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五项检测有效缩短医生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时间分析

2017-09-12 12:44贺醒
关键词:急诊品管圈

贺醒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品管圈缩短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准备时间的成效。方法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急诊重症室CCU于2016年1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入院治疗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合格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有助于促进AMI急诊介入治疗的高效开展,有效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普及价值高。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PCI;准备时间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should shorten supplies circle emergency 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Methods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severe heart chamber CCU in January 2016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choose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line PCI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50 cases as control group,both during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50 cases of AMI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line of PCI as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routine clinical hospital intervention model,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Observe two groups of qualified rate of emergency PCI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emergency PCI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 percent of pa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help to promot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AMI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PCI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clinical high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Emergency;PCI;Time to prepare

AMI为临床冠心病最为严重类型,是严重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急症,临床致残及致死率极高[1]。PCI已成为目前社会公认的治疗AMI较为理想、科学的手段,利于促进AMI患者闭塞动脉的再通,达到心肌组织再灌注的目的,减少心肌缺血,提升臨床治愈率及改善预后[2]。但临床治疗发现,PCI术前需处置项目、流程较多,术前准备耗时过长,阻碍急诊PCI的快速开展。故有效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影响重大[3]。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应用品管圈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急诊重症室CCU于2016年1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均由临床症状表现、心电图检测确诊且均行PCI治疗,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4.52±6.71)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03±6.98)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心脏急诊重症室CCU常规干预,行常规入院接诊急救治疗。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步骤如下:①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设立组长、辅导员各一名,组长对活动进行管理与安排,辅导员则进行监督与指导,组员负责参与活动步骤的实施。组内成员设立圈名护心圈,同时以“用充满爱的双手为您保驾护航,保障您的生命”为寓意设计圈徽,并依据PDCA相关程序确立主题、现状分析、拟定对策、实施对策并评估效果等。综合分析科室内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结合圈能力、可行性及重要性,将改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合格率(PCI术前准备时间<90 min为合格)为主题;②现状分析:对2016年1~2016年12月期间急诊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术前准备合格率仅为48.00%,充分追踪、调查发现主要影响原因包括就诊流程复杂、患者病情难以确诊、医患缺乏沟通、医护配合度低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探讨并拟定活动对策;③拟定、实施:强化与各科室紧密协作,优化急诊流程,针对患者病情为其实施绿色通道、专用窗口,促进急诊抢救效率提升。医护人员接诊时则通过观察、询问进行初诊,并立即行心电图检测,对不能确诊者实施持续心电监护及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测,提高临床确诊率。科室内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医护人员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利于及时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将患者实时病情、治疗手段进行反馈,利于患者与家属准确判断与决定,提升沟通效果。组织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临床常见的抢救培训及模拟实操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配合与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医护人员急诊流程的掌握。endprint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的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合格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AMI为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近年来临床患病率呈上升态势[4]。对AMI患者而言,尽早行PCI治疗利于开通闭塞血管、重建冠脉灌注,有效减少心肌坏死,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临床病死率及并发症,故充分、尽早开通患者梗死血管对改善急救效果及预后影响重大。临床研究发现,随着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延长,患者急诊PCI绝对获益将大大减少。因此,有效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对提高患者的急诊抢救效率至关重要[5]。

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广泛应用,发现其对急诊患者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过程运转等环节发挥了较大作用,有效节约了PCI术前准备时间,利于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有效救治[6]。故本院有效借鉴、整合了业内先进的临床干预模式,并结合院内临床干预现状,秉承着有效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的前提下,对AMI患者实施了品管圈活动。通过科室内医护人员的共同研究、探讨下将护心圈设定为圈名,将改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合格率设为主题,并有效结合临床的可实施性、重要性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临床整改方案。同时通过临床医护人員共同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拟定、设立及实施过程,提升了其对品管活动的认识与掌握,有效提高医护人员临床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完善、改进科室整体工作的实施质量。此外,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管理及参与意识,极大发挥了其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利于其更加全面的掌握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意义及优化急诊流程的相关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合格率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助于优化急诊流程,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为提升急诊PCI成功率及患者预后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持。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应用有助于促进AMI急诊介入治疗的高效开展,有效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普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孙 宁,张彩英,郭 莹,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急诊PCI术中应急能力的应用探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35(09):628-630.

[2] 王新霞,于彬彬,张 芳.品管圈活动对冠心病PCI术后出院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4): 4158-4161.

[3] 徐承义,曾秋棠,苏 晞,等.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 21(05):368-374.

[4] 杜兰芳,廉宏伟,马青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延迟时间的分布[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02):146-149.

[5] 范晓英,赵荣甫,鱼 敏.品管圈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术肢并发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0):1479-1480.

[6] 张丽君,黄淑田,王瑞英,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02):114-118.

本文编辑:李 豆五项检测有效缩短医生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

鉴别诊断时间分析

贺 醒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河南 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 分析胸痛五项检测有效缩短医生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时间。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综合检查后8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组),70例为心绞痛(B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入院时即抽取静脉血,检测超敏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uscle hemoglobin,Myo)、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D二聚体(D-dimer,D-D)、N端脑钠肽(NT-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BNP)等指标水平,分析其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患者CK-MB、cTnI、Myo、NT-BNP、D-D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CK-MB、cTnI、Myo、NT-BNP、D-D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论 CK-MB、cTnI、Myo、NT-BNP、D-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胸痛五项检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8..02

Chest pain five tests to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octor's diagnosi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e analysis

HE Xing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 CCU,endprint

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est pain five test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octor's diagnosi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acute chest pain were treated with CCU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A) and 70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B Group),in addition to the same period in our hospital for 8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s a control group. (CTnI),Muscle hemoglobin (Myo),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 D-dimer, and so on. (D-dimer, DD) and N-terminal natriuretic peptide (NT-BNP) were analyzed and analyzed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ults The levels of CK-MB, cTnI, Myo,NT-BNP and DD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P<0.05).The diagnosis of CK-MB,cTnI,Myo,NT-BNP,DD have a high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ccuracy.Conclusion CK-MB,cTnI,Myo,NT-BNP and D-D have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and have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r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hest pain five tests;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Diagnosis

急性心肌梗死為临床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也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若能及时识别,明确诊断,准确、快速的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对后期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尽管经过多年努力,临床已发现多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但为缩短诊断鉴别时间,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甄选出敏感度高、组织特异性强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重点[2]。本研究旨在探讨cTnI、Myo、CK-MB、D-D、NT-BNP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临床体征、心肌酶学升高、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等综合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组)80例,余下的70例为心绞痛患者(B组)。A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57.64±4.26)岁;B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56.97±4.85)岁。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57.12±4.63)岁。各组入选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选者入院时即抽取静脉血,采用BECKMAN ACCSEEⅡ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K-MB、cTnI、Myo、NT-BNP指标,试剂为配套试剂;采用Sysmex CA-550血凝仪检测D-D,检测方法为乳胶免疫比浊法,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检查过程中所有操作均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组别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

A组患者CK-MB、cTnI、Myo、NT-BNP、D-D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A组各指标的诊断效率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CK-MB、cTnI、Myo、NT-BNP、D-D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见表2。

表1 不同组别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对比(x±s)

组别 CK-MB(IU/L) cTnI(μg/L) Myo(ng/ml) NT-BNP(pg/L) D-D(μg/mL)endprint

A组 60.68±24.73 8.67±1.12 270.58±78.65 386.44±104.65 2.28±0.63

B组 19.34±8.02* 0.85±0.33* 64.64±15.87* 89.69±32.43* 0.72±0.31*

对照组 10.22±4.45* 0.16±0.08* 3.29±0.35* 8.11±1.36* 0.15±0.04*

注:与A组相比,*P<0.05

表2 A组各指标的诊断效率

组别 CK-MB cTnI Myo NT-BNP D-D

敏感性(%) 83.0 86.0 93.0 95.0 86.0

特异性(%) 86.0 93.0 88.0 92.0 83.0

准确性(%) 85.0 91.0 90.0 91.0 84.0

阳性预测值 0.84 0.86 0.84 0.86 0.81

阴性预测值 0.86 0.94 0.87 0.85 0.83

3 討 论

急性心肌梗死对人类健康已造成极大的威胁,近几年临床一直致力于对该病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危害,也为实验室诊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急性心肌梗死越早诊断越好,最佳时间应是在发病的6h内,一旦超过6h后心肌细胞将会出现不可逆损伤,对患者的预后造成极大的影响。临床已发现多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但每种标志物因其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组织分布不同,具体的诊断价值也有所区别,遴选组织特异性强、诊断“窗口期”短、敏感性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难点。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肌细胞膜通透性与完整性会发生改变,使细胞大分子物质进入血液中,临床根据生物学特性与作用,将其分为酶学和蛋白肽类两种。cTnI是广泛存于心肌与骨骼肌中的蛋白质,但因不同氨基酸排列顺序与基因编码,在N末端多出31个氨基酸残基,使其成为心肌组织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只有心肌损伤才会使cTnI升高,故不仅能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同时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进展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Myo是一种寄居于心肌与骨骼肌的亚铁蛋白,心肌细胞受损后第一个进入血液,2 h内升高,8 h内达到高峰,有利于尽早诊断,为后期抢救争取宝贵时间;但其他骨骼受损时Myo也会出现上升,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可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D-D属于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反映了体内高凝状态以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引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此间凝血与纤溶系统一直参与,因此检测D-D对患者疾病诊断、病情进展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CK-MB一直被临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测,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发病后其水平仍保持高水平,表示心肌梗死仍继续,加之半衰期短,利于临床监测,但敏感性不高,应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NT-BNP能够极为敏感的反映早期心室功能变化,该水平的分泌与心室的压力负荷及容量负荷有关,心功能不全时会突发合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更能全面的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A组患者CK-MB、cTnI、Myo、NT-BNP、D-D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与对照组,且诊断过程中CK-MB、cTnI、Myo、NT-BNP、D-D均表现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由此可见CK-MB、cTnI、Myo、NT-BNP、D-D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实现缩短诊断时间、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的目的。

综上所述,CK-MB、cTnI、Myo、NT-BNP、D-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升华,马文林,潘江其,等.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症状的认识现况调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01):80-83.

[2] 周致远,李德才,王庆旭.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02):25-28.

[3] Thygesen K,Alpert JS,White HD.Joint ESC/ACCF/AHA/WHF.Task Force for the Re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8,51(18):1825-1826.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诊品管圈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