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限塑令、征收VOCs排污究竟哪个真正实现了落地又生根

2017-09-08 10:09
绿色包装 2017年7期
关键词:塑令环保法塑料袋

新环保法、限塑令、征收VOCs排污究竟哪个真正实现了落地又生根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进行业的发展,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标准来规范市场,其中也有很多涉及到印刷相关领域的。有的开展并实施了多年,有的是新晋推出,那么在市场推进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真正的实现了落地生根呢?

9 年“限塑令”,市场依旧我行我“塑”

塑料垃圾素称“白色污染”,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这些垃圾大部分都难以分解,污染严重。为此,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行,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9年过去了,调查发现,“限塑令”遇上了九年之痒:传统领域“限塑令”名存实亡;新兴业态,“限塑令”有心无力。目前在传统领域“限塑令”基本名存实亡,塑料袋依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很多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铺随便给,大超市也不少用。此外,在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下,塑料袋也从现实的超市、商场,蔓延到了网上。还有些商家通过“互联网+”推广塑料袋,付款时扫码关注,就能免费得“袋”。

而造成如此境地主要是存在三大方面的问题:其一,其“替代品”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无纺布等材质的环保袋“颜值”始终没有显著提升,不仅价格更贵,携带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装完商品还可以装垃圾,哪怕要为此支付点小钱,在消费者看来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其二,监管不力,让“限塑令”空有其名。想当初,超市、菜市场几乎天天有人检查政策的执行效果,商家自然不敢放肆。

但塑料袋的生产企业众多,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所更是五花八门。随着时间推移,监管部门鞭长莫及,惩罚力度越来越小,检查次数越来越少,最终默许了商家对塑料袋的肆意使用。其三,政策本身也有局限性。按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但餐厅“打包”剩菜、在线或线下购物,是否也应听“令”行事?就拿快递过度包装问题来说,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但回收率不足10%。缺乏明文规定的灰色空间,给了塑料袋继续泛滥的机会。希望有关部门还要加强这一管理。真正的从源头上遏制,让政令更加接地气。

2 年多“新环保法”,落地容易生根难

两年过去了,新环保法实施效果如何?近日,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发布《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效果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环境法律关系主体角度回应了社会对新法实施情况的关注。

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直言,两年时间,成效与挑战并存,“喜忧参半”。

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增加,就环保问题约谈已成“新常态”;湖北等13个省份环保部门环境信息公开程度不理想;查封扣押遏制违法排污效果最好,“按日计罚”仍然存在执行难;废气减排效果显著,超标排放是企业违法受罚的主要原因。

报告总结,新环保法实施两年来,明目张胆的环境违法行为和罚后不改的行为大幅减少,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超标排放则是当前我国企业违法受罚的最主要原因。未来更好地推进新环保法的实施,配套立法需抓紧制定和出台,环境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和不同部门执法合作机制亟须改善,环保督政问责规范需更健全,地方党政领导环保责任要落实等。

1 年多“VOCs排污费”,收费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2015年底开始,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污收费等环保相关法规在更多城市开始推行,虽然印刷业绝不是大气污染大户,但印刷企业也应认识到节能、减排、创新的重要性,积极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对包装印刷业VOCs排放收取排污费,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四川、天津、辽宁、浙江、河北、山东、山西、海南、湖北、福建、江西、云南、广西及河南。

从最开始北京地区率先出台收费标准,业内就一直声音不断,质疑收费计量算法是否合理。不少业界专家纷纷表示,由于VOCs无组织排放的特点,其治理很难像对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那样,通过制定重点行业强制排放标准和电价补贴政策等措施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使这一收费政策切实落地并为企业接受,准确计量的问题一定要得到妥善解决,这一收费机制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不断的完善落实。

VOCs排污费征收标准力度之大,确实给不少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对污染物的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限制的作用。未来推进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监管以及加快制度的完善落实。

“环保督查”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省份,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一场直面问题、回应关切的环保劲风吹遍全国各地。从2016年7月,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到2017年4月,第三批环保督察的进驻。

以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下沉督察等不同的方式推进工作的开展,重拳出击存在污染的问题企业与地方。并在督察进驻期间,公布电话、邮箱,全程受理群众来信来电举报,经过多批次的环保督查进驻,切实的改善了目前各地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督出问题之多,揪出污染企业之多,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当地领导和相关企业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不是软指标,而是硬任务,不容打半点折扣;环保督察也不是一阵风,吹过去就算了,而是有常态化制度化的保证。

为了行业的发展,为了市场的规范,相应政策的出台固然是好,但是出台后如何开展、落实才是重中之重。建立完善的机制,加强市场的监管,更重要的还是要有政府的敦促,企业的积极落实,群众正确意识的树立,缺一不可!

会展信息

2017第19届中国工博会-国际生物降解塑料展览会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可降解材料倍受欢迎。而生物塑料具有制造不用石油产品、使用后会自我分解等优点,即将代替传统塑料走入我们的生活。生物塑料指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塑料,它具有可再生性,因此十分环保。生物塑料不仅对环境友好,其对肌体的适应性也非常好,可望用于生产可被肌体吸收的术后缝合线等医用产品。在汽车和电子行业的新应用将推动生物塑料需求的增长,主要将得益于生物塑料技术性能的改进,技术创新。虽然包装仍将占主导市场地位,预计它的份额将由2007年的65%下降至2025年的40%. 到2025年,亚洲塑胶价格将是生物塑料市场的领导者,约占32%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占到31%,美国占28%.

随着消费者对塑料产品偏好的逐渐转移,可再生环保材料受市场追捧热度不断升温。受其影响,生物基塑料市场需求力度加大。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让生产商看到了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装市场的机会。国际上众多知名厂商纷纷以并购、合资的方式进入该市场。鉴于目前消费者对生物降解塑料的认知度不高,未来还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引导消费者接受这种环保材料,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塑令环保法塑料袋
我是一个塑料袋
别让新版“限塑令”沦为“口号令”
“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限塑令”为什么变成废纸一张
“限塑令”之尴尬,如何化解
陈吉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把环保法落到实处
一个塑料袋
最严环保法实施一周年
新环保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