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幼儿园生活馆创设与利用

2017-09-13 20:42吕怡青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专注生活馆学习品质

吕怡青

【摘要】本文论述了幼儿园创设生活馆应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秉承适宜性、感染性、情境性、操作性、安全性等创设原则,提供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空间;运用生活馆创设“真”的活动情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求知欲;营造“趣”的活动情境,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创设“活”的操作情境,培养幼儿的坚持和专注,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学习品质 生活馆 幼儿园 坚持 专注 情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120-02

幼儿园生活馆是为幼儿还原、体验、演绎美食生活的场所,是班级区域活动的拓展和深化。创设幼儿园生活馆,提供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是践行科学优质的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一种具体方式,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有益尝试。我园在创设生活馆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如何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把握生活馆创设原则。《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我国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如何利用生活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我园有效利用生活馆的实践方向。

一、遵循幼儿身心特点,把握生活馆创设原则

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是儿童学习、生活和游戏的物质载体。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启迪进而教育儿童,挖掘儿童自身的潜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因此,幼儿生活馆的创设必须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握以下原则。

(一)适宜性——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和感知体验式的学习为主,他们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的。创设适宜的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关键,幼儿园应重视幼儿自身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给幼儿提供一个自己思考、主动操作的环境暗示空间,秉承适宜性原则创设生活馆。

1.创设生活馆的场地应满足一个班级师生、家长共同活动的需要,建议在使用面积一百平方以内的空间创设。既适合幼儿集体参与,又满足幼儿小组需求,满足兴趣相投的幼儿与同伴一起交流的需要;既适合班级教师组织日常生活活动,又能满足亲子美食活动的需要,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亲子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提供便利。

2.生活馆内部空间应相互连通、通透开敞,采光、布局均应与幼儿的视觉发展相适应,从视觉上对幼儿有直观的吸引力。

3.墙裙及家具不应采用有光泽的油漆,以免出现眩光而伤害幼儿的双眼。墙裙部分因幼儿会经常碰撞,必须耐用而且方便擦洗。

4.色彩应以暖色为基调,辅以对比色,宜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色调,局部可采用鲜艳的高彩度的色调,配以流畅曲线或图案纹饰加以美化,为幼儿营造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

5.操作台、餐桌的高度应与幼儿的身高匹配,便于幼儿感知和体验。物品的摆放位置应与幼儿的动作发展相适宜。

(二)感染性——重视环境潜移默化的交互作用

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人的很多人生观价值观都是从这一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任何一次实践活动或情感经验都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判断。

创设富有感染性的幼儿园生活馆,首先要在设计上突出美感,兼顾精美与精巧、操作与共享、环保与实用,摒弃繁琐、杂乱。根据幼儿眼睛发育情况及儿童情趣选择淡雅色调;根据空间布局合理分区,一目了然。生活馆空间的舒适和美观,是吸引师生、家长的亮点。其次,在就餐区域的显要位置提示文明进餐礼仪以及爱惜粮食的温馨提示;在操作区域的显要位置提出讲究卫生、安全操作的要求,这些正能量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塑造幼儿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

(三)情境性——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贴近幼儿生活

情景教育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擅长通过艺术手法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官、心理、情感的触动;而情感教育空间通过人与环境的融洽关系,“寄情以景、以景冶情”,使空间成为教化人、陶冶人的场所。以情境性原则创设生活馆,应贴近幼儿生活,根据现有空间合理规划区域,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开放式的灶台、宽敞的美食操作台、落地窗边的就餐台、一应俱全的操作设备、入口处温馨浪漫的菜单、餐桌上美丽应景的花篮等富有情境的设计,都可以让幼儿进入生活场景,从而得到爱生活、爱劳动、会分享的积极引导。

(四)操作性——支持幼儿探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在操作材料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真实的材料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材料,掌握操作的方法。《指南》明確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为幼儿提供多种适宜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生活馆中应提供真实的可供幼儿进行多种生活实操体验的工具和材料。在材料投放上,可以从“自我照顾”“精细动作”和“烹饪本领”三方面去选择和设置,提升幼儿自我照顾、照顾别人、精细动作的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操作工具的投放应与幼儿动作发展相匹配,餐具的投放应注重美感,根据活动内容投放。

(五)安全性——重视食材安全、设备安全、用电安全

幼儿园生活馆的创设,无论在设备购置上还是在设计施工上,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产品的安全性是首要考量的标准。装修材料的选择除了色彩和美观的考虑,还要安全、坚固、耐用并有利于擦洗,要向供货商及时索要质检报告。除了空间上确保通风透气、便于疏散的硬性安全指标之外,所有电源插座的安置高度和电器设备的安放均要综合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安全性的考量,并做明显标记,高度应在2米以上,以免幼儿误触,切实保障用电安全。操作工具的配备应首先考量安全性,面粉、鸡蛋、佐料等的配备应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生活馆有效培养幼儿学习品质endprint

尊重幼儿发展、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是《指南》的核心理念之一。《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从生活馆的创设过程不难看出,生活馆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真”的活动情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求知欲

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是指幼儿有寻求新信息的兴趣,对新知识很敏锐,渴望学习,在面对新的人、事、物时,有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例如,幼儿对餐厅就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餐厅有厨师、服务员和顾客等不同的角色,活动中可以呈现做饭、上菜、吃饭、结帐、打包等许多生活中外出就餐的经验。我园创设的幼儿园生活馆,高度还原了日常真实场景,再现幼儿曾经经历的或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感到轻松、自如。对幼儿来说,在生活馆直观的真实情境中尝试趣味烹饪,既有乐趣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直接激发了幼儿主动求知的兴趣。

(二)营造“趣”的活动情境,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

在生活馆中,幼儿可以结合日常的生活经验,制作寿司、饺子、汤圆等,体验到亲手制作食物的乐趣,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有趣的自主学习活动自然能让幼儿动力十足。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开设了不同的体验活动,如“包小馄饨”“包饺子”“做汤圆”“制作三明治”制作“模具饼干”“水果宴”等;还根据生活课程、节庆活动、亲子活动等设计与幼儿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匹配的主题活动,如“好吃的果汁”“水果色拉”等,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

(三)构建“活”的操作情境,培养幼儿的坚持和专注

坚持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标的品质;专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体的心理充分指向并集中于当时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上的注意状态。3~6岁幼儿的坚持和专注均处于初级水平,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其特点是“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生活馆的活动都是具体直观的活动,有角色、有动作,有直观的操作材料,能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生活馆活动的幼儿,表现得更加积极、专注,他们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比如,在制作小汤圆的过程中,幼儿运用包、切、揉、团、搓等多种方法,对面粉的质地、面团的软硬、小汤圆数量的多少都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真实体验。灵活的操作方法使幼儿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并坚持下来,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坚持和专注。

幼儿园生活馆真实展现幼儿日常生活,是深受師生、家长喜爱的美味空间,是一个洋溢着友情和亲情的空间。近年来,我园在生活馆的创设上有了初步的探索,园级幼儿生活馆凸显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美食活动日渐丰富,生活课程日趋完善而富有内涵,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责编 周翠如)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注生活馆学习品质
“大理·拾叁月”城市生活馆
福州MOOLIS生活馆
君山美学生活馆
“专注”成就百年老店
一切源于爱,我们专注少儿出版
勾股定理逆定理生活馆
用好学生课程资源 提高陶艺教学实效
马云的“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