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9-09 11:18王军强张彦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满意度

王军强+张彦敏

摘要:基于北京市郊区七个区县的农村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多维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整体养老满意度较高,但仍有近三成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养老境况不满意。通过Logistic回歸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特征的健康状况、反映家庭特征的有老伴、反映人际关系中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数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反映经济状况的月支出、反映精神状况的孤独寂寞感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同时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为农村老人提供养老支持。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5-2991-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5.047

Abstract: Based on the rural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Beijing suburbs seven districts and counties,we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The pension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overall is higher, but there are still nearly 30 percent rural elderly people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pension situation.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Reflecting the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health,reflecting the family characteristics of ‘have a spouse, reflect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 number of friends who provide support and help, which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for the pension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While reflecting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Monthly expenses,reflecting the spirit of ‘the lonely sense,which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for the pension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on's filial piety culture,at the same time,providing support for rural elderly from two aspects of spirit and matter.

Key words: rural elderly;pension situation;satisfaction;influence factor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3%,成为老龄社会的主体。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出农村,造成农村空心化及各类留守人口问题,这必将会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

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而且包括充分的生活照料和体贴的情感慰藉[1]。一些研究者通过农村调査发现,农村部分老人有孤独感,且这个问题有继续发展的态势;同时,农村老年人个人爱好非常贫乏,打发空闲时间的方式单一,精神生活单调[2],尤其是一些失去配偶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丧偶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在逐渐边缘化[3]。作为社会群体中的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衰老或病理衰老,器官功能衰退,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参与社会活动意识淡化,其生活能力相对于生活的依赖性呈反向发展,特别需要社会的援助和支持[4],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人,农村老年人也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农村老人而言,最担心的是生活没有保障和生病没钱医治,其次就是感到孤独寂寞[5]。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差和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与情感体验)较低[6]。

综上所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也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一是研究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影响因素相对单一;二是缺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针对上述不足,基于北京郊区七个区县的农村调查,本研究尝试在描述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基础上,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经济状况、医疗、人际关系、休闲活动、精神状况等七个方面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可能影响,进而探讨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改善的措施。

1 数据说明与研究假设

1.1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于2014年北京农学院京郊农村养老现状调查课题组,通过对北京市郊区县昌平区、密云县、房山区、门头沟区、平谷区、延庆县、怀柔区等七个区县的农村问卷调查,除房山区选择三个村庄外,其他区县均选择一个村庄进行调查,考虑到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因此调研主要采用由调查员面对面和老年人进行交谈并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488份,回收有效问卷461份,有效回收率为94.5%。endprint

1.2 研究假设

从农村老年人个体特征、物质支持及精神支持等三个层面提出以下假设。

1)农村老年人性别、年龄、党员身份、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五个个体特征变量与老人对自身目前养老状况满意度相关。假设农村男性比女性对目前养老状况满意度更高;党员身份比非党员身份的老年人对目前养老状况满意度高;随着年龄增长、文化程度提升、健康状况改善,老年人对自身养老现状更满意。

2)物质支持方面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医疗两方面特征变量。假设老年人月支出越多,对老人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使得老人对养老现状满意度降低;而收入越高、主观经济状况感觉越好,老年人对自身养老现状越满意;医疗方面,假设医疗花费占老年人收入比例与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呈反向变化,看病的方便程度、对村内医疗服务满意度越高,则老年人对养老现状满意度越高。

3)精神支持方面主要包括家庭特征、人际关系、休闲活动、精神状况四个方面的特征变量。在家庭特征方面,假设有老伴的、子女个数越多的老人对自身养老状况更满意;在人际关系方面,假设能提供帮助的朋友数越多、与邻居关系越密切、与子女月见面次数越多,老人对养老状况越满意;在休闲活动方面,假设每日休闲活动时间越长,则老年人对养老状况越满意;精神状况方面,假设老年人孤独寂寞感越强、对未来养老担忧程度越高,则老年人对养老状况越不满意。

2 变量描述与理论模型

2.1 变量描述

由表1所列的样本特征来看,在年龄构成方面,样本的平均年龄为69.19岁,绝大多数老年的年龄在80岁以下(89.8%),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仅占10.2%;在性别构成方面,样本的性别比例相对均衡,男性为49.7%,女性为50.3%,女性比男性略多;在党员身份方面,被调查老年人多数都不是党员,所占比例为87.0%,党员身份的老年人为13.0%;在文化程度方面,样本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高中或中专以上的仅占5.5%;在健康状况方面,老年人身体总体较为健康,不过身体不好的比例也接近1/4,占比为24.1%。

2.2 理论模型、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将京郊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设置为因变量y,取值1表示满意,取值0表示农村老年人对自己的养老状况不满意;将可能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六类因素19个变量设置为解释变量x1、x2……xn,其中n为解释变量的个数(n=19)。设农村老年人i对自身养老状况满意的概率为pi,1-pi则表示农村老年人i对自身养老状况不满意的概率,它们均是由解释变量(x1、x2……xn)构成的非线性函数:

各变量的具体含义、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2。本研究除对个别变量进行顺序上的重新编码外,变量的具体含义均保持不变。被解释变量“您对现在的养老状况满意吗?”这一变量的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老年人对自身养老现状满意的比例为70.1%,不满意的占比为29.9%,即近1/3农村老年人对自身目前的养老状况不满意,吕学静等[7]对京冀农村调查结果也发现农村老年人对目前的养老状况满意度不高。

在家庭特征变量方面,76.1%老年人的配偶健在,无配偶的占比为23.9%,可见,多数老年人的人生伴侣都健在,这有利于农村老年人配偶间的相互照顾。子女个数的均值为2.516个,说明农村老年人子女数介于2个与3个之间,传统意义上,这有利于为老人提供更多的家庭养老照料。在经济状况方面,农村老人的月经济收入、月支出以及主观经济状况均为顺序变量,前两者的均值分别为1.824和2.911,考虑收入一般大于支出,平均来看,老人的支出水平大于收入水平,自我主观经济状况也介于“不够”与“刚刚够”之间,与老人总体经济收支情况吻合。在医疗方面,从三个变量的均值可以看出,均处于题项较为集中的中间位置,因此,可以看出农村医疗服务方面并未达到让老年人非常满意的程度。在人际关系方面,三个变量的均值也基本处于题项中间位置,“与邻居关系”与“与子女见面或聊天”这两个变量均值偏右,可见邻居与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支持相比较朋友而言更多。在休闲活动方面,“每天花在休闲活动的时间”均值仅为2.512 h,相比较一些每天不活动的老人而言,京郊农村老人活动时间较多,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在精神状况方面,“孤独寂寞感觉”变量的均值为1.432,可见,京郊农村老人像全国其他农村地区老人一样平时存在孤独寂寞感,孤独寂寞感容易导致农村老人产生各种心理疾病。“担心未来养老程度”变量的均值为1.503,介于“不担心”与“有点担心”两个题项之间,可见,农村老年人对自己未来的养老状况还存在内心的不安。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计算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Person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由表3可知,在所有解释变量中,表明个体特征的变量与老年人养老满意度的相关性除健康状况外均不显著;反映家庭特征方面,婚姻状况(是否有老伴)在10%的统计水平上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呈正相关,而子女个数变量与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相关性不显著,且呈负相关,其他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也否定了子女数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的结论[8];反映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方面,月经济收入、主观经济状况分别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在10%、5%的统計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而月支出变量尽管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在统计水平上不显著,但呈负相关关系符合预期;反映农村老人医疗方面,三个变量与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分别在10%、5%、5%的统计水平上呈与预期相符的相关关系;反映农村老年人人际关系方面,除提供支持、帮助的朋友数变量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外,其他两个变量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反映农村老人休闲活动方面,每天花在休闲活动的时间变量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呈正相关关系;反映农村老人精神状况方面,孤独寂寞感觉、担心未来养老程度这两个变量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均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endprint

3.2 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上述相关分析只是检验了单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显著性及其作用方向。由于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回归模型来进一步估计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显著性水平。

模型采用强制进入策略,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从卡方检验值、对数似然值及拟R2来看,模型回归结果良好。在反映个体客观特征的5个解释变量中,健康状况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老人的健康状况越好,老人对目前的养老状况越满意,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对其养老现状满意的比例为51.4%,而健康状况很好的老人对其养老现状满意的程度则会增加至77.3%;除文化程度变量外,其他变量尽管不显著,但与预期方向一致,文化程度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为负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对其在农村的养老现状满意度反而低,这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客观差距有关,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村老年人对现代化的养老公共服务要求越高;而年龄变量则表现为农村老年人每增长1岁,其对目前养老现状的满意度可能会增加2.2%,说明随着年岁的增加,在农村经济生活逐渐改善的背景下,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途径更多,这必然有益于其养老满意度的提升。

在反映家庭特征的2个解释变量中,是否有老伴对农村老人养老状况的影响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且呈正向影响,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老伴老年人的养老状况满意度是没有老伴老年人满意度的1.694倍,而子女个数尽管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影响不显著,但其负向影响与研究假设相悖,这说明当前农村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在反映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的3个解释变量中,月支出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老年人的月支出越多,其对养老现状则越不满意,调查结果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如月支出为300元以下的农村老人其对养老现状的满意度为80.3%,而月支出在2 000元以上的老人对其养老现状的满意度则降为66.5%,支出越多与老年人普遍的节俭习惯相悖;月经济收入与主观经济状况尽管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满意度影响不显著,但均呈正向影响,即收入越高、主观经济条件越好,则老人对其养老现状越满意。

在反映农村老人医疗状况的3个解释变量中,尽管3个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的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一致,即医疗费用占收入比重越高,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满意度越低;看病方便程度与对村子提供的医疗服务满意程度这两个变量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呈正向影响。

在反映农村老人人际关系方面的3个解释变量中,提供支持、帮助的朋友数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其他两个解释变量尽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一致,前者的正向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后两者,且与子女见面或聊天情况的正向影响程度在3个变量中最小,说明应提高子女看望或问候父母的频次。

在反映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时间的1个解释变量中,尽管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影响方向与预期一致,即每天休闲活动时间越长,老年人对其养老现状的满意度越高。

在反映农村老年人精神状况的2个解释变量中,孤独寂寞感觉在10%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孤独寂寞感觉越强,其养老满意度越低,如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没有孤独寂寞感觉的老年人中对养老现状满意的比例为75.2%,但偶尔有、经常有的老年人对其养老现状满意度的比例则下降为63.7%和50.0%;担心未来养老程度变量对未来养老的担心尽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向与预期相符,即对未来养老越担忧,老年人对其目前养老现状的满意度越低。

因此,除家庭特征、个体特征的研究假设仅部分得到验证,其他特征变量的研究假设均得到验证。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对北京市七个郊区县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考察了当前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养老状况的满意程度,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不同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农村老年人对自身目前的养老现状比较满意,但也存在将近三成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养老现状不满意的现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反映老年人个体客观特征的5个变量中,个体的健康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好,其对自身目前的养老现状满意度越高;在反映家庭特征的2个变量中,有老伴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的满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响,有老伴使得老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能得到一定的家庭支持;在反映经济状况方面,月支出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月支出越多,老人的养老满意度越低;在反映人际关系的3个变量中,能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数对农村老人的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反映精神状况的2个变量中,孤独寂寞感觉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老年人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感越强烈,其养老满意度越低,因此在农村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应该得到足够重视;其他变量尽管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与预期一致。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增加农村老年人医疗报销比例。身体机能退化及各种慢性疾病是阻碍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城乡老人收入差距的客观性使得农村老人医疗服务获取的相对成本更高,因此应制定城乡养老差别化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农村老人医疗获取的水平及便利度。第二,家庭支持与社会关系支持均有益于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提升,但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在家庭支持方面,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农村社会结构急剧变迁中已逐渐淡化,尽管中国于2013年7月在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立法规定子女须常回家看看,但约束子女探望父母仍执行难,且用法律手段强行约束子女探望父母也会使亲情打折扣。因此,政府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关爱长辈、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增强家庭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支持。第三,相比于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业,提供更多能够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的公共设施,发展多种形式的为老志愿心理服务,缓解农村老年人对未来养老的精神压力,最终使农村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 田北海,雷 华,钟涨宝.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2):74-85.

[2] 刘春梅,李录堂.农村老年人养老资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J].西北人口,2013,34(5):124-127.

[3] 龚继红,张黎黎.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境遇——基于山东省三乡镇210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J].北京社会科学,2014(9):50-54.

[4] 高灵芝.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4(6):261-263.

[5] 李 放,沈苏燕,谢 勇.农村老人养老状况及其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基于南京市五县区的调查数据[J].开发研究,2010(1):58-61.

[6] 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1193-1196.

[7] 吕学静,康 蕊.京冀两地农村社区养老发展困境的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6(1):108-116.

[8] 慈勤英,宁雯雯.多子未必多福——基于子女数量与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定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0(4):69-74.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相对收入、收入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