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

2017-09-14 09:41
新闻爱好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政时代政治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多数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元,个性特点更加鲜明。这些变化和需求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重要发展阶段,对大学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思政教育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因此要求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学改革,重视学生思想教育的模式,及时检验学习效果,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大力弘扬思想政治教育。

王爽编写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2014年9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一书,从人类和媒体社会的关系入手,重塑了人们对媒体的基本认识,从新媒体内涵和新媒体特征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就新媒体发展历程中的全球新媒体发展现状与思索以及我国新媒体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媒体带来的价值取向问题、社会道德问题、信仰危机问题和文化安全问题。编者对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展开讨论,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媒体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潜在影响,包括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上出现的新变化、大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方式的新变化、大学生价值的选择与判断的新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影响的新变化,并重点就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展开分析。在现状方面,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化和客体化双向互动的特点、国际化和民族化双向互动的特点、社会化和主体化双向互动的特点、科学化和现代化协同共进的特点。书中指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机遇,包括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新媒体的灵活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新媒体的快捷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边性和平等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信任度等。

该书为读者展现了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指出了当前很多前沿的观点,如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提出了挑战、新媒体的“互动性”和“虚拟性”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新媒体传播的“多向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提出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等等。可以说全书不仅提出了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还指出鼓励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在理论方面可以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原则方面提倡坚持教育目标的隐蔽性与内容的渗透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与过程的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方式的差异化和载体选择的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全书逻辑清晰、观点新颖,不但指出了新媒体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意义,还对当下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只有积极应对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挑战,才能更好地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评体系,并依靠互联网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

虽然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面对当前的海量信息,如何合理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實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网络开展新媒体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解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基本内容与特殊功能,可以看出当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它可以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加强高校BBS信息交互平台的舆论引导、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等,这些举措都是利用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充分依托新媒体资源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陈冬丽/硕士,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政时代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