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

2017-09-13 05:36邓开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高一数学初高中衔接

邓开燕

摘要:数学素质是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且,高中数学是学习高中数学和化学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高中生必须掌握好数学,但是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而言,在逻辑推理性、抽象程度、知识难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他们普遍感到数学难学,造成了高一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这是由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教师在宽度与深度上难以把握,并且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初中数学中。因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完成初高中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笔者对高一数学中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几点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一数学;初高中;衔接;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90

高中数学是以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主的学科,通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推理的严谨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关于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然而,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虽然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但是也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内容篇幅和难度的跨越很大,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即使听了教师的讲解也是一知半解,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厌恶数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高一是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性阶段。因此,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思考,从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丰富内心,提高职业素养;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等,最终使学生取得一定的突破。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时间和探究,提出几点更好地完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建议。

一、教师丰富内心,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在知识的基础性方面比较注重,高中数学教材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比较注重,概念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知识难度大,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难度。新高中数学教材中融入了很多现代数学内容,学习难度较大,而且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讲解重点内容、难点内容,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低下。所以,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吃透新教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即要不断丰富内心,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注重对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的应用,加深对数学学科教育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数学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和探讨提高各种专业技能。比如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科学分析推理能力和驾驭动态的课堂教学、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和智慧。教师要时刻反思,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职业素养。

二、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导致学生畏难和厌学情绪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高一数学中,教师要注重初高中知識的衔接,帮助学生克服怕学心理,树立学习信心。我们在上课时应适当地放慢教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提高学生可接受性,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一数学学习。大部分高中教师较少接触初中数学教材,对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不是很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一些初中数学涉及的非重点的内容进行补充,如十字相乘法、相似三角形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学习新的高中数学知识时,尽可能用初中数学知识 “同化”新知识,降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跨度。在讲解对数函数的时候,需要复习关于对数的概念、指数运算等,分散章节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健全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一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对于高一学生,由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跨度很大,学生还不能适应,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厌恶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初中和高中数学各自的特点,语言、思维等方面变化情况,要不断引导,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不断思考,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自身已有水平,做好规划,独立完成作业,要多思考,注重归纳总结,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不断提高自身解题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源动力。在高一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教学时,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可以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编排,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的、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体验到生活的实际运用中,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兴奋点,学生会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面对和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

综上所述,要提高高一数学教学效率,必须完成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帮助学生适应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解决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达到高一数学的教学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初高中衔接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一学生指数函数理解水平分析及教学策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