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评述

2017-09-13 02:27刘春芽
艺术评鉴 2017年15期
关键词:美术史民国

刘春芽

摘要:我国的美术史研究有了近百年的历程,但是在每一个时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国的美术史的研究,介绍了美术史研究的初创期、成长期,回顾了每一个时期的美术史研究的内容和特点,研究中国美术史是如何由传统走向现代的。

关键词:美术史 民国 初创期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5-0048-03

我国的美术史研究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即民国时期、1949年-1976年这一时期、1976年以后这3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之所以会分为这三个阶段,主要是因为我国在这三个时期的命运多舛,分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这些事件把我国的美术史研究隔了起来。进入21世纪以后很多美术史的研究者开始对20世纪美术史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分析和定论。目前我国的美术史研究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曾经有一些美术史研究的学者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快,但是我国的美术史,特别是绘画史在研究上还是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民国时期,中国和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下我国的美术史研究也开始慢慢的转型。利用这种机遇使得西方的一些学科意义上的美术史学开始引入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的美术史学者和大量的论文及著作,这些著作和论文中的一些研究方法都是前沿的。民国时期的美术史研究承载了晚清时期的传统美术,又为我国现代美术史学的研究和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初创期

民国时期中国的美术史大概可分为两个完整的时期:一是初创期;二是成长期。初创期主要时间段是在民国初到20世纪20年代,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传统的美术学开始慢慢的向现代美术学转型。这期间美术教育开始慢慢进入课堂,一些新的学校美术教育体系慢慢的建立起来,这其中一些学校开始把美术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体系进行研究。美术史学体系建立的初期一些学者开始学习西方的一些美术观念,但是这些学者在意见上是不统一的,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美术史的内涵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在美术史的写作以及教材的编写上中西方的模式以及一些比较传统的观念都显现出来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早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要数日本东京的美术学教授大村西崖,他的著作里阐述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和概况,这也是第一次全面的分析了我国美术史的论述。除了大村西崖以外还有一些美术学者对中国美术学的研究比较深入,例如中村不折、小鹿青云等,这些学者都是在民国时期对中国美术学研究比较深入的学者,同时他们也出版了一些书籍和论文。西方发达国家的波希尔等人也对中国的美术史有所研究,从这一系列的情况来看外国的学者在当时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方面走在最前列,国人当时鉴于国情问题很少有人研究我国的美术史,当时的第一部美术史著作是姜丹所著的《美术史》,这本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美术史论。主要是因为我国各大学校美术课缺乏相对应的教材,教育部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就注明暂时缺之。姜丹当时是一名美术教师,她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感觉自己有义务担起这个责任,于是她就刻苦的钻研,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几年以后才编制而成《美术史》这样一本教材,这不但解决的教材的问题,还成为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美术史的著作。

以上是对中国美术史在初创时期的一些回顾可以看出在中国美术史的初创时期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美术史在内涵上的把握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研究美术史的学者的著作内容不尽相同;第二,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美术史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学风和文风方面也慢慢的展现出了近代的一些端倪,这主要是晚清时期一些学术风气的延续,还有就是抄袭了国外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模式。晚清时期开始废科举、兴学堂,这一举措也对美术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中国美术史的初创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但是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才不断的推动着我国美术史的不断前进,为我国的美术史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由于在初创时期的坚持和努力才带来了我国美术史的蓬勃发展,使得未来20年的我国的美术史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前进。

二、成长期

成长期是1930年到1949年这一个时间段,在这期间中国的美术史发展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段时间也是我国美术史研究的一个小高潮。在初创期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由于一些原因与一些新潮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在成长期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个时期的绘画、美术通史等都产生了很多的代表作,比如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小鹿青云之《中國绘画史》、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著作也在不断的问世,这一系列的作品都展示着我国的美术史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惊人的发展速度,其中很多著作至今都享誉全国。中国美术史的初创期的一些成果基本上都是一些通史类著作,包括一些讲义和教材,缺少断代美术史的研究成果。到了1930年以后,随着我国很多美术史学家慢慢的深入研究,他们也开始接触断代美术史研究的工作,在这期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具有代表作的作品有滕固《唐宋绘画史》等。这些成果主要的特点就是对某一个朝代或者某一时期的美术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这样不但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某一个时期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状况,还能够带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不断的推进。除了以上成果以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专题美术,并且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其代表作有《图腾艺术史》,这部作品是岑家梧先生的成名之作。全书主要包括了图腾的装饰、图画、音乐等,同时还深入的描述了图腾艺术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这部作品对后人的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作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专著,在我国美术史的研究历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以上作品以外在1931年滕固先生发表了以《关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史的考察》为题目的论文,这篇论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的院体画和文人画的发展,为美术专题史研究做了铺垫。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又发表了很多论文,这些论文对美术专题史的发展具有空前的贡献,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endprint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我国的国画大师傅抱石,傅抱石曾经留学日本,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于中国美术史论的学习有很大的收获,这主要取决于多学科的交叉,他不仅学到了一些独到的观点,把西方的美术史论以及现代的艺术论相结合起来,同时还把日本的一些绘画知识与中国美术史论相结合,利用这种学科交叉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美术史。这对于傅抱石来讲无疑是大开眼界,使得自己的理论功底更上一层楼。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除了大量的研究外国的一些美术史以外,还翻译了很多外国专家对中国美术史见解的作品。比如《唐宋之绘画》《王摩洁》等,同时还撰写了《中国绘画理论》一书,除了撰写一些书籍以外,针对一些自己的见解他还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在留学日本之前傅抱石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依靠中国古代的一些画史来创作,主要是把这些画作贯穿起来,从而可以突出中国画的特点。但是傅抱石在留学日本以后对以上的作品观点进行了润色,同时他所看到的、接触到的也使他感到豁然开朗。

这一阶段,促使美术史研究成長并成熟起来的,除前人积累的经验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新材料所带给美术史的新气象及新的研究方法带给美术史家的新思路。综观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较之于前一阶段,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其一,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得以拓展。前一阶段,国人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与写作尚处于草创期,因而对美术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并不明朗,几部美术史著作的研究范围并不统一,而且大都限于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等有限的领域。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术史著作,却大大拓展了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如1934年文心书业社出版的王钧初(胡蛮)的《中国美术的演变》一书,对原始时代的石器、陶器,商周时期的甲骨与青铜器上的图案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述。

其二,对美术史观和方法论的探求更为自觉。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传入及梁启超“新史学”的巨大影响,“进化的美术史观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盛行。前一时期的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滕固等人的美术史研究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进化史观的影响,他们将进化的观念融会到对美术史实的陈述中。进入30年代后,受当时整个社会学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者更加自觉地运用美术进化的理论观念来阐释美术的运动与变迁、发展与进步、联系与规律。

其三,表现出一定的币性化特征。这一时期的美术史著作,已经摆脱前一时期那种单调、刻板的教科书模式,有了较为多样的个性化表现。大到美术史观、研究方法、结构体例、时期划分,小到具体的作品分析、材料取舍、叙述语言,均能见出研究者的个人色彩。无论是傅抱石、秦仲文、郑午昌,还是滕固、史岩、李朴园、胡蛮,单是行文风格上,我们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如果以前一时期作为中国美术史范型的初创期,那么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术史著作则在体例、史观、方法、史料以及叙述诸方面均更为精慎严整。这也是为中国美术史研究迎来第一个高潮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是十分坎坷的,其包括初创期和成长期两个重要的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中国美术史发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民国时期的中国美术史是有很多缺陷的,很多史实欠考证,一些著作的论证也不够充分,当然当今发达的社会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我们总结了民国时期的一些问题才有助于我们对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研究,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的美术史的发展,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乔志强.考古学之勃兴与民国时期的中国美术史研究[J].美术学报,2016,(03):74-80.

[2]苏全有,乔志强.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06):96-99+129.

[3]乔志强.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齐鲁艺苑,2009,(05):4-8.

[4]申丽花.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评述[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5]邹建林.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撰述的两种模式[J].文艺研究,2008,(01):122-130.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史民国
爱国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母鸡
镜花缘(10)
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方法
郭诗奇作品
激变中的美术史研究与教学改革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