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潜能生的转化

2017-09-09 04:48王红梅
东方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自卑感做题阶段

王红梅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在我们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真正记得教师的,大多数往往就是这些“潜能生”。这种教育反差告诉我们,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只要我们关怀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爱洒向他们,并加之以恰当的教学策略培植,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会淋浴着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下面我讲讲我在课堂学习中转化潜能生的几点做法,跟大家一起来探究:

依课堂学习分析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预习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潜能生往往随大流,作浏览式预习,很少或根本提不出问题,因而也没有释疑的要求,这种行为主要出于自卑感,认为个人学习能力低,看不懂,学不会,干脆听老师讲解。

做法:设法强化他们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告诉他们“学习新知”是学习的一个“新起点”,大家都是从头开始,从而鼓起他们学好新知的信心和勇气;同时降低预习要求,教学生预习方法,让他们想想本课用到的旧知,列出新知识阅读提纲,把看不懂、搞不清的知识记下来,等到课堂上通过听讲解决,鼓励潜能生质疑问题积极尝试。

二、提问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体会最深的是:潜能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检查提问,往往担心答不出,答不对,怕因此难堪,失面子,虚荣心使他们缺少勇气。对于过程提问,理解运用提问,潜能生又往往漠然处之,认为“反正老师瞧不起我”不用担心老师提问的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巩固提问,如回答,他们则存有希翼;如不会,他们则烦躁不安。

做法:把信任和目光撒向每一个角落,把爱灌注于整个课堂的始终。在潜能生身上多倾注一点爱,让亲切感驱散潜能生的孤独自卑感,既要考虑到提问的反馈功能,又要顾及到提问的激勵参与功能,察颜观色,把回忆性的模式识别类的低层次,估计潜能生能答的出的问题尽量留给他们,答对的及时恰当鼓励;部分答对的,也应当肯定,勉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凡是综合性、理解性的、引申拓宽类的较高层次的题目,一般不提问潜能生,否则会引起他们的羞愧感,强化其自卑心理。

三、讲解阶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稍一留神都会发现;潜能生往往忙于记笔记,不注重问题的提出,而刻意于问题的结论;不注重探求问题的思路,而在意于固定的做题步骤,因而潜能生往往表情木然,思维封闭,不随老师课堂内容的进展或教学方法的变化而变化,总之,潜能生的思维不于教学节奏合拍。

做法:根据“起点低,台阶密、分层次”为原则,使用启发性语言,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循环渐进;有易到难,有简到繁,螺旋式上升,坡度要小,要求不要太高,使每一课,每一问题,每一步骤,每个符号都让潜能生听懂理解,尽可能的扩大受益面积。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辨析错误,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不断深化。在讲解过程中,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随时提问潜能生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拖住他们思维的绳索,不让他们掉队。同时教育他们“不钻牛角尖”,暂时听不懂的先记下来,放到课后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和整理性,强调记笔记是一个多感官的综合过程,听好才能记好,记是为了提高听的效果。

四、巩固练习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会觉察到:潜能生在做题时,边翻书,边练习,依样画符,不相信自己的答案,也不复查,被动地等待老师公布结果,且遇难题而止步,不积极思考,等待老师讲解,因此每学新知识,囫囵吞枣,知识漏洞越积越多,形成潜能生愈来愈跟不上队的恶性循环。

做法:首先培养潜能生先阅读课文,再整理课堂笔记,在此基础上再做练习的习惯。其次分析出练习题层次,指出必做和选做题,潜能生重在落实必做的中低档练习题上,在出题原则的设计上围绕“程度好的学生吃好,中等水平学生吃饱,潜能生吃的着”的最佳设想。

总之,在转化潜能生的过程中,对他们的起点要求要放低,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一种使命感,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通过不断的努力,让潜能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自卑感,不断增强克服困难,提高自身素质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做好转化工作,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卑感做题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做题做恶心
高考《不等式选讲》考什么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注重积累,大胆探究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失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