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发展线路 规划宏伟前景《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影响深远

2017-09-08 10:09简琦
绿色包装 2017年7期
关键词:印刷意见转型

行业纵览 Industry Overview

明确发展线路 规划宏伟前景《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影响深远

包装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国计民生密切相联,关系着繁荣商品经济,促进国际贸易,提升消费水平,创建绿色生活。包装产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状况和文化理念。现在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拉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包装产业作为生产制造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国包装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包装制品生产为核心的包括包装原材料、包装制品、包装机械、包装科研、包装设计和包装教育以及包装回收再利用等门类的完整产业体系。我国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工业位列我国38个主要工业门类的第14位,成为中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全国包装企业25万余家,包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

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累积了很多问题,包装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重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高新技术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进口依赖度高;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绿色化生产方式与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包装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低档次、同质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序竞争现象未能得到遏制。这些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来解决。

工信部、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政府在包装产业史上出台的第一个系统性指导文件。《意见》首次明确将包装产业定位为“服务型制造业”,确立了包装产业在中国制造体系中的定位,解决了长期以来产业属性模糊以及因定位不准导致的方向不明等问题。《意见》将“推动生产方式转变、供给结构优化、过剩产能化解和增长动力培育”作为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顶层系统设计。

《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宏伟目标,到2020年我国包装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万亿元,形成1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或集团,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意见》围绕转型发展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引导, 按照服务型制造业的产业定位,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有效解决制约包装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关键技术与应用瓶颈为重点,全面推动产业的转型发展与提质增效。提升产业的标准化和绿色发展水平,产业的智能制造水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将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和标准包装,作为包装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意见》围绕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装备三大类产品和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竹木包装五大子行业,从产品升级、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品牌培育等几个关键点上分别确定了发展线路图。特别是根据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着重从包装产业各细分行业如何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培育产品品牌提出了明确要求,给出了明确方向;根据包装产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短板和国际前沿技术发展方向,梳理了各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点,通过实施“包装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形成了转型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包装企业要依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主动强化转型理念,落实转型要求,遵循转型路线,提升转型能力。

《意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包装材料绿色化工程”、“食品药品包装安全化工程”、“包装制品高端化工程”、“包装印刷数字化工程”、“包装产业信息化工程”和“包装装备智能化工程”,并着重要求推动先进技术和重大成果的应用示范。

《意见》对包装产业的转型发展要求具有普适性,快递包装也不例外。《意见》中明确了推广包装基本模数(600×400mm),构建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及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这些都将对快递包装提出新的要求,引导向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及循环共用发展。适应电商模式,拓展发展空间,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重构与用户、市场之间的关系,对接上下游产业与终端需求,实现由传统包装制造商向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意见》提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包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设和推广,推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流通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渗透。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加强包装电子商务、工业云和大数据等平台的构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驱动、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众包设计、云制造等包装生产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产业经营方式,促进包装企业形成新的生产、制造、服务及商业模式。推广商品包装的箱码,推动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作为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身份证”与“通行证”,实现与国际信息数据的接轨。

《意见》要求提升包装智能化水平。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建立设计、制造、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机制,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大力推广集协同制造、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等为一体的先进制造模式,构造智能包装生态链。大力开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装备和高性能包装机械手、包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加快智能化包装设备及生产线技术标准研制,自主攻克优化设计、智能检测、在线计量和协同控制等包装成套装备共性技术,积极应用具有传感、判断与执行动作的智能端,研发包装专业软件和嵌入式系统,着力提高主要包装工序自动化程度和高速包装生产线及各类先进检测设备的制造水平。重点开发具有商品真伪鉴别、食品变质预警、居家用药提醒及儿童安全保障等功能的智慧型包装制品。

《意见》指出,包装物的回收利用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回收责任不明,二是强制约束缺失。《意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解决办法:一是大力推行减量和生态设计,支持应用生产质量品质高、资源能源消耗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小、便于回收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重点开发和推广废纸(金属、塑料等)自动识别、分拣、脱墨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二是促进设计、生产及使用者在包装全生命周期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原材料来源、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能耗、排放等方面开展对包装品的环保综合评估,选择合适品种率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三是研究制定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促进政策,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优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这三大举措,从设计要求、材料选用、技术研发、评估手段、责任延伸、政策体系等多个维度打出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组合拳”,有望取得较好效果。

听一听专家的介绍,有利于理解文件。

参与全国包装工业“十三五”规划和《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起草工作的专家张耀权,在一次会议上介绍情况,说到数字印刷在包装行业的应用。因为数字印刷在调研的过程中,在发达国家也只是属于兴起这个阶段,所以当时讨论要不要写在中国实现数字印刷。但是工信部的领导和“十三五”规划起草小组专家组里的三个院士,都明确提出来必须要写,这是发展的趋势,是整个全球的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当时把这个写上去了,那么要实现这一个目标,要采取什么措施呢。当时我们就提出了,要实现我们中国包装工业的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六项工程,其中一项就是包装数字印刷工程。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包装委员会负责人张耀权还讲到:我们纸包装行业有三大亮点,第一大亮点是快递包装,这是未来发展的新的动向,是一个增长期;第二个是农副产品的包装;第三个就是个性化定制化包装,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数字印刷在我们中国已经起步了而且给我的感觉是已经和国际接轨了,这对我们纸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

许多经济界人士分析指出,如果把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比作“三驾马车”,那么消费升级、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无疑是未来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三驾轿车”。作为服务型制造业的包装产业,以高科技为先导,为消费升级全方位服务,前景宏伟,发展空间巨大。(简琦)

会展信息

2017京津冀(廊坊)国际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

作为京津冀地区最专业的印刷、包装、瓦楞、彩盒制造设备与耗材行业盛会,京津冀(廊坊)国际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PPE)自筹划以来,以国际化的视角呈现印刷包装领域全方位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PPE2017京津冀(廊坊)国际印刷包装工业展览会2017年10月25-27日在廊坊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以“科技创新、绿印未来”为主题,将汇聚来自京津冀/华北地区的印刷、包装厂家和一级供应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决策者到场参观,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400家展商参展,展示面积首次突破20,000平方米,吸引30,000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猜你喜欢
印刷意见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