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教育思想(下)

2017-09-13 06:22王丛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温故天理朱熹

王丛

(三)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

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经后人的总结归纳,我们发现,朱熹提出的教学原则和学习方法已经非常系统了。

1.朱熹提出的教学原则

(1)主动性和适时启发相结合的原则。朱熹很重视学习的主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做学问主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包括教师。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

既如此,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他还说了自己的经验,“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他认为教师的作用有三:“引路人”,在学生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即启发;“证明人”,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对学生学习的结果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证明;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其间当然也包括了对学生的随机启发。朱熹还对教师的指引作用特别加以强调:“指引者,师之功也。”又说:“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并把教师对学生的适时启发比喻为“时雨之化”,认为“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子雨,忽然得这些子雨来,生意岂可御也”。这思想已经暗合当今新课改的理念了,你说朱熹伟大不伟大?

(2)教人有序的原则。朱熹主张学习之法应当“循序渐进”,同时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循序渐进”,即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朱熹认为,不先从事于下学而妄想上达,便沦于空幻;专从事于下学而不想上达,便沉溺于闻见。前者是“不循序而跟进”,后者是“虽循序而不进”,都不好。基于这种思想,他规定了学习四书的次序:“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3)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在孔、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并完善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指出材有大小,教育的任务是根据材之不同,施以不同的教导方法,使之小成小材,大成大材,这就是“各因其材所长而教之者”。

(4)笃行的原则。“笃行”即认真实行,学习了某种知识懂得了某种道理,就要落实到行动上。朱熹主张知行并重,他认为:“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他还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即知行相互作用。他说:“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以常见的事例,深刻地表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还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不但如此,他还进而提出知识是靠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思想,他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益明,非前日之意味。”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深刻的。

(5)博学与专精相结合的原则。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他以盖房子为例,说明博学就是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没有广博的基础就难以专精。当然,博而不精也不行。所以他强调治学“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

(6)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的原则。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动员全部精力,如士兵作战一样,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学习,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朱熹认为,以“猛火”之后,还要用“微火养之”,所以他又根据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温故时习”的原则。他认为温故是知新的基础:“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而“时习”则是“温故”的方式,所谓“时习”,即随事、随时、随处都复习、练习其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间断地“温故”的过程。他说:“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即如果不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如果复习或练习不及时,就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

2.朱熹提出的学习方法

朱熹提出的讀书方法或说是学习方法,是元代的程端礼根据朱熹的学说总结出来的。

(1)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是遵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所谓渐进,是不求速度的意思。具体做法就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忘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意为: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

(2)熟读精思。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朱熹强调,“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认为,对于经典,必须熟读。读书“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为精不熟之患”。同时,还要分析、思索,“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己之学也”。endprint

(3)虚心涵咏。所谓虚心涵咏,即是还古书的本来面目,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不能先入为主掺杂成见。依朱熹的看法,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回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是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便会。

(4)切己体察。所谓切己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

(5)着紧用力。朱熹强调读书要着紧用力。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6)居敬持志。所谓居敬,即是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所谓持志,即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

可以说,关于读书的方法,朱熹似已说尽。

三、历史地位及某些问题的探讨

朱熹当时名气很大,门徒众多,但仕途并不顺利,屡次遭到迫害打击,他逝世后,仍受到广泛赞誉。他的学生黄榦在《朱子行状》中说:“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词人辛弃疾悼云:“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诗人陆游悼云:“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飨。”

朱熹逝世后,地位倒越来越高,竟然是唯一一个虽不是孔子亲传弟子却享祀孔庙的人,位列于大成殿十二哲中。

当然,受阶级、历史的局限,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尽正确。如《童蒙须知》中强调:“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谓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禽等事。”把“赌博、笼养”作为不可为的无益之事固然不错,但打球、踢球、放风筝也在被禁之列就过分了。

但朱熹有些受人诟病的思想其实是值得讨论的。

如“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曾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这些话就被认为是禁锢了人们的自由,甚至被认为是封建礼教“吃人”的证据。但对此,朱熹自己是有解释的。有人问他:“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回答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见,朱熹要灭的,不是正当的人欲,而是不正当的、过分的欲望。

再如知行的关系,如上引朱熹说,从时间上看,知在行先。现在被认为是错的,认识的过程应是行在知先。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认为是知在行先的,故名陶知行;后来又认识到行在知先正确,才改名陶行知。这名字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知行关系的认识上的变化。其实,知行关系似蛋和鸡的关系,谁先谁后不大好说清楚的。即以主流说法,行在知先,这也只是就一般的认识过程而言,但学校教育中的认识过程有它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是知在行先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中指出:教育是用来进行经验传递的,“人类在长期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所获得的经验,主要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来传递”“人类有语言、文字,借助于语言文字的物质外壳,人类的经验不仅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这种‘外化了的经验,不致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能在个体之间通过教育和学习进行相互传递”。可见,教育的认识过程在走向上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是相反的,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即先要学习理论(经验),然后运用理论(经验)指导自己的实践,再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入地掌握理论(经验)。这里,体现着教育的一个巨大功能:“把历史所积累的、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呈现在每个个体面前”,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人类掌握知识的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宽人类掌握知识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大大加速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所以,朱熹的说法也不無道理。

所以,对于文化遗产,态度要慎重,不要轻易就否定,视如敝屣。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故天理朱熹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新闻研究的“温故”与“出新”
温故2018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朱子深衣”与朱熹
地道英语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