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初心
——光荣与梦想:中国革命老区历史贡献和建设成就展览侧记

2017-09-12 07:29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根据地老区初心

□ 本刊记者 胡 佳

“楼上的展厅里有一句话,我想再重复一下: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解放军也是人民解放军,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大家都好好思考一下,作为人民军队,我们的初心何在,我们的使命何在。”李晓斌政委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序厅回荡,在他和196旅官兵两侧的展板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四幅照片穿越90年的时空,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岁月磨砺,党心民心,始终心心相印。

这是李晓斌政委第三次带队来参观了,每一次参观结束后,他都要现场教学,每一次他讲话的主题都是这次展览的主线——人民。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一进序厅,鲜红的背板上刻着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展厅,一幅幅拍摄于烽火岁月中的珍贵照片,一个个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的英雄故事,让人驻足、让人动容。面对先辈们战斗过的地方,重温峥嵘岁月,参观完展览走出展厅时,朱德委员长的外孙刘康已是泪流满面。

1000多张图片,50多张图表,90年的时空跨度,34个根据地,分六个部分按历史的脉络逐步呈现。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深入广大农村,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农民运动,不仅补充了大革命的力量,也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辟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力量,打下了基础。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清醒地看到,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鄂豫皖根据地,人口不足10万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红安县被敌人杀害的群众近10万人,但只有2.2万人留下了名字……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的场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扩红一万只要一转”,根据地的人民为革命的胜利付出了一切。

“这张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武装力量一览表,当时红军最高规模时达到了30万人,赤卫队100万人。”解说员刚说到这里,李晓斌政委便指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编成是由红四军第十、十一、十二师(8个团、1个特务营)”自豪地说“我们196旅的前身就是这里(1个特务营)!”“我们是从第一支红军延续下来的!”“我们是最早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部队之一!”“我们根红苗正!”官兵们围上前来,兴奋地讨论起来,久久不愿离去。

而在楼上的第二展区,“这位女同志我认识!她曾先后5次把敌人引进地雷阵!”89岁的抗战老兵李景华指着抗战英模山东海阳县女民兵孙玉敏这样介绍。

抗战时期,万众献身抗日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过程就是动员、组织、武装人民群众实施全民族抗战的过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边区和根据地人民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拥军支前,形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构筑了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根据地80%以上的群众参加了抗日救援会,成立了救护、担架、运输、慰劳、缝衣洗衣、通信队等各种支前组织,毛泽东说“根据地人民的抗战支援,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我的父亲就在这个队伍里。”在不远处的第三部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发展与贡献展区,全国妇联的一位大姐指着“东北上万农民组成的担架队开赴前线”照片说。

解放战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参加的“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除了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外,还依赖于解放区和解放区人民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援,解放区人民成为打不断、摧不垮的补给线。仅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区群众就出动支前民工540多万人,出动小车48.8万辆,支援粮食8亿多斤。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支前民工与参战官兵之比达到9∶1,陈毅元帅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

移步第六展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一线扶贫工作者流汗又流血。五年来,120余名共产党员牺牲在反贫困斗争的决战场上。而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个自己的战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种花椒树跟红军打仗一样,剩我一个人也要打赢”。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

不顾腿伤尚未痊愈,着急前来“补课”的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激动地说,参观展览,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整个展览,就是一部党史、一部军史,一部党带领老区人民书写的奋斗史。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徐黄生副局长认为:整个展览就是对初心展示的一个生动课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英雄就在身边:

“这张照片上的这位就是我的叔叔。”刚开展不久,就有一位观众这样告诉解说员。

“我的父亲当时就在这条船上。”福建省福州市老促会会长吕英向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全勇介绍。

“这是我们济南第一团参加完济南战役后奔赴淮海战役前线,回头看的这位就是我,在我旁边的是时任连长肖锡谦。”迟浩田一一道出照片上的人物。

“照片上我身边的这位、这位、还有这位都已经不在了。”70岁的大寨党总支书记、大寨集团董事长郭凤莲边参观边给大家介绍。

“伟大的牺牲、伟大的人民!”民建北京市朝阳区副主委候惠荣表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成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北京军区善后办主任白建军说,这是非常好的一次展览,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内容详实、编排科学、展示生动。这个展览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从展览中我们看到了老区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承载,看到了老区为革命胜利的巨大牺牲奉献。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主线清晰,白建军说,就是清晰地展现了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六个部分,一个主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当看到翻身农民制作的锦旗——“土地回老家”这幅照片时,国防大学政委吴杰明停下了脚步。

“这次展览,还真看到了不少以前没见到的照片,比如这张照片。土地问题的解决,使得老区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由此焕发出无穷的革命力量。这张照片就很能说明问题。”吴杰明接着说,“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从改革开放的联产承包到十八大以来的‘三权分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维护农民利益,还土地于农民作为首要问题。”

展览中有一个数字很受关注,2011年,老区县占到了全国百强县的73%。而在最新出炉的2016年全国百强县中,这一比例达到了7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全面发力,老区人民有了更实更多更好的获得感。

陕西省志丹县老促会会长王彦彪向前来采访的央视记者侃侃而谈,“志丹县是人民英雄刘志丹的故乡,土地革命时期在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为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和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志丹立足县情脱贫攻坚,已于2015年达到脱贫攻坚目标,由国定贫困县变为全省十强县、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县、全国农田建设先进县和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质朴的陕北话里透着浓浓的骄傲。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

参观完展览,民革北京市东城区委楼朋林代表30余名民革会员郑重地写下“爱党信党、发扬老区精神”。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展览即将结束,最后一面墙上展示的“全国革命老区县(市、区)名录”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是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这里”当发现自己的家乡也在墙上时,总像是多了几份荣光。

革命老区,代表着我们的光荣,老区的建设与发展,承载着我们的梦想。

“参观了展览,就清楚了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南京来北京出差的青年张晓峰说。

中国道路为什么是唯一适合中国的国家富强之路、民族振兴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看完这个展览,答案就很明晰。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是党和军队的根,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1052名将帅中,有1037人从根据地走来,占98.5%。”中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刘滨拿出手机拍下这幅照片并说到,“没有 革命老区就没有人民军队,所以军人更应情系老区,服务人民!”

初心,穿越时空,永志不忘;使命,接续担当,催人奋进。

人民至上的情怀,始终不渝的奋斗。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党必将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幼儿园的孩子们来了,90多岁的抗战老兵来了……自10月15日开展以来,展览以详实的内容、丰富的史料受到各大媒体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与好评。从共产党到民主党派,从军队到地方,从国家机关到企业,从研究生院到幼儿园,从福建到陕西,纷纷慕名而来,先后接待了来自政府、媒体、学校、企业、医院、法院、银行、老促会各行各业的观众100余批次,近3万人。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先后多次进行了报道。大家总觉得展览持续的时间太短了,还想带更多的家人朋友来。

展览尚未结束,五本留言簿已经写满,北京市东城区委老干部局的王高说,参观完这个展览,情不自禁地想要多写几句。“参观了展览,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全国亿万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更有信心、有决心,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后胜利!”

9岁的学生叶道庸认真写下“让我们为老区的发展作出贡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退休老干部王秉伦写下“整个展览就是一部不忘初心、不忘人民的历史教课书,就是牢记使命、服务人民的加油站!”

陆军装甲兵学院政委杨戈留言“铭记老区光荣 奋斗实现梦想”,他建议,将这个展览永久保存下来,并不断丰富发展。准备将这个展览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使一代代、一届届、一批批成长军官、装甲兵传人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继续前进,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和建设一流军队、一流陆军、一流学院的强军梦而不懈奋斗!

细细翻看留言本,“不忘初心”成为共识,正如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健所说,“整个展览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为宣传老区、走进老区、热爱老区、支持老区,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了重要课堂。”

“展览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大家纷纷这样表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钟丽琴激动地说:为中国点赞,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昊苏即兴赋诗“燎原火大九州春/红色老区倍觉亲/至爱家园根据地/矢忠子弟解放军/当年洒血豪情永/今日脱贫壮志新/全面小康唯奋进/沧桑伟业赞来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的官兵们在序厅重温入党誓词。在他们身后,是井冈山的著名雕塑——红军万岁。

“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红军的诞生。” 展览的一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有共和国的将军来参观。时光穿梭,展馆里闪烁的将星,目光坚定,一如当年的红军。穿过历史的硝烟,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行走在同样的道路上,有着同样的执着。

“弘扬老区精神,永葆军人本色。”在灯光的照耀下,他们头顶的八一军徽更加熠熠生辉。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毛主席总结的这十个‘没有’,应该说是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动写照。”正当解说员说到这里的时候,人群中一位老大妈高声喊道,“这样的时候又回来了!”◀

猜你喜欢
根据地老区初心
永远的初心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老区在努力奔跑
窗台上的妈妈
论“不忘初心”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