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寿桃纹在陶瓷容器造型中的装饰应用研究

2017-09-08 10:09左筱梵
绿色包装 2017年7期
关键词:寿桃桃叶吉祥

左筱梵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株洲412007)

传统寿桃纹在陶瓷容器造型中的装饰应用研究

左筱梵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株洲412007)

“寿桃纹”系包括了桃实、桃叶、桃枝的中国传统植物装饰纹样。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陶瓷容器的装饰应用中常见之。表现寿桃纹的陶瓷容器追求装饰美,重视韵律美。本文系针对现阶段寿桃纹的研究相对有限的具体情况,以传统吉祥纹样的人文意义为切入点;以陶瓷容器造型上的寿桃纹装饰造型为线索,结合图像资料来进行分析。从寿桃纹的人文意义、装饰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与阐释。对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中内涵规律的再研究会对我们更好的发现和理解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图形与设计思维等相关问题提供启示。旨在从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纹样中汲取灵感,为更好地设计出新时代的富有民族特色且符合民族审美情趣的包装设计作品提供借鉴。

寿桃纹;传统吉祥纹样;陶瓷造型装饰;包装设计

中国古代先民们关于桃的崇拜,由来已久。《神异经》云:“东方有树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神农经》关于桃可延年的描述更为神奇:“玉桃服之长生不死”。班固所著的《汉武帝故事》中也有以下记载:“...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舄,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母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圆丘之紫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着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1]不仅如此,众多神话故事中,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东方朔偷桃等中都出现了桃这一象征长寿之物。

时至今日中国大地上仍保留有许多包含“桃”字的地名,比如湖南桃源县、常德桃花源,湖北的仙桃市等。东晋的伟大诗人陶渊明更是著有《桃花源记》,描绘出了“桃花源”这幅世人所向往的乌托邦。

中国道教的长生思想也赋予桃之长寿内涵。“杨朱所重的‘生’就是生命,‘生’的根本就是‘身’,即身体。杨朱派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的养生,也就是养身[2]。”道教神话传说中主宰着人们生命长短的南极仙翁就时常以手托桃,用来象征长寿。正因寿桃所具有的“长寿、吉祥”之意,从而深受古代先民们的喜爱。

1 寿桃纹的吉祥寓意

“寿桃纹”系包括了桃实、桃叶、桃枝的传统植物装饰纹样。作为传统纹样的寿桃纹于陶瓷容器造型的装饰中常见之,如粉彩寿桃纹瓶[3](图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陶瓷容器载体甚至是不同的工艺人手中所呈现出的寿桃纹形态也有所差异。

吉祥观念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易.系词下》曰:“吉事有祥”,这里的吉祥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曰,“吉,善也,从士口;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宋开始,吉祥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到了明清,整个社会形成向往吉祥之风,表现出了先民们对理想生活的寄托。在中国以福禄寿为题材的装饰图案、纹样几乎随处可见,成为陶瓷容器装饰纹样领域的主流。 田自秉先生对传统吉祥纹样就曾有如下描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纹样的符号意义,在于它表示出群体的共同认识,具体的则是反应出约定俗成的观念[4]。”各时期陶瓷容器上的装饰纹样大都具有符号的作用。特别是本文所研究的寿桃纹,更是传统纹样符号意义的进一步开拓与深化的结果,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正是由于相对凝滞的传统文化,一物与另一物间的联系一旦确立后,久而久之这种物与物之间联系便固定下来。中国传统的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些纹样里,使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与色彩,最终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民族共识。

中国传统的纹样设计者还将各种植物、动物等形象进行系列组合,使传统的纹样图像迸发出了更多具有文化象征的内涵。

这类系列组的纹样种类繁多,运用了大量寓意的表现手法,将客观的物体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比如青花海水桃纹扁瓶[5](图2),容器腹部绘有寿桃、海水、山石、蝙蝠等纹饰,寓意福山寿海;“福寿三多”[6](图3)桃、佛手、石榴分别寓意是多寿、多福、多子,也称“三多图”。还有其他包含寿桃纹样的系列组合,如寿桃纹、蝙蝠、盘长寓意福寿无边;结合蝙蝠、古钱寓意福寿双全等。这类纹样不仅极富装饰韵味而且符合我们本民族的审美习惯。

2 寿桃纹的装饰造型

图1粉彩寿桃纹瓶

图2 青花海水桃纹扁瓶

图3 福寿三多

寿桃纹样追求装饰美,重视韵律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以古为今用,将寿桃纹等传统吉祥纹样采用重构、组合等方式应用到容器包装当中,使其更具民族性与装饰韵味。

2.1 寿桃纹的构成形式

克里夫贝尔曾说,“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传统寿桃纹样不仅具有吉祥的寓意,其构成形式也相当丰富多样。

雷圭元先生在《中国图案美》[7]一书中曾详尽地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图案中变化母体之一“太极图”这种构图形式的含义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完整的形式美感。

粉彩九桃盘[8](图4)整体来看就是一种“太极图”式或“S”形象的构成形式,极富装饰美和韵律美。桃干的走向是呈太极图式的“S”型走向;加上桃实、桃叶便构成了一幅桃实硕果,枝折叶动的律动感十足的装饰纹样。该纹样的视觉中心十分清晰,是以面的形式为主的桃实。视线沿着桃枝与桃叶的生长动势使得整个寿桃纹图案显得愈加生机勃勃、生生不息。寿桃的植物本身生长态势与太极图式的构图法则相互融合,顺势而生的手法令人感叹。

黄地青花桃纹盘[9](图5),系与圆盘外形轮廓相适应的适合纹样。肥硕的桃实主导了整个寿桃纹的动势。为使画面维持稳定感,桃叶狭长并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舒展。桃枝纹样线条多为曲线显得优美流畅,同时也具有生动活泼的空间效果。

青花寿桃纹执壶[10](图6),容器腹部是菱花形开光,轮廓内绘寿桃纹为主花。装饰以折枝寿桃纹,桃实饱满头尖下圆,桃叶细长。开光式的构图方式使得陶瓷容器的装饰更多变化,同时也起到突显寿桃纹样形象的作用,使容器装饰造型更具整体性。

从以上三个寿桃纹样中桃枝的互相穿插变化还可以看到中国画中所说的“勾股法”与“女”字交叉的构成样式。《易》曰:“可观莫如树”。桃树的桃叶桃枝就是由一些看似齐,实而不齐的形状组合而成的,所以“可观”。正是这最基本的组织法则才使得陶瓷容器装饰的寿桃纹样看上去既变化多端又井然有序。

2.2 寿桃纹的纹样形式

寿桃纹的纹样形式大致可分为团纹、散纹、带纹。

2.2.1 团纹

团纹,泛指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对称式、均衡式。既有适合纹样也有自由式纹样,同时也是组成图案纹样的基本单位。

(1)对称式的团纹,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的对称式单独纹样。寿桃纹[11](图7)的整体造型自然,结构完整且简练。桃实的造型简约用线干净利落,桃叶以面块来处理,造型质朴。

图4 粉彩九桃盘-太极图式

图5 黄地青花桃纹盘-适合式

图6 青花寿桃纹执壶-开光式

图7 对称式寿桃纹

图8 寿桃纹盘-团纹

图9 桃纹高足碗-带纹

(2)均衡式的团纹,从表面上看人们会以为均衡就是单纯的破坏对称,实则不然。均衡就是维持对称,也可以视为是一种隐藏的对称。五彩寿桃纹盘[12](图8)是以中心点为准,空间与寿桃在分量上是平衡且稳定的关系。均衡式能充分体现力学理论,使其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均衡感是通过桃实为主,叶为次,各叶片之间的疏密关系、延伸方向以及颜色的渐变感等各方面一起来实现的。使观赏者充分感受到了寿桃的生动性和不规则感,并使得整个寿桃纹样具有节奏与韵律感。

2.2.2 散纹

散纹,系分散于陶瓷容器装饰面上的纹样。

2.2.3 带纹

带纹又称二方连续纹样,是单位纹样的连续组合,给人一种有规律的节奏感,且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由五彩桃纹高足碗[13](图9),可见桃叶部分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连续,这种倾斜式的二方连续纹样具有生动、灵活的特点。

寿桃纹,系集合艺术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传统装饰纹样。传统寿桃纹样极具艺术性,它体现了纹样设计者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习惯,是纹样的精神属性。纹样是通过设计者对寿桃这一实物进行加工、组合、夸张等一系列艺术手法而形成的装饰纹样,富有民族性与装饰韵味。

中国传统纹样不仅具有艺术性还有功能性,这是纹样的物质属性。因为从其本质上来讲,传统纹样需要依附在陶瓷容器或其他工艺本体之上,才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实用性功能,如指示功能,指通过在陶瓷容器表面的特定部位饰以纹样,来提升视觉吸引力。如在陶瓷容器的碗、杯口部,装饰一道带纹花边。纹样不仅具有装饰美感,还能使人在握拿、饮用之时较为准确地看到其口部。寿桃纹样体现的艺术与功能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在设计实践中,也要遵循“实用、合理、美观”的设计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全力通过设计达到实用与艺术的平衡。

3 结语

古人爱桃,追求的是它所蕴含的长寿延年之意,表征着中华民族对吉祥与寿文化的根深蒂固。从寿桃纹身上也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传统寿文化的历史剪影。传统寿桃纹样在陶瓷容器中的装饰构图具有太极图式均衡且连续的特点,极富装饰美、韵律美。中国传统的纹样种类丰富,其中包含的吉祥寓意和审美蕴涵,约莫涵盖了中国先民们生活的各方各面。对传统纹样的认识与了解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与建设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之路的思索;还可以为包装设计师提供更为丰富的创意源头与空间。本文所提及到的寿桃纹样只是具有代表性的冰山一角,但借此略见一斑。笔者认为,当今中国的包装设计应当是符合国际趋势的“世界的”,更应当是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民族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能使中国设计更好的立足于世界设计之林。当然这绝不意味着照搬全用,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如何将传统纹样应用于容器造型的装饰中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课题,它需要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同时也要求其能做出符合当下语境的崭新诠释。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3]伯仲.中国瓷器分类图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82.

[4]田自秉, 吴淑生, 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维中.中国历代器物造型纹饰图典[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570.

[6]左汉中.中国吉祥图像大观[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1:321.

[7]雷圭元.中国图案美[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 [8]任力.中国嘉德艺术品投资图典瓷器4[M].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 1:91.

[9]邱东联.中国清代瓷器赏玩[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9:94.

[10]李宗扬.明清瓷器图鉴上[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1:12.

[11]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 吉祥禽鸟/植物[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251.

[12]林翰.单彩瓷.五彩瓷[M].北京: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11, 2:113.

[13]李宗扬.明清瓷器图鉴上[M].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1:137.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Peach Pattern in the Ceramic Container Modeling Decoration

ZUO Xiao-fan

Peach pattern which belonging to Chines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plant pattern actually integrate the peach fruit, peach leaves and peach branches. It is common in the decorativ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andicraft ceramic containers. The ceramic container lines showed Peach-Shaped pattern pursuit of decorative beauty, pay attention to rhythm. This paper aims at the present study of peach pattern, which is relatively limited, and is based on the humanistic meaning of traditional auspicious pattern the ceramic container modeling on the other Peach-Shaped pattern decoration for clues, combined with the image data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interprets the human meanings and decorative features of the peach pattern. The study of the connotation laws in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al patterns will provide u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of graphics and design thinking in modern packaging design. The aim is to draw inspiration from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patterns of ancient China,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etter design of new era'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aesthetic taste.

peach pattern; traditional auspicious pattern; ceramic decoration; packaging design

TB482.1

A

1400 (2017) 07-0046-04

10.19362/j.cnki.cn10-1400/tb.2017.07.004

湖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课题“全日制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JG2014B055)

左筱梵(199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包装设计。

猜你喜欢
寿桃桃叶吉祥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与人为善 一路吉祥
转亲
桃叶研汁止痒方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论紫砂壶“寿桃”的创作思路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非洲行记(八)
几种药剂防治桃叶螨药效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