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及结核病的预防

2017-09-12 13:02刘桂枝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预防结核病

刘桂枝

【摘要】结核病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导致的一类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慢性传染疾病,近些年来关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导致结核病的疫情较为严峻。为了进一步了解关于结核病的防治方案,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与水平,有效控制该类疾病的传播与流行等,本文主要就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菌株耐药性、传播途径、导致的主要临床疾病、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相关的概述。

【关键词】结核病;预防;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8..02

结核病属于临床上一类较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有新的抗结核药物被发现,使得有效控制了该类疾病的流行[1]。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出现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等情况,导致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又有了递增的趋势。有关研究指出,目前全世界约有1/3左右的人群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其中每年新增的病例达到800万左右,超过200万人次死于该类疾病,使得该类疾病已经发展为一类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依据我国结核病疫情可知,其具有感染率、发病率、死亡率、耐药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及时进行临床干预十分重要。

1 生物学特点

临床上将结核分枝杆菌简称为结核杆菌,属于一类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其生物学特点主要包括:较为细长略微弯曲状态,偶尔为分枝状,进行抗酸染色阳性细菌为红色,无芽胞与鞭毛,将其置于37℃的环境下的生长状态十分良好,将其置于30℃以下的环境下不会生长,最适宜的pH值在6.5~6.8之间[2];给予常用罗氏固定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操作,显示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且对营养的要求较高,乳白色的菌落,表面较为粗糙,出现颗粒、结节、菜花状等,其可产生过氧化氢酶,多数的菌落进行触酶实验后显示为阳性特点,进行热触酶实验后显示为阴性特点。由于结合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包括许多脂质,导致某些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痰液中存活时间可达到6~8个月之间,在空气尘埃中的传染性可维持8~10 d,其耐寒性较佳;但是对于湿热、酒精、紫外线等存在较差的抵抗能力,在日光直接照射数小时的状态下可直接将其杀死,因此,结核患者的书籍、衣服等可直接在日光照射下进行消毒。另外,结核分枝杆菌不包括内毒素,不会产生外毒素与侵袭性的酶类等[3]。

2 菌株耐药性

对于结核分枝杆菌而言,对于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换丝氨酸等抗结核病药物较为敏感,但是长时间用药后,由于耐药菌株为选择性生长或者由于染色体控制的药敏性基因突变等情况,导致出现耐药性基因,因而使得其容易出现耐药性[4]。

3 传播途径与引发的主要疾病

结核病可通过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5]等方式进行传播,其中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传播,通过尘埃或者飞沫,经过呼吸道容易进入人体肺泡中,导致肺泡出现感染情况,所以说,以肺结核作为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对于排菌肺结核患者来说,是其传播的一类主要传染源,结核杆菌存在于人体支气管与肺结核病灶内或者在器官、肺等的分泌物中,若患者发生咳嗽、打喷嚏等动作时,将会出现许多的细小飞沫,可能引发感染现象。有关学者研究表明[6],痰涂片阳性人群属于一类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因此,吐痰也是一类重要的传播途径,若将肺结核疾病患者把包含结核杆菌的痰吐在地上,等到痰液干燥后,将会使得痰液中的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合在一起并漂浮在空气中,若被健康人群吸入肺内将会引发感染现象。另外,还可经由消化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进入人体,进而出现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皮肤结核等疾病,还可经过淋巴液、血液等的擴散侵入多种肺外组织器官内,引发脑、骨、肾、关节、生殖器等结核病变。肺外结核可与肺结核并存或者单独存在,占据所有结核疾病的百分比为5%~30%之间,以骨关节结核最为常见,占据肺外结核百分比为19%左右,接下来是淋巴结结核、浆膜腔结核、消化道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且神经结核、骨髓结核、皮肤结核相对较为少见[7]。

4 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该类疾病的传播与蔓延,需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4.1 卫生习惯

嘱咐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结核病菌主要是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内,病菌存在较强的抗干燥能力,所以说,有效防止空气污染是预防该类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存在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而言,更加应该注意不可随意吐痰,以防病菌扩散与传播。

4.2 健康体检

进行健康体检有利于及早发现该类疾病,便于及时进行临床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因此,需定期嘱咐人们进行健康体检,并依据当地的结核病疫情进行肺部检查工作,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另外,还可依据个人的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给予痰液细菌学检查工作,便于对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8]。

4.3 免疫预防接种

给予卡介苗(BCG)接种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一类重要措施,其中新生儿与结核菌素实验阴性儿童为BCG的主要接种对象,在接种6~8周时间后,对于结核菌素实验结果为阳性的人群说明接种者已经获得了免疫能力,对于结核菌素实验阴性人群,说明其尚未获得免疫能力,需要进行再次接种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24 h内进行接种,但是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疫苗免疫效果将会不断降低,因此,对于学龄儿童结核菌素实验阳性人群需要重复进行接种。

5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抗结核病的免疫性保护机制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与认识,但是许多学者研究显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存在较为重要的作用,属于机体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类重要免疫应答方式。因此,如何将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进行建立是目前临床上结核疫苗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关学者采取分子生物学方式重组表达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肽表位KLIAN-NTRV二聚体、八聚体、四聚体,并采取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阳性健康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初步实验,结果显示把具体可对多数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有效刺激,并发生细胞增殖现象,使得CTL免疫应答水平有效增强,有利于设计新型的结核疫苗。

参考文献

[1] 黄洪光.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及结核病的预防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0):672.

[2] 林定文,林 玫,崔哲哲,等.肺结核病原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1):5025-5028.

[3] 戚应杰,查晓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位点表达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4):4118-4121.

[4] 张爱梅,李 锋,刘旭晖,等.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在肺外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3):174-179.

[5] 宋 能,刘 焰,段元山,等.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蛋白芯片对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疗效的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2):174-176.

[6] 牛家峰,尚永明,张 宁,等.复治肺结核患者痰液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鉴定中荧光定量PCR与反向点杂交技术的联合应用[J].山东医药,2016,56(31):69-71.

[7] 董伟杰,刘丹霞,李 微,等.检测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时相性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4):407-411,418.

[8] 许榕青,李 丹,林银霞,等.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33(1):43-48.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核分枝杆菌预防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安阳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菌型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快速检测方法在结核病中的应用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T细胞检测和荧光PCR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比较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