的随机性大, 病情严重程度不一, 从3例中暑患者入院, 急诊护士凭借其职业敏感性立即汇报相关部门, 制定并启动了高温天气医疗护理应急处置预案。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能提高医院的应急处理能力, 提升员工的应急行动能力, 便于管理者发现问题, 为实施改进提供依据[8]。在此次事件中, 急诊护士采用3人检诊团队,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进行快速有效的气道评估、留置导尿、严密的病情监测、留置胃管、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均能体现出良好的急救专业技能, 这与护理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急诊护士应急急救技能的学习考核及常规预案的演练密不可分。该年扬州出现如此多的中暑患者, 可能与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有关, 98例中暑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6岁, 提示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中暑的患者中约70%是社会的低产阶层, 老年人合并有基础疾病、五保户及独居老人更易发生重症中暑, 提示高温酷暑应重视这部分目标人群,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降温措施, 防止中暑事件的发生[9, 10]。

综上所述, 本院通过制定完善的高温天气医疗、护理应急处置预案, 对中暑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落到实处的常态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以急诊科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全院定期演练, 使医院具备良好的群体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保证了此次成批高温中暑患者成功救治。

参考文献

[1] Kourtis N, Nikoletopoulou V, Tavernarakis N. Small heat-shock proteins protect from heat-strok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Nature, 2012, 490(7419):213-218.

[2] Bouchama A, Knochel JP. Heat strok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2, 346(25):1978.

[3] O'Malley PG. Heat waves and heat-related illness: preparing for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health in temperate areas.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7, 298(8):917.

[4] 陳建安, 刘建波, 吕红频. 全面加强应急预案管理 着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中国减灾, 2014(11):16-19.

[5] 孙海晨, 邵旦兵, 王慧娟, 等. 批量伤员急救流程的优化. 创伤外科杂志, 2009, 11(2):104-106.

[6] 于琳琳. 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8):34-36.

[7] 卢敏, 王红梅, 罗跃辉, 等. 汶川地震大批伤员分类的组织及方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14):3-4.

[8] 陈水红, 金静芬.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成批重度烧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8):959-962.

[9] 程梅. 中暑患者急救治疗与护理观察.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11):263-264.

[10] 徐勤. 中暑患者7例的急救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11):2676.

[收稿日期:2017-03-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急预案急救护理
环城水系施工中静力切割技术的应用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及注意事项浅谈
危化企业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