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丧偶式婚姻”无法言说的痛

2017-09-14 06:32江彬
乐活老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丧偶婚姻丈夫

文/江彬

老年“丧偶式婚姻”无法言说的痛

文/江彬

简单解读一下“丧偶式婚姻”,就是婚后某一方基本不参与家庭生活,另一方承担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关于“丧偶式婚姻”有个广为流传的笑话。一个男人得意洋洋地在网上发帖炫耀:我老婆,可自己在家睡,可自己去逛街,可自己去旅游,可自己做饭,怀孕自己去做产检,自己带小孩,你们谁敢在她面前自称女汉子?有网友冷冷地回复:在我们村一般管这样的女人叫“寡妇”。

中青年“丧偶式婚姻”现实中比较多见的情况是在家庭有了下一代之后,父亲基本不参与孩子养育,母亲及双方长辈共同承担。他们总以工作忙为理由,下了班不是跟朋友去聚餐,就是陪客户去喝酒,有的宁肯在单位打游戏也不回家陪老婆带孩子。难受了生病了,给他发信息,隔了好久,他回了5个毫无温度的字:哦,多喝热水。终于回到家了,妻子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说:“我今天好累,要休息。”

而在老年“丧偶式婚姻”中,由于时代背景等原因,情况更为复杂和多样,他们虽然有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却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婚姻中出现危机,但尚未找到合适的调解途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婚姻状态困顿不前,出现了离也不是、不离也不是的尴尬局面。处于“丧偶式婚姻”状态的老年家庭,当事人看似有着完整的家庭结构,但婚姻的缺憾有多少,幸福究竟有多少,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而如何寻找解决途径,当事人无不感到茫然。

A 我的“情感银行”里没有“钱”

周丽芬/女/60岁/婚龄30年/会计,现退休

听到别人说“下一辈子也做夫妻”的话,我就有揪心的痛,因为我的婚姻是失败的,这辈子我的幸福已经毁了,我希望下辈子能找到真正的“另一半”,不再活得这么苦。

我是1990年来到沈阳的,当时经亲戚介绍进了一家能解决户口的国营单位。在单位里经一个老大姐介绍,认识了我的丈夫,他比我大3岁,是个一线的工人。我们的交往一切都在平平常常中度过,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中间也想过分手,因为他实在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人,可除了平淡也说不出什么大毛病。交往半年左右时间,突然有一天他对我说单位要分房子,需要结婚才有条件,于是我们就去领了结婚证。这也只能怪我自己,这婚姻本来就带点功利性。

结婚后,房子如愿分到了,日子也在平凡中度过,没有什么大的吵闹。随着女儿的出生,一切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只是那种惆怅那种遗憾,在日子里堆积起来。我渴望的生活应该是两个人谈话投机,快乐苦恼一起分享分担,挫折一起度过,在工作之余,一家三口出去玩玩,但是我们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任何交集。

女儿到了上学年龄,下班后我都是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做饭做家务,然后督促孩子写作业,晚上9点后的时间才是自己的,而他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去外面跟人下象棋,到了睡觉时间才回来。我也习惯了他出去,也不管他。有时觉得真是很累,看到别人是两人一起分担,而我只能用我的肩膀一力承受。

日子就这样流逝着,多少次我想到要放弃这无爱的婚姻,但想到无辜的孩子,我不忍心,怕让她生活在破碎的环境里。如今女儿都已经结婚了,可我仍没勇气把这破罐子彻底摔烂。

那天在电视上看到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说男的是再婚的,已有一个儿子,女的是初婚,但两人很相爱,后来男的患了重病,女的却不嫌不弃,一心一意照顾有病的丈夫。节目结束时,有心理学家分析说,夫妻之间的爱就像银行里存的钱,由于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里互相扶持,互相奉献,所以他们的“情感银行”存的“钱”很多,这样,当生活发生变故时,足够那个妻子消耗,她才没有选择逃避。

我看了节目泪流满面,在我的“情感银行”里没有“钱”,因为没有存。如果有什么波折,我们只能劳燕分飞。

专家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周女士这种“丧偶式婚姻”的产生,除了婚姻本身存在问题,还缘于其自身为了多种因素(比如孩子)想要保全婚姻的完整。当男人的不作为和孩子的爱比起来时,女人更愿意选择隐忍,虽然暂时的隐忍并不能改变婚姻本身带来的痛苦,但是至少在孩子年幼时能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其实,“丧偶式婚姻”对于女人和孩子都很残忍,毕竟它剥夺了一个女人的幸福,孩子也无法享受到真正的父爱。

B 30多年婚姻 与丈夫形同陌路又无法离婚

刘桂英/女/59岁/婚龄33年/护士,现退休

我是一个护士,他是一个司机,当年我们未经恋爱就结婚了。他性格内向,从不表达感情,有矛盾了就是生气加沉默,从不沟通。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经常跑长途出差,我们共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他不太注重打扮自己,不注意个人卫生,一身衣服能穿一个月不换洗;我喜欢时尚、干净,家务都由我承担。

可能是因为挣得比他多,我有些强势,他觉得自己在家没有地位,因此一直就像个我们生活的旁观者。记得有一次,孩子偷拿家里500元钱,我和他说让他管管孩子,他冷漠地说不管,当时我很生气,顺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冲他扔了过去,没想到真的砸到他了,他就反过来狠狠用拳头打我头上太阳穴处。我说:“你好狠啊!”他没吱声,然后就跑到单位住了一个星期。

接下来,我们之间就只剩下冷漠,家里什么事他也不管,想和他商量事情他就说:“你自己看着办。”我的心都凉透了。现在,他对我的态度就是,我就这样,想离就离。我真的想离婚,一直都想,但亲戚朋友们都不同意,说都有孩子了,离婚多让人笑话,再说他又没有外遇……我感觉他一直认识不到我的优点,不接受我。其实我们生完孩子后就没有夫妻生活了,所以我觉得我们之间也早就没有感情了。这样的婚姻还有意义吗?还有挽救价值吗?还能挽救吗?

专家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30多年的婚姻里,本就没有爱情,也不存在心灵契合和交流,所以只能说一直是处于维持的状态,换言之,两人一直在容忍着彼此,丈夫觉得妻子难以相处,妻子觉得丈夫不解风情,彼此只是婚姻里的两个寂寞人。但说到离婚,从丈夫的角度看可能性不大,如果他想离早就离了,妻子毕竟不是能温暖他的人。对妻子而言,丈夫也是如此。他对婚姻不满意,但也恐惧失去和害怕重新开始,相信这与他自身性格有很大关系,如果善于交际,也不至于要通过相亲不经恋爱就结婚。人的性格改起来很困难,一个不能正视自己性格问题,也并无任何想改变欲望的人,基本上性格已定型,也就是说,丈夫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妻子能接受对方是与自己同路但陌生的旅伴,继续容忍这种性格生活,那就维持下去;如果不能,又无惧重新再来的未知一切,那就尽快离婚。

C 我把自己婚姻的魂儿弄丢了

郭淑梅/女/56岁/婚龄29年/中学教师,现退休

女儿是我一手带大的,从小一直学习舞蹈和钢琴,教过她的老师都说她很有天赋,是未来之星,亲戚朋友也把她当成教育自家孩子的榜样。在满是赞美声中,女儿也逢人便说长大以后要当明星,于是我就把精力全部投给了女儿,当起了全陪妈妈,她学琴、跳舞,我不仅给她找最好最贵的老师,还带她去看各种钢琴演奏会、舞蹈表演。

初中后,女儿为了参加比赛,经常请假,功课越来越有些力不从心,本来名列前茅的成绩一落千丈,就差垫底。孩子她爸不止一次劝我说,演艺路不好走,千万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学习,否则将来上不了艺校,孩子就毁了。

当时的我就像着了魔,根本听不进去,继续逼着女儿去补习、参加比赛。但比赛毕竟是残酷的,优胜劣汰,胜利者又接着和胜利者去比,永远都是胜少败多。优秀的、有背景的都太多,而冠军只有一个,胜是偶然,败是必然。有了第一次失败,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次。在掌声和赞美中长大的女儿,接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学习成绩也因为欠账太多力不从心,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我放弃。

但这么多年都在以女儿为荣的我,早就活成了一根筋,和丈夫闹翻分居,和家人不相往来,变卖所有家产,我的人生里,女儿成了唯一支点。付出那么多以后,我开始歇斯底里,没日没夜地埋怨女儿不争气;女儿则恨我从未关心过她的内心,一切都是为了面子。女儿累,我也累,曾经无话不说的母女情分,一点一点在相互指责中耗尽,与丈夫的情感更是所剩无几。

高三上学期,女儿离家出走了,慌了神的我不得已跑去求助丈夫。丈夫请了半个月的假找到女儿,却把一纸离婚书递给了我。离婚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无法接受的是女儿说再也不想见到妈妈,不想和我一起生活,不想长大后变成妈妈那样的女人。耗尽多年心血来爱女儿,换来的却是女儿一句“我不想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这种滋味无法用言语形容,生不如死大抵如此吧。

我没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但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躯壳。现在回头看看,我后悔的不光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还有我一直接受不了自己一无所有,不去重新开始的固执想法。

专家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婚姻不是人生的唯一支点,但也不可以放弃经营忽略它。其实,任何人的任何生活都应该拥有多个支点,死守着自认的一个理不仅耽误别人,更耽误自己。生活里人人都会犯错,不管发生什么,日子总要向前,适当退出女儿的生活,她的人生让她自己经营选择。好好想想自己接下来的路,过好自己的晚年才是眼下的重点。

D 我干事业妻不支持 事业成功心态苍凉

王黎明/男/58岁/婚龄31年/个体

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我父亲不同意,说女方家文化水平不高,但我觉得她长得还挺漂亮,就没拒绝,处了半年我们就结婚了。婚后第二年,我们有了女儿,三年后我又被提拔了,家庭和事业都顺风顺水,我感到很幸福。慢慢地,我的社交圈扩大了,应酬也多了。当时,她让我把她调到车间工作,我说我刚上任你就让我以权谋私,影响多不好,再说你文化不高,去了也干不好。可能我的话有点说重了,伤了她的心,她说:“我看出来了,你现在是高高在上了,看不起我这个当工人的老婆了。”不得已,有些朋友聚会我就硬着头皮带她一起去,可是她思维简单,言语粗浅,屡屡让我很没面子。后来,我们在生活上、教育孩子上、亲友关系上又有了很多分歧,直到那时,我才有点后悔当年没有听父亲的话。

有一段时间,我和她提过离婚,除了女儿,我什么都不要。她不同意,还说要是离婚了,一辈子不让我见女儿。我不想让孩子长大像她一样,只好跟她凑合过。

2004年,因为厂里效益不好,她下岗了。当时我想辞职和朋友合建一个生态园,专门种植有机蔬菜。得知我的想法后,她既不同意我辞职,更不同意我投资。为这事她多次跟我争吵,还把家里的存折全都藏了起来,无奈我只好跟亲友借钱建生态园。

2008年,女儿考上大学,我终于松了口气。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分居”的日子,她住在市里在一家服装店打工,而我住在郊区种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和朋友的生态园终于红火起来。

我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可我和她的心却越来越远。去年3月,女儿结婚了,我觉得自己和她的婚姻早就形同虚设,与其相互束缚,还不如把自由还给对方。当我再次提出离婚时,她大哭大闹,甚至要跳楼死给我看。我知道她是个不考虑后果的人,所以吓得再也不敢提这事了。其实,我知道她是爱我的,可她给予我的爱,并不是我需要的那一种。前几天,女儿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多体谅她,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没有爱情还有亲情。

我知道女儿说得都对,可我现在的日子,就像是把心放在油锅里煎炸一样。我现在已经年过半百了,难道我的余生都要这样度过吗?

专家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一般而言,事业型的丈夫在婚姻里会受到优待,但如果妻子的思想以及精神跟不上丈夫,二人的沟通会因为本来就忙碌的工作而变得更加困难,日子一久,彼此之间就提不起说话的兴趣,于是婚姻犹如一潭死水,失去了生活的激情。这种情况下,丈夫和妻子移情别恋的几率都很大,硬撑的结果只能使婚姻形同虚设。

E结语 别让婚姻走到“丧偶式”那一步

这不是中国人独有的问题,美剧《人人都爱雷蒙德》里,雷蒙德和黛布拉的婚姻,就是一个漫长的战斗与妥协的过程。剧中主人公间的矛盾就是我们每个人现实婚姻中存在的问题,有好多次,观众都认为唯有离婚才可以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被他们化解了。但矛盾并未彻底消除,生活在悲喜之间继续向前。这部剧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即使遭遇“丧偶式婚姻”,也不见得只有离婚一条出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去磨合、改变、调整,如果感情和责任尚在,婚姻就有改善的空间。

给所有遭遇“丧偶式婚姻”或者想要避免“丧偶式婚姻”的人几点小建议:

1.建立规则一定要趁早。应该怎样看待家庭,夫妻关系如何定位,应该有什么样的婚姻价值观等这些原则问题,都应该在两个人走进婚姻之初就敲定好。好婚姻其实是水里来火里去磨合而成,很多家庭的失误就是规则建立得太晚,等一切成为习惯,就都为时已晚了。

2.女人,有时适当要示弱。有一部分女人的“丧偶式婚姻”,完全是女人自己惯出来的。家庭概念这东西是需要培养的,要想让男人接受这种概念,从开始女人就不要那么能干,一定要分出一部分工作给男人,否则就会妨碍和排斥男人进入家庭生活,承担自己的角色。

3.别要求过高,破坏了男人的积极性。做家务、陪伴孩子,需要耐心和技巧,男人的天性中缺乏这样的基因,所以他们做的事情按照女人的标准基本上都会有纰漏。这时,如果女人总是批评或者挑三拣四,要求男人遵照自己的方式做事,男人的积极性一定会被破坏,他们就会找到借口,反正我做了你也不满意,那我干脆不做了。为了鼓励男人投身家庭生活,女人一定要少批评多赞美。相比母亲的细致,爸爸的简单对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同样有益处。适当学会放手,容忍男人和自己不同的教养方式,男人做爸爸会更有兴致。

猜你喜欢
丧偶婚姻丈夫
丧偶后的老人该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丧偶式”婚姻:多少夫妻卡在了这个症结上
如何拯救一段“丧偶式”婚姻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丧偶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