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7-09-09 00:33姚升林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流通

姚升+林琳

摘要:在回顾文献研究、界定技术创新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流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将有利于驱动生鲜蔬菜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技术创新通过降低流通损耗率、提高流通速度、减少流通成本以及保障质量安全等方面提高了生鲜蔬菜的流通效率。

关键词:技术创新;流通;生鲜蔬菜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5-295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5.04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ocumentary study and the defini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fresh vegetable circulation was elabor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novation of logistics technology such as cold-chain logistics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k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internet would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of fresh vegetables. Besides, by reducing the cost and loss rate of circulation, improving the circulation speed, and ensuring the circulation qualit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fresh vegetables circul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rculation; fresh vegetables

农产品流通连接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送至餐桌,保证了农产品的稳定均衡供应。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则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国务院在《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随着流通方式的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目前中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突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生鲜蔬菜是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并且随着饮食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鲜蔬菜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生鲜蔬菜的流通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基于生鲜蔬菜不耐储存和易腐性的特点,要求流通体系的构建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尤其是目前大城市消费的生鲜蔬菜主要来源于外地[1],要经过多次批发过程才能到达零售环节,因而对流通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蔬菜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是生鲜蔬菜流通中的运输方式,约70%的生鲜蔬菜使用敞篷式汽车进行运输,约30%的生鲜蔬菜采用封闭式箱式汽车运输,而其中使用保温厢式冷藏车进行运输的蔬菜占比不到10%[2]。由于运输方式的缺陷,导致生鲜蔬菜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30%[3];每年损失高达8 000万t,损耗金额超过1 000亿元,如果流通损耗降低3%~5%,可减少损耗200万t[4];流通成本常常占据蔬菜零售价格的1/3到2/3,个别情况下甚至达到90%[5]。而发达国家生鲜蔬菜流通损耗率基本低于5%,美国更将损耗率控制在1%~2%[6]。

来自于流通过程的技术创新对于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生产蔬菜流通技术的开发和提高,将会有效地降低生鲜蔬菜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提高流通效率。完善和优化生鲜蔬菜现代流通体系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文献回顾

随着由专业化和分工水平提高带来的经济增长,生产与消费开始出现分离,流通则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内生演化出来[7]。流通不仅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也是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环节,能够最快地整合产业链;转变现有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式,一方面将会优化整合产业链,另一方面能够带动流通产业的飞跃发展[3]。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技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化程度较高(包括物流主体的信息化、交易形式的信息化和物流设施的信息化)、加工比例高、冷链物流发达[8]。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产品流通规模与效益水平、流通组织与经营方式现代化、流通设施与技术现代化、流通体制现代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9]。落后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造成中國农产品流通困局的主要原因[10]。提高流通部门的技术水平,加快流通技术创新不仅对促进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且将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11,12]。

现阶段,应积极引导绿色流通向低碳流通转型和升级,其中通过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改造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重要环节[13]。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新鲜度显著影响到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流通时间也严重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利润[14];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生鲜农产品流通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对流通效率的提高具有关键的影响[15];需要从体制改革、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流通技术标准化建设、城市配送模式升级等方面进行流通模式的创新[16]。endprint

2 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熊彼德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是生产函数的建立,是对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在熊彼德所构建的创新理论框架中,创新的形式包括:①产品创新,即生产出的新的产品;②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即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③市场创新,即开拓新的市场;④原料创新,即开辟新的原材料供应渠道;⑤组织管理创新,即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在熊彼德的创新理论中,对技术创新的界定较为严格地限定在技术行为的范畴,所指的是产品创新(即技术上有创新的新产品)和生产技术创新(即生产工艺、方法和设备的创新)[17]。

在熊彼德提出的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包括舒瓦茨、曼斯菲尔德、索洛、弗里曼、诺斯、林恩等在内的诸多学者围绕该理论,针对其概念和内涵的确定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将技术创新理论不断推进发展,并形成了新古典学派、新熊彼德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和学者在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索洛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安排和技术组合的变化,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是新思想的来源及其实现和发展;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以及新服务等的市场化过程;林恩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潜力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过程;曼斯菲尔德将技术创新定义为由新发明首次应用所带来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制度等,并最终能够进入市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組织(OECD)认为技术创新既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也包括对旧产品和工艺的改造;而在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中,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不应过于狭隘。本研究将技术创新界定为:新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现,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要素变革,并且这种变革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包括了生产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等一系列活动的动态过程。针对生鲜蔬菜流通,技术创新指的是能够提高生鲜蔬菜流通效率和效益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升级、改造和规范化,以及流通组织模式的优化。

3 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发展的影响

3.1 技术创新驱动生鲜蔬菜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

技术体系是生鲜蔬菜现代流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推动生鲜蔬菜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重要驱动因素。就现阶段而言,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是生鲜蔬菜流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3.1.1 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控与品控两个方面。

生鲜蔬菜在包装箱内会升温高达40 ℃左右,如果没有较好的温控措施,生鲜蔬菜在流通过程中将会因高温而发生较高的损耗。温控主要是针对生鲜蔬菜易腐性的特点,通过控制生鲜蔬菜流通过程的温度,保证蔬菜不受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降低损耗。中国生鲜蔬菜的冷藏运输率为15%,冷链流通率仅为5%;而欧美发达国家生鲜蔬菜的冷链流通率均超过95%。随着冷链物流技术越来越多的在生鲜蔬菜流通中被应用,来自于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如基于纳米光催化效应的新型冷链空气净化设备、新型风道均匀布风系统以及新型功能性保鲜包装等)将推动构建采后预冷、产地冷藏、冷藏运输、销地冷藏、销售冷柜全过程无缝衔接冷链物流系统的建立。

温控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生鲜蔬菜在经过长时间的流通之后仍然能保持较好的品质。但对于生鲜蔬菜而言,在流通过程中除了需要控制温度外,还需要控制由于挤压、震荡等原因造成的损耗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技术创新角度所寻求的解决途径主要集中在装卸和包装环节,通过使用改良的装卸技术、包装模具减少流通过程中的挤压和碰撞以达到品控的目的。如日本采用抗压瓦楞纸箱进行生鲜农产品包装,有效减少了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3.1.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生鲜蔬菜流通体系未来发展的关键取向。目前,以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生鲜蔬菜流通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物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延展,基于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编码技术等信息传感设备所构建的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连接和交互的系统。物联网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射频识别(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RS)、数据交换(EDI)、信息处理、二维码以及条码等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丰富了物联网技术体系,而物联网技术在生鲜蔬菜流通系统中的使用则有效实现对产品动态信息的采集、传输、控制和处理。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迅猛发展,如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均开设了农产品生鲜专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在生鲜蔬菜流通中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流通速度、降低了流通成本,同时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日趋快节奏和便利化的购买习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了新的流通渠道,并且不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交易渠道,扩大交易范围。

3.2 技术创新提高生鲜蔬菜流通效率

流通效率的概念相对较为宽泛,基于不同的主体,所关注的流通效率也存在着差异。如从社会的角度,其所关注的流通效率评价指标较其他主体更为全面;流通主体相较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利润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损耗的控制;而消费者与其他主体相比,更关注的是流通的质量安全效率。寇荣等[18]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本研究在借鉴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鲜蔬菜的易损耗和易腐性特点,从损耗率、流通速度、成本效率和质量安全效率4个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效率的影响。

3.2.1 有利于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损耗 从损耗率的角度来看,如何有效降低损耗率是生鲜蔬菜流通中的重点和难点。生鲜蔬菜的流通过程中,如果事先未经预冷处理,其流通损耗率约为20%,而经过预冷处理后的损耗率仅为5%[19]。在冷链物流、标准化载具、保鲜技术等流通技术方面的创新,则能够有效降低生鲜蔬菜在流通中的重量损耗和质量损耗,从而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损耗率。尤其是构建从“生产到零售”的全程冷链物流对于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损耗率具有重要的意义。endprint

3.2.2 有利于提高生鲜蔬菜的流通速度 从流通速度的角度来看,基于生鲜蔬菜的特性,流通时间越长,发生腐烂变质的概率越高,产品的品质下降越快,因而要求流通具有相对较快的速度,尽可能缩短流通时间。以组织管理创新为代表的流通技术创新优化生鲜蔬菜的流通模式,从而显著提高生鲜蔬菜的流通速度,减少生鲜蔬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时间(尤其对于空间流转范围较大的跨区域流通的生鲜蔬菜更为重要);同时也加快了流通主体的周转速度,提高了流通主体的销售收入。

3.2.3 有利于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成本 從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通过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成本,从而提高流通主体的利润。技术创新降低流通成本的路径一方面来自于具体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如随着自动化装卸技术对人工装卸的替代,减轻了人工成本日趋上升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管理创新,降低生鲜蔬菜流通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成本。

3.2.4 有利于保障生鲜蔬菜流通的质量安全 从质量安全效率的角度来看,保障生鲜蔬菜的质量安全关键在于2个方面的有效控制:①对生鲜蔬菜生产中可能存在农药残留的检测;②减少生鲜蔬菜在流通过程出现的腐烂变质。

通过流通技术创新,能够显著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生鲜蔬菜流通的质量安全效率。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①诸如冷链物流和保鲜技术等流通技术创新,发挥保质、保鲜的功能,避免生鲜蔬菜在流通过程发生腐烂变质,保障了生鲜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②以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如农药残留速测仪、移动检测车)为代表的流通技术创新,将质量安全不达标的生鲜蔬菜杜绝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等销售平台之外,保证了进场生鲜蔬菜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③以质量追溯体系为代表的流通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信息的查询平台,将消费者纳入至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生鲜蔬菜质量不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消费者监管的环节为生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研究围绕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发展的影响展开。在界定技术创新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流技术(冷链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有利于驱动生鲜蔬菜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技术创新通过降低流通损耗率、提高流通速度、减少流通成本以及保障质量安全等方面来提高生鲜蔬菜的流通效率。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1 制定流通法规和标准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制定了分类、细致和规范的流通法规和标准;中国目前在此方面则有比较明显的欠缺,在流通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方面显得较为粗放,而完善的流通法规和标准是农产品流通发展的良好环境。针对生鲜蔬菜的流通,建议有序出台对应的流通法规和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尤其要尽快出台地方法规和标准,将生鲜蔬菜流通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路径。同时,由于流通的标准化与生产的标准化密切相关,在推进流通标准化的过程中,也应将生产标准化一并纳入体系。

4.2 搭建流通信息平台,优化流通模式

垂直化的流通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流通业发展对信息传递快速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要在一体化思想的指导下,将处于垂直化分工、相对封闭结构状态的生鲜蔬菜流通体系转向扁平化、开放化和网络化的结构状态。要深入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搭建生鲜蔬菜流通信息平台,提高生鲜蔬菜流通信息化程度;鼓励“农超对接”等组织形式创新。通过结构状态的优化,简化生鲜蔬菜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加快流通速度,从而提高生鲜蔬菜的流通效率和生鲜蔬菜产业链的整体效率。

4.3 构建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

就生鲜蔬菜而言,冷链是最具针对性的运输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生鲜蔬菜易损耗和易腐性的缺点。要构建完善的全过程生鲜蔬菜流通冷链物流体系,借助冷链物流降低生鲜蔬菜的流通损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强化对生鲜蔬菜流通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冷藏车、加工设施、物流设施、存储设施等)的建设投入;②根据主导对象(生产加工企业、大型零售终端、批发市场等)的不同,有差异的构建生鲜蔬菜冷链物流体系;③制定和完善冷链物流行业规范;④积极构建包括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和批发零售环节无缝对接的全过程冷链物流体系;④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建设;⑤培养冷链物流人才队伍。

4.4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

流通技术(尤其是大型、成套的流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成本壁垒,要求有较强的资金支持。就生鲜蔬菜流通而言,进行技术创新所依靠的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具有较大经营规模的流通主体。且从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收入、加快流通速度的角度来说,这些主体也有较强的意愿开展流通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流通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应纳入发展规划,组织相关主体赴国外学习先进的流通技术,对其流通技术创新予以一定的补贴或奖励。

参考文献:

[1] 周应恒,卢凌霄.生鲜蔬菜供应链效率研究——以南京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8(1):69-72.

[2] 储霞玲,黄修杰,苏柱华.我国蔬菜流通损耗的寻优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6(8):175-178.

[3] 李滢棠,乔 忠.果蔬供应链保鲜成本控制协同决策方法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4(10):35-38.

[4] 范若虹.流通“暴利”背后:房租油价成为刚性成本[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5/17/c_121425694.htm,2011-05-17.

[5] 陈 倬,赵 萌.果蔬供应链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措施[J].价格月刊,2011(12):42-46.

[6] 张现轸,何 文,李京晓.流通、生产与消费:基于三部门封闭经济系统的均衡分析[J].财贸经济,2014(8):94-103.

[7] 上创利,赵德海,仲 深.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175-183.

[8] 张 维.借鉴国外经验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J].世界农业,2015(8):204-209.

[9] 涂洪波.中美日法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关键指标之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3(1):22-27.

[10] 张晓林,罗永泰.基于全产业链的农产品流通困局与流通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2):16-22.

[11] 丁 宁.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13.

[12] 丁 宁.流通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11):16-24.

[13] 洪 涛.促进绿色流通向低碳流通的转型升级[J].中国流通经济,2011(7):12-17.

[14] 韩曙光,夏 鹏.基于变质库存理论的生鲜农产品订货策略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532-536.

[15] 杨宝宏,郭红莲,魏国辰.提高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探讨——深圳“布吉模式”的启示[J].物流技术,2009(2):28-38.

[16] 吴小莉.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变动力机制及创新策略[J].农业经济,2015(11):131-132.

[17] 楼高翔.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8] 寇 荣,谭向勇.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分析框架[J].中国流通经济,2008(5):12-15.

[19] 李玉凤,邹 孟.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0(42):2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流通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图说十八大以来的粮食流通
美国的蔬菜流通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