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全程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9-08 03:01邢惠萍吴雪琴富霞王琦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全程化昌吉心肌梗死

邢惠萍吴雪琴富 霞王琦咏

(1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昌吉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2 新疆昌吉州中医院,新疆 昌吉831100)

急诊全程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邢惠萍1吴雪琴1富 霞1王琦咏2

(1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昌吉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2 新疆昌吉州中医院,新疆 昌吉831100)

目的评价急诊全程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全程化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抢救情况、住院时间、复发概率和再次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概率。结果A组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时间略短于B组,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院内AMI复发率(5.13%)和再次PCI率(5.13%)均少于B组的23.08%和25.6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实施急诊全程化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与再次PCI率,可推广。

急诊全程化护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和急性缺血情况,进而导致心肌坏死[1]。其常见于欧美国家,但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由于AMI的病变速度快,发病较急,所以在该病患者抢救过程中,需要加用护理干预。本文旨在分析急诊全程化护理在抢救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范围是22~68岁,平均(40.21±4.23)岁;发病-入院时间为1~11 h,平均(3.11±1.26)h。B组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范围是23~67岁,平均(40.14±4.15)岁;发病-入院时间为2~10 h,平均(3.08±1.34)h。对比以上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B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吸氧护理、静脉通道创建、抽血化验和心电图监护等。A组给予全程化护理,具体为:院前急救护理:当接收到求救信号后,急救人员应立即出诊,并检查急救设备是否准备齐全。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和急诊室具体情况制定急诊预案。转运护理:急诊患者到达现场以后,应立即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吸氧治疗和药物治疗。急救人员需实时监护其生命体征,使其取仰卧位,并将其头部偏于一侧。转运期间,急救人员应保证动作轻柔,平稳,在急诊患者上车以后,为其连接氧气,并确保静脉通道顺畅。评估病情:根据急救患者的症状表现、生命体征和自身相关经验评估其病情程度,并将评估结果上报科室,便于与上级医院联系提前做好手术准备。接诊后护理:急救人员将患者安全送达医院后,护理人员需要马上就位,并继续对其进行吸氧处理,然后将其送达急诊室。在患者的下肢部位创建静脉通道,同时检测其血常规、心肌功能与凝血功能等。溶栓术前准备:在护理人员收到病情评估结果后,需要准备手术器械,并检查各器械的运作情况,以节省抢救时间。术后监测:溶栓术治疗后,患者会被送入病房,由于其病情程度不同,所以护理人员需要紧密监测其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做好应急准备。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抢救情况、住院时间、复发概率和再次PCI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抢救情况、住院时间用表示,经t检验,复发概率和再次PCI概率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抢救情况和住院时间:A组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时间略短于B组,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抢救情况和住院时间

表1 对比抢救情况和住院时间

注:#表示与B组相比,P<0.05;*表示与B组相比,P>0.05

分组例数抢救情况(min)住院时间(d)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时间A组3978.50±12.36#42.71±12.77#11.84±3.79* B组39120.27±21.2155.49±27.8612.35±5.61

2.2 对比院内AMI复发与再次PCI概率:A组的院内AMI复发率和再次PCI率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对比院内AMI复发与再次PCI概率[n(%)]

3 讨 论

AMI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狭窄、硬化,加之劳累过度、暴饮暴食、情绪起伏大和吸烟酗酒等因素影响,会导致动脉的粥样斑块发生破裂,进而加快血小板向破裂斑块聚集的速度,从而形成血块[2]。该血块会对冠状动脉的管腔产生阻塞作用,最终引发心肌缺血坏死。此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神志障碍等也会导致AMI。临床中多用溶栓术治疗,其具有操作便捷、技术成熟、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够显著控制病情[3]。为确保手术效果最优化,研究采用急诊全程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护理、评估病情、接诊后护理、溶栓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4]。以上护理措施的目的均为节省抢救时间,使患者最快的接受治疗。在该护理措施中,要求参与急救成员各司其职,做到护理干预的有序性、规范化和连续性[5]。所以,参与急救成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充分掌握护理技能,并能灵活应对各种紧急情况。这是该项护理措施取得成功的前提[6]。研究中,A组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住院时间略短于B组,对比无差异(P>0.05)。A组的院内AMI复发率和再次PCI率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实施急诊全程化护理,可达到最优的抢救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和再次PCI等不良情况发生,可推广。

[1] 刘淑梅,陈红.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258-259.

[2] 张静.全程优化护理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206.

[3] 姜爱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应用价值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807-809.

[4] 陈芝菊,王颖,易瑜,等.全程优化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104-106.

[5] 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30-131.

[6] 王倩.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16(14):158.

R473.5

B

1671-8194(2017)22-0254-02

猜你喜欢
全程化昌吉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图说建党百年·天山画卷 时代昌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托管引领共赢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